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戴维斯,W.M.
1)  William Morris Davis (1850~1934)
戴维斯,W.M.
2)  Davis Station
戴维斯站
1.
During CHINARE-22(from December,2005 to March,2006),a lake sediment core named DG4,which contains penguin droppings,was collected from GD2 lake on the Gardner Island near Davis Station,East Antarctica.
在中国第22次南极考察(2005/2006)期间,采集了东南极戴维斯站区加德纳岛(GardnerIsland)上一根含企鹅粪的沉积泥芯。
3)  Davis
戴维斯
1.
This paper is Gregory A Davis speech on his seventyth birthday celebration hold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translated by Professor Ma Wenpu.
本文是格瑞高利·艾伦·戴维斯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他举办的70华诞生日庆祝会上的讲话,由马文璞教授翻译整理而成。
4)  Davis Cup
戴维斯杯
5)  Bette Davis (1908~1989)
戴维斯,B.
6)  Kingsley Davis (1908~  )
戴维斯,K.
补充资料:戴维斯,W.M.
      美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美国地理学奠基人,曾译W.M.台维斯。1850年2月12日生于费城,1934年2月5日卒于帕萨迪纳。186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890~1912年任哈佛大学教授。还先后任过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和德国柏林大学、法国巴黎大学访问教授。曾去法国、英国考察和讲学,旅行世界各大洲。组织过1912年美国地理学会 (AGS)横贯北美大陆考察。是美国地理学家协会(AAG)的发起人之一,曾任美国地理学家协会主席和美国地质学会(AGI)会长。
  
  1889和1890年,戴维斯先后发表《宾夕法尼亚的河流和河谷》、《新泽西北部的河流和河谷》两篇论文,提出侵蚀轮回学说,用发生学观点解释地貌的发生和发展,推动了地貌学的发展,并产生广泛影响。后又发表多篇论文补充和修改侵蚀轮回说。戴维斯深入研究了美国西部和东部地区的地貌发育,探讨了珊瑚礁成因等问题。他致力于改进教学方法,推动了地理教育在美国的发展。主要著作有《自然地理学》(1898)、《地理学论文集》(1909)、《珊瑚礁问题》(1928)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