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ax Bodenstein (1871~1942)
博登施坦,M.
2) Bodenstein number
博登施泰数
3) M-flat module
M-平坦-模
4) Stackelberg
斯坦博格
1.
The paper also assumes that the supplier acts as a Stackelberg leader, and studies three main aspects.
针对由一个由供应商主导的斯坦博格博弈的供应链,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三方面内容:首先研究了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对一体化和分散决策的情况进行比较,运用数量契约分别协调了两个零售商采取库纳特和同谋两种不同策略的情况,使得整个供应链达到了和一体化时相同效果的最优状态,并设计了利润分配模型;其次研究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用数量折扣契约来规范和协调供应商和两个零售商的行为,并给出了在两个零售商采取库纳特和同谋两种不同策略时供应商和两个零售商的选择;最后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考虑商业活动中常见的促销活动,并假定其促销投资费用影响产品需求,针对两个零售商采取库纳特和同谋不同策略的情况,用价格补贴策略进行协调,并给出算例分析。
5) Martin Boyd (1893~1972)
博伊德,M.
6) M-coflat module
M-余平坦模
1.
Some conclusions about M-coflat module are given.
用同调代数的方法对M-余平坦模进行了讨论,得到了有关M-余平坦模的几个结论,同时得出了M-余平坦模和凝聚环的关系。
补充资料:博登施坦,M.
德国物理化学家。1871年7月15日生于马格德堡,1942年9月3日卒于柏林。曾在海德堡大学随V.迈尔学习,1893年获博士学位。后在柏林大学随C.T.李卜曼学习,在格丁根大学随W.H.能斯脱学习。1908年任汉诺威工业学院教授。1923年起,任柏林大学物理化学教授。
1900~1906年,博登施坦最先提出在非均相催化作用(见催化)中催化剂表面上有效浓度的概念。1906~1908年,在和能斯脱一起研究流化床体系中的催化作用时,提出了所谓"博登施坦数"的概念。在汉诺威任教期间,为了解释氯化氢的光化合成反应具有意想不到的量子效率(104~105)(见光化学),最先提出链反应的概念(1913)。链反应的发现标志着20世纪化学动力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即由总反应的动力学研究转到对元反应动力学研究的阶段。在此之前,化学动力学的研究工作中,常常只是着重于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而有忽视实际反应复杂性的倾向。但博登施坦的工作却与众不同,他对卤素(Br2和Cl2)与H2的反应的研究,不但得出了非简单级数的速率方程,而且继续探讨了反应的机理,终于提出了链反应的概念。
1900~1906年,博登施坦最先提出在非均相催化作用(见催化)中催化剂表面上有效浓度的概念。1906~1908年,在和能斯脱一起研究流化床体系中的催化作用时,提出了所谓"博登施坦数"的概念。在汉诺威任教期间,为了解释氯化氢的光化合成反应具有意想不到的量子效率(104~105)(见光化学),最先提出链反应的概念(1913)。链反应的发现标志着20世纪化学动力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即由总反应的动力学研究转到对元反应动力学研究的阶段。在此之前,化学动力学的研究工作中,常常只是着重于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而有忽视实际反应复杂性的倾向。但博登施坦的工作却与众不同,他对卤素(Br2和Cl2)与H2的反应的研究,不但得出了非简单级数的速率方程,而且继续探讨了反应的机理,终于提出了链反应的概念。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