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eitaiwudi Tuoba Tao
魏太武帝拓跋焘(408~452)
2) Tuobɑ Tɑo
拓跋焘(408~452)
3) Weidaowudi Tuoba Gui
魏道武帝拓跋珪(371~409)
4) Emperor Daowu of the Northern Wei
北魏道武帝
1.
A Re-Discussion about the Early Experience of the Emperor Daowu of the Northern Wei: An Answer to An Jiesheng;
再论北魏道武帝早年经历——答安介生先生
5) Taiwu Emperor
太武帝
1.
Analysis on the Cause of Buddhism-destruction by Beiwei Taiwu Emperor;
北魏太武帝灭佛原因浅析
2.
Taiwu Emperor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and the Hanization of TuoBa Clan of Xianpi Nationality;
魏太武帝和鲜卑拓跋氏的汉化
3.
During this period, Taiwu emperor worshipped Taoism and suppressed Buddhism, which was a demand of the identity recognition and the result of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Buddhism and Taoism and was related to their internal management and control.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分裂、割剧与纷争的时期,此期发生了太武帝崇道抑佛的事件,反映出这是对汉文化认同和政治斗争的需要,是佛、道二教相争的结果,同时也与佛、道二教本身的内部管理和约束密切相关。
6) Weiwudi Cao Cao
魏武帝曹操(155~220)
补充资料:魏太武帝拓跋焘(408~452)
北魏皇帝。鲜卑族。小字佛狸,庙号世祖。在位三十年。魏道武帝拓跋珪的孙子。泰常八年(423),十六岁的拓跋焘即位。自此,东征西伐,始光四年 (427)率军进攻赫连夏,占领都城统万(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继续与夏争夺长安。神三年(430)关中之地全入北魏,夏的残余势力最后被消灭。太延三年(436)攻灭北燕,向东北扩张了疆土。五年,击败北凉沮渠氏,占领河西,至此完成了统一北方的事业。与江东的刘宋王朝对峙,形成南北朝的局面。自前凉张氏以来,河西地方文化学术比较发达,号称多士。北魏自道武帝以后,政治上使用汉族高门,汲取不少魏晋典制;吞并河西后,又有大批河西文士进入北魏统治区域,不少到平城去做官,受到重用,北魏的儒学才开始兴盛。
在向东西扩张的同时,北魏也警惕北方柔然的威胁。拓跋焘保持游牧民族部落联盟酋长的习惯,出军多自任统帅。他七次率军进攻柔然。太平真君十年(449)大败柔然,收民畜凡百余万。柔然可汗远遁,北方边塞得以安静。但保据仇池(今甘肃成县西北)的氐族杨氏,却始终依违于北魏与南朝之间。拓跋焘虽几次用兵,终未能长远征服。
