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坚白同异之辩
1)  jianbai tongyi zhi bian
坚白同异之辩
2)  argument of the sameness
和同之辩
3)  the commom in the differences
异中之同
4)  differences in commonness
同中之异
1.
Therefore, the differences in commonness are highligh.
故中国小说人物造型的最高境界,便是为“同中之异”传神写照,且能表现其细小、微妙之“神”差。
5)  comparison of similarities and dissimilarities
异同之比较
6)  Hardness and Whiteness
坚白
1.
Unscramble Afresh on the Debate Between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and "Hardness and Whiteness;
“同异”、“坚白”之争新解读
补充资料:坚白同异之辩
      先秦名辩思想中关于"坚白" 和"同异" 两个问题的学说和争论。惠施提出了"天与地卑,山与泽平"、"万物毕同毕异"和"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等强调事物相对性的同异命题。公孙龙认为坚和白必然是互相分离而且独立自藏着的。后期墨家则强调万物之间既有类之同又有类之异,肯定事物同异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并认为坚和白也不是绝对分离和排斥的,而是可以同属于石的。这就是先秦在"坚白"、"同异"问题上争论的主要论点。坚白同异之辩是当时名实问题争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先秦哲学思想和名辩思想的发展有过一定的影响。
  
  冯友兰在1933年最先称惠施为"合同异"派,称公孙龙为"离坚白"派,并称他们"合同异"、"离坚白"思想的辩证分析为"坚白同异之辩"。一些研究中国逻辑史的学者认为,惠施虽然强调了事物的相对性,但并没有否认事物的绝对性。他说天之高与地之低是相对的,但又承认天在地之上,天不会堕下来;他说山与泽同高,是说有的山跟有的泽同高。惠施强调同异的相对性,不是否定同异的绝对性。公孙龙一方面提出了"离坚白"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同中有异和异中有同的同异观,认为同类中必有共同点,但有共同点不一定是同类,"白马"与"马"都有马形的共性,又有各色与一色的区别,在坚白同异的论争中,墨家一方面批评了公孙龙"离坚白"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观点,但也继承和发展了惠施、公孙龙思想中合理的同异观。有人则认为惠施是只讲同不讲异的"合同异"派;公孙龙是只讲离(异)不讲合(同)的"离坚白"派,而墨家的同异观是与惠施、公孙龙完全对立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