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博坦尼羊毛
1)  botany wools
博坦尼羊毛
2)  botany noil
博坦尼短毛
3)  botany worsted
博坦尼精纺细毛织物
4)  botany yarn
博坦尼细支精纺毛纱
5)  botany twills
博坦尼斜纹呢
6)  wool-nylon stockings
羊毛尼龙袜
补充资料: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
Pakistan

   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的共和国。全称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面积79.61万平方千米
    
。人口1.21亿(1993)。旁遮普人占63%,信德人占18%,巴丹人占11%,俾路支人占4%。乌尔都语为国语,通用英语。97%
    
的居民信伊斯兰教,大部属逊尼派
    
,次为什叶派
    
;少数人信奉基督教和印度教 。首都伊斯兰堡。
   
   

巴基斯坦国旗 国徽

地图:巴基斯坦


   
    地理 东接克什米尔与印度 ,东北与中国毗邻,西北与阿富汗接壤,西邻伊朗,南濒阿拉伯海。全境60%为高原 、丘陵,西北高,东南低。山势高峻陡峭,一般海拔3500米以上,最高峰蒂里奇米尔峰,海拔7690米。最大河流印度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境,长达2300千米,流域面积约52万平方千米。除南部为热带气候外,其余属亚热带气候,全境年均气温27℃。
   
   

巴基斯坦的汉隆峡谷


   

真纳墓地(巴基斯坦)


   
   

首都伊斯兰堡市容


   
    历史 巴基斯坦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远古时期,今巴基斯坦境内产生过古老的哈拉帕文化。印度-雅利安人以此为基地向恒河流域扩张。孔雀王朝、贵霜帝国、笈多王朝、戒日王朝在此建立过统治。8世纪起,伊斯兰教经此传入印度。 1206~1526年,北印度伊斯兰教区域建立德里苏 丹国。1526~1858年,莫卧儿王朝统治南亚次大陆绝大部分地区。1858年整个南亚次大陆沦为英国殖民地。
   1940年3月全印穆斯林联盟的拉合尔会议通过要求建立巴基斯坦的决议。1947年6月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
    
,同意印度、巴基斯坦分治。同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告独立。领土包括印度两侧的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颁布第一部宪法,定国名为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仍为英联邦成员国,1972年退出。
   1971年3月东巴基斯坦宣布脱离巴基斯坦,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政治 巴基斯坦现行宪法于1973年4月由国民议会通过,8月生效。1977年军管后中止实施。1989年人民党执政后恢复实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任免军队首脑、法官和解散议会,总理由国民议会选举产生  。总统法鲁克·艾哈迈德·莱加利1993年11月就任
    
。1991年7月通过对宪法的第十二次修订,规定联邦政府有权设立特别法庭和上诉法庭,以打击犯罪,整治社会治安。
   议会为国家立法机构。1947  年建国后长期为一院制
    
。1973年宪法颁布后实行两院制,由国民议会(下院)和参议院(上院)组成。国民议会通过普选产生,参议院按每省议席均等的原则,由省议会和国民议会遴选产生。
   1997年2月组成的巴基斯坦政府,总理M.N.谢里夫。
   巴基斯坦政党林立,派系众多。主要全国性大党有:①伊斯兰民主联盟,简称伊民盟。1988年10月成立。②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简称穆盟,1986年由穆盟帕加罗派(从1906年真纳当年领导的全印穆斯林联盟演化出来的一派)改组而成。③移民民族运动,简称移民运动,1978年成立。④全国人民党,1986年成立。⑤巴基斯坦人民党,简称人民党。
    经济 以农业为主。1992    1993年度国内生产总值13593亿卢比。货币单位为巴基斯坦卢比,30.08卢比兑1美元(1993年11月28日)。
    
    巴基斯坦主要矿藏有天然气、石油、铁、铜、铝土,还有大量的铬矿、大理石和宝石。森林覆盖率仅3.8%。最大的工业部门为棉纺织业,其他有毛纺织、制糖、造纸、烟草、制革、机器制造、化肥、水泥、电力、天然气、石油等。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甘蔗、棉花等。主要畜产品有牛奶、牛羊肉、羊毛等。巴基斯坦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公路和空运网的增长远快于铁路。卡拉奇和卡西姆为两大国际港口。4个国际机场是伊斯兰堡、卡拉奇、拉合尔和白沙瓦。巴旅游业发展较慢,旅游者多为定居于欧美的巴基斯坦人或海湾国家的游客。主要旅游点有卡拉奇、拉合尔、白沙瓦、拉瓦尔品第、伊斯兰堡、奎塔费萨拉巴德等地。
   巴基斯坦外贸连年逆差。进口石油及石油制品、机械和交通设备、钢铁产品、化肥和电器。主要出口棉花、大米、纺织品、皮革制品和地毯等。主要贸易对象为日本、英国、德国、美国和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经济建设主要靠外援,援款中81%来自援巴财团,19%来自其他国家和伊斯兰友好国家。
    文化教育 实行中、小学免费教育。文盲率为66%。政府正大力提高识字率,改善大中专学校的教育条件。高等学府有伊斯兰堡真纳大学、旁遮普大学、卡拉奇大学和白沙瓦大学。英文报纸有《黎明报》、《巴基斯坦时报》、《穆斯林报》和《国民报》等;乌尔都文报纸有《战斗报》、《时代之声》和《东方报》等。通讯社有国营的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和私营的巴基斯坦国际通讯社。巴基斯坦广播公司有16个电台,对外用14种语言广播。
    对外关系 巴基斯坦奉行独立和不结盟外交政策,注重发展同伊斯兰国家和中国的关系,致力于维护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在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团结合作的同时,发展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巴基斯坦与中国于1951年5月21日建交后两国关系密切,人员互访频繁。
   巴基斯坦与印度的关系的焦点为查谟-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两国曾于1947、1965和1971年发生战争。1971年两国断交,1976年复交。1991年4月印巴外交秘书举行第4轮会谈,签署避免侵犯领空和预报军事演习两项协议。1992年2月两国总理会晤,彼此表示将努力改善两国关系。同月,查谟-克什米尔解放阵线组织跨线进军行动,导致巴印关系紧张,5月两国爆发外交驱逐战。6月两国总理又表示愿意采取措施缓和两国关系。巴印关系因巴布里清真寺被毁,再度紧张。
   1992年4月,阿富汗伊斯兰政府成立后,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访阿,努力推动阿各派消除分歧,尽快实现和平以重建家园;同时,向阿富汗提供大量经济援助,对阿的局势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巴基斯坦与美国于1954年曾签订共同防御援助协定及双边防御协定。1990年两国关系趋于冷淡。由于巴基斯坦在海湾危机时积极支持阿拉伯国家反对伊拉克侵略,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巴基斯坦同前苏联各共和国保持友好合作的关系。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