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王献之《中秋帖》卷
1)  Wang Xianzhi Zhongqiu Tie Juan
王献之《中秋帖》卷
2)  Wang Xianzhi
王献之
1.
On the Historical Data Value of Yuqinzhai s Specimen of Calligraphy in View of Wang Xianzhi s Three Pieces of Works;
从王献之三帖看《馀清斋法帖》的书法史料价值
2.
There is a same word“之”in Wang Xizhi and his son Wang Xianzhi whichis diametricallyopposed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stoms ,Bihui .
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名中都有“之”字,有悖中国传统的避讳文化,这一现象当源于汉藏语系的父子连名制。
3.
The paper is a special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calligraphy style of Wang Xizhi and Wang Xianzhi(Two-Wang)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alligraphy.
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集大成的人物,他们的书法与美学思想对中国书法创作和理论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贯穿他们身后的整个书法发展史。
3)  Wang Xun Boyuan Tie Juan
王珣《伯远帖》卷
4)  Wɑng Xiɑnzhi
王献之(344~386)
5)  Wang Xizhi Kuaixueshiqing Tie Ce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册
6)  the king of birds
鸟中之王(鹰)
补充资料:王献之《中秋帖》卷
      中国东晋书法家王献之的传世书迹。清高宗弘历誉为"三希"的三件晋人名帖之一。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字官奴,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人称"王大令"。此帖为纸本,草书,纵27厘米,横11.9厘米,自明、清以后被认为是王献之的书法名作。其书法古拙肥厚,自然生动,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在《宝晋斋法帖》中刻有宋米芾旧藏的王献之《十二月割帖》,《中秋帖》的文字系从《十二月割帖》中节录而成,所以一些古书画鉴赏家指出,该帖系后人的节临本,而且书法风格与米芾书法相似。至于《十二月割帖》的真迹,则早已失佚。
  
  此帖卷后有明董其昌、清高宗弘历题跋,曾经宋宣和、绍兴内府,明项元汴,清乾隆内府收藏,卷上钤有诸收藏印记。后流去香港,1951年由中国政府购回并藏于故宫博物院。《清河书画舫》、《珊瑚网书跋》、《平生壮观》、《式古堂书画汇考》、《大观录》、《石渠宝笈·初编》等书著录。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