拓跋焘注意西域的交通。太延三年(437)派遣散骑常侍董琬、高明等多携金帛,招抚西域九国,成为孝明帝神龟元年 (518)宋云、惠生出使西域的先驱。以后西域与北魏保持经常联系的,有十六国之多。
拓跋焘为人勇健,善于指挥。战阵亲犯矢石,神色自若,命将出师,违其节度者多败,因此将士畏服,为之尽力。有知人之明,常从士伍中选拔人才。赏不遗贱,罚不避贵,虽所爱之人亦不宽假。自奉俭朴,而赏赐功臣绝无吝惜。认为功臣勤劳日久,应让他们以爵归第,随时朝见饷宴,百官职务则可另简贤能。这样就保证了行政效率,使政治多少能健全发展。他还以为"文体(指文字)错谬",下诏造新字千余,颁下远近,惜已不传。
作为一个统治广大胡汉各族人民的胡族君主,拓跋焘维护鲜卑地位,猜疑其他各族和他祖父拓跋珪相似,动辄杀戮。作战对阵时以骑蹙步,可以看出鲜卑骑兵的优越地位。围盱眙时给宋守将臧质信中说,北魏军中冲锋陷阵的都不是鲜卑人,杀死丁零与胡人士兵,可以减少常山赵郡及并州地方的麻烦;杀死氐、羌士兵,可以减少关中的麻烦。所以,宋军杀死这些斗兵,于魏国并无不利。这虽是故作激愤之言,但明显反映拓跋焘对待非鲜卑各族的态度,与苻坚兼容精神迥然不同。他倚重汉人,李顺、崔浩、李孝伯等先后掌握朝权。然而崔浩修国史详实记载魏先世事迹,可能涉及某些鲜卑习俗和隐私,有伤体面,拓跋焘不惜兴动大狱,将三朝功臣司徒崔浩处死,连清河崔氏与浩同宗者以及浩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遭族灭。事后拓跋焘说"崔司徒可惜",有后悔意。
拓跋焘追崇祖先,缅怀旧俗,是鲜卑统治者民族意识的另一表现。太平真君四年,乌洛侯国来告,拓跋祖先祭天石室尚在,拓跋焘即派人奉祭。1980年 7月,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大兴安岭北段东麓发现的嘎仙洞,即此石室。壁上刻有太平真君四年七月拓跋焘派谒者仆射库六官、中书侍郎李敞致祭的祝文,文字较魏书记载略详,称以祖先可寒可敦配饷皇天后土。此洞的发现,证实了鲜卑族发源之地的大鲜卑山,就是大兴安岭。
拓跋焘统治时期,氐、羌、屠各,以及所谓"杂虏"、"杂人"的各族人民起义非常频繁。太平真君六年卢水胡盖吴在关中杏城(今陕西黄陵西南)发动的起义,声势最为浩大。盖吴建号秦地王,有众十余万,得到安定卢水胡刘超、河东蜀薛永宗的响应,拓跋焘调动强大的兵力才镇压下去(见盖吴起义)。拓跋焘受崔浩、寇谦之影响,奉道排佛。镇压盖吴过程中,在长安佛寺中发现大量兵器,认为佛寺与盖吴通谋,太平真君七年,决心废佛,诛杀僧人,焚毁经像,佛教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受到沉重打击。
经过元嘉之治的休养生息,宋文帝刘义隆开始具备北伐的条件。而北魏境内也再无后顾之忧,拓跋焘得以兵锋南向。宋军一度抵达北魏河南三镇(碻磝、滑台、虎牢),终以孤军深入,不能据有其地。十一年,魏军围悬瓠(今河南汝南),次年拓跋焘亲率大军南下,经过彭城、盱眙,直达江边的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建康震动。但魏军还不具备渡江灭亡南朝的条件,只蹂躏南兖、徐、兖、豫、青、冀六州,在江边掠民烧屋后退军。
中常侍宗爱行为不法,诬陷太子晃的宠臣,晃忧惧而死。拓跋焘哀悼太子,宗爱惧诛,于承圣元年(452),谋杀了拓跋焘。
参考书目
米文平:《大兴安岭北部发现鲜卑石室遗址》,《光明日报》1980年1月25日。
在向东西扩张的同时,北魏也警惕北方柔然的威胁。拓跋焘保持游牧民族部落联盟酋长的习惯,出军多自任统帅。他七次率军进攻柔然。太平真君十年(449)大败柔然,收民畜凡百余万。柔然可汗远遁,北方边塞得以安静。但保据仇池(今甘肃成县西北)的氐族杨氏,却始终依违于北魏与南朝之间。拓跋焘虽几次用兵,终未能长远征服。
