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桑纳扎罗,J.
1)  Jacopo Sannazzaro (1456~1530)
桑纳扎罗,J.
2)  Nazarov cyclization reaction
纳扎罗夫环化反应
3)  Jules Mazarin (1602~1661)
马扎然,J.
4)  Sana
桑纳
5)  Jacopo Sansovino (1486~1570)
桑索维诺,J.
6)  Joan Violet Robinson (1903~1983)
罗宾逊,J.
补充资料:桑纳扎罗,J.
      意大利诗人、小说家。出生在那不勒斯的贵族家庭,在乡间度过童年。1475年回到那不勒斯,受人文主义教育。古典文化修养很深,成为那不勒斯学院院士,在国王费德里科宫廷供职。1501年,法国、阿拉贡联军攻占那不勒斯,他随国王流亡法国。1504年国王死后才返回那不勒斯。他对西班牙人的暴虐统治深为不满,隐居在费德里科赐给他的别墅里,和博学的、身世不幸的贵妇人卡桑德拉·马尔凯泽为友,致力于学问和写作,最后死在那里。
  
  
  
    桑纳扎罗的拉丁文作品有《渔歌》、《哀歌》和根据《路加福音》叙述耶稣诞生的诗《处女分娩》;意大利文作品有抒情诗集《歌集》和田园小说《阿卡迪亚》。
  
  《阿卡迪亚》是桑纳扎罗的代表作,由12篇散文和12首牧歌组成,除了最后一部分,都是1480至1485年间写成,全书于1504年出版。书中叙述主人公辛切洛为避开爱情的烦恼,离开那不勒斯,来到古代田园诗人所盛赞的乐土阿卡迪亚,结果并未解脱烦恼,反而更加怀恋所爱的少女。最后,在一位仙女引导下,顺着一条地道返回故乡,惊悉所爱的少女已死。全书在悲怆地向牧笛告别中结束。书中的人物故事多影射真人真事,辛切洛就是作者在那不勒斯学院时的别名,他所爱的少女就是作者所爱的少女卡尔莫西娜·博尼法奇奥。这部小说深受忒奥克里托斯和维吉尔的田园诗的影响,成功地描绘出一系列富有诗意的田园生活的画面,反映了作者对那不勒斯乡间的自然风景的热爱,以及渴望在理想的牧歌式生活中逃避现实的倾向。这部作品对于欧洲田园诗和田园小说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16、17世纪不仅在意大利,而且在西班牙、葡萄牙和英、法等国都有不少的模仿者。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