拓跋焘注意西域的交通。太延三年(437)派遣散骑常侍董琬、高明等多携金帛,招抚西域九国,成为孝明帝神龟元年 (518)宋云、惠生出使西域的先驱。以后西域与北魏保持经常联系的,有十六国之多。
拓跋焘为人勇健,善于指挥。战阵亲犯矢石,神色自若,命将出师,违其节度者多败,因此将士畏服,为之尽力。有知人之明,常从士伍中选拔人才。赏不遗贱,罚不避贵,虽所爱之人亦不宽假。自奉俭朴,而赏赐功臣绝无吝惜。认为功臣勤劳日久,应让他们以爵归第,随时朝见饷宴,百官职务则可另简贤能。这样就保证了行政效率,使政治多少能健全发展。他还以为"文体(指文字)错谬",下诏造新字千余,颁下远近,惜已不传。
作为一个统治广大胡汉各族人民的胡族君主,拓跋焘维护鲜卑地位,猜疑其他各族和他祖父拓跋珪相似,动辄杀戮。作战对阵时以骑蹙步,可以看出鲜卑骑兵的优越地位。围盱眙时给宋守将臧质信中说,北魏军中冲锋陷阵的都不是鲜卑人,杀死丁零与胡人士兵,可以减少常山赵郡及并州地方的麻烦;杀死氐、羌士兵,可以减少关中的麻烦。所以,宋军杀死这些斗兵,于魏国并无不利。这虽是故作激愤之言,但明显反映拓跋焘对待非鲜卑各族的态度,与苻坚兼容精神迥然不同。他倚重汉人,李顺、崔浩、李孝伯等先后掌握朝权。然而崔浩修国史详实记载魏先世事迹,可能涉及某些鲜卑习俗和隐私,有伤体面,拓跋焘不惜兴动大狱,将三朝功臣司徒崔浩处死,连清河崔氏与浩同宗者以及浩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遭族灭。事后拓跋焘说"崔司徒可惜",有后悔意。
拓跋焘追崇祖先,缅怀旧俗,是鲜卑统治者民族意识的另一表现。太平真君四年,乌洛侯国来告,拓跋祖先祭天石室尚在,拓跋焘即派人奉祭。1980年 7月,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大兴安岭北段东麓发现的嘎仙洞,即此石室。壁上刻有太平真君四年七月拓跋焘派谒者仆射库六官、中书侍郎李敞致祭的祝文,文字较魏书记载略详,称以祖先可寒可敦配饷皇天后土。此洞的发现,证实了鲜卑族发源之地的大鲜卑山,就是大兴安岭。
拓跋焘统治时期,氐、羌、屠各,以及所谓"杂虏"、"杂人"的各族人民起义非常频繁。太平真君六年卢水胡盖吴在关中杏城(今陕西黄陵西南)发动的起义,声势最为浩大。盖吴建号秦地王,有众十余万,得到安定卢水胡刘超、河东蜀薛永宗的响应,拓跋焘调动强大的兵力才镇压下去(见盖吴起义)。拓跋焘受崔浩、寇谦之影响,奉道排佛。镇压盖吴过程中,在长安佛寺中发现大量兵器,认为佛寺与盖吴通谋,太平真君七年,决心废佛,诛杀僧人,焚毁经像,佛教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受到沉重打击。
经过元嘉之治的休养生息,宋文帝刘义隆开始具备北伐的条件。而北魏境内也再无后顾之忧,拓跋焘得以兵锋南向。宋军一度抵达北魏河南三镇(碻磝、滑台、虎牢),终以孤军深入,不能据有其地。十一年,魏军围悬瓠(今河南汝南),次年拓跋焘亲率大军南下,经过彭城、盱眙,直达江边的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建康震动。但魏军还不具备渡江灭亡南朝的条件,只蹂躏南兖、徐、兖、豫、青、冀六州,在江边掠民烧屋后退军。
中常侍宗爱行为不法,诬陷太子晃的宠臣,晃忧惧而死。拓跋焘哀悼太子,宗爱惧诛,于承圣元年(452),谋杀了拓跋焘。
参考书目
米文平:《大兴安岭北部发现鲜卑石室遗址》,《光明日报》1980年1月25日。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