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非洲旧石器时代考古
1)  Africa in the Palaeolithic
非洲旧石器时代考古
2)  America in the Palaeolithic
美洲旧石器时代考古
3)  Europe in the Palaeolithic
欧洲旧石器时代考古
4)  Central Asia in the Palaeolithic
中亚旧石器时代考古
5)  South Asia in the Palaeolithic
南亚旧石器时代考古
6)  West Asia in the Palaeolithic
西亚旧石器时代考古
补充资料:非洲旧石器时代考古
      早在19世纪中叶,在非洲就发现了史前时期的石器。到20世纪初叶,已初步建立起更新世时期旧石器文化的发展序列。自50年代末以来,非洲在古人类和旧石器方面又有一系列重要发现,从而使这一大陆的旧石器时代(见史前考古学)考古在世界旧石器时代考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里不仅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人类化石和石器文化,而且是世界上已知的人类各发展阶段没有缺环、年代前后相继的地区。
  
  文化分期  非洲石器时代文化可分为两大体系。北非,即环地中海沿岸的部分,在文化上与欧洲和西亚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因而可以使用欧洲和西亚的分期法。在撒哈拉以南的东非、西非和南非地区,发展情况与欧洲有所不同,因此使用了一套单独的分期体系:早期石器时代,从最早的石器出现到大约10万年前;中期石器时代,从大约10万年前到1.5万年前;晚期石器时代,从大约1.5万年前到铁器时代的开始(大多数地区发生在2000年前)。关于晚期石器时代开始的时间,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为了便于与其他地区进行比较,本文仍使用一般通用的分期体系。
  
  旧石器时代早期  地质时代为早更新世和中更新世。迄今最早的石器发现于东非坦桑尼亚的奥杜瓦伊(又译"奥杜韦")峡谷、肯尼亚的科比福拉以及埃塞俄比亚的奥莫和哈达尔地区。年代距今约300万~200万年。在旧石器时代早期,非洲存在着两大石器文化传统:奥杜韦文化和阿舍利文化。这个时期,文化的发展非常缓慢,从地中海沿岸地区到好望角,文化上明显一致。
  
  奥杜韦文化发现于奥杜瓦伊峡谷的第1层和第2层下部,也发现于北非阿尔及利亚的艾因哈奈什。典型工具是砍斫器。比奥杜韦文化稍晚出现的是阿舍利文化,在北非和奥杜瓦伊峡谷第2层的上部,有早期阿舍利文化的粗制手斧。在奥杜瓦伊峡谷的第3层和第4层以及在整个非洲大陆,由于软锤技术的使用,出现了更薄的手斧,具有更浅平的石片疤和更规整的刃缘,这是阿舍利文化的特征。这时的薄刃砍斫器比以前数量更多,小的轻型工具也制作得更规整。目前一般认为,奥杜韦文化的石器是由能人(如奥杜瓦伊的能人、科比福拉的1470号人)制作的,而阿舍利文化则是与直立人(如北非的毛里坦人)相联系的。
  
  到其后的晚更新世时,随着气候的变化和撒哈拉沙漠的形成,北非和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文化就开始出现了差别。
  
  旧石器时代中期  这个时期各地的旧石器文化呈现出地方的特点。在北非生活着尼安德特人,在撒哈拉以南地区则生活着罗得西亚人。整个北非和尼罗河河谷以及撒哈拉的大部分地区,在晚更新世的大部分时期内,存在着一种勒瓦娄哇 -莫斯特文化,这是受西亚和南欧的莫斯特文化影响的结果。除了昔兰尼加以外,这一传统有变化地继续存在到公元前1.5万年和1.2万年之间。在撒哈拉以南地区,存在着一种以南非为中心的福尔史密斯文化,它继承了阿舍利文化传统,广泛分布于草原地区。手斧和薄刃砍斫器变小,制作更加精致。而共生的轻型工具在制作上更广泛地使用勒瓦娄哇技术。在森林地带,发展了另一种以东非为中心、但在南非也有发现的桑戈文化,这是一种适应于森林环境的文化,其特征是加工木头的工具很发达,特别是重型的手斧、大尖状器和高背"刨刀"。
  
  旧石器时代中期的重大进展之一,是人类扩大了居住范围。在欧亚大陆,人类进入了高纬度地区;而在非洲,则是向森林和干燥地区扩展。人类的这种扩展之所以能够成功,完全是由于技术上的进步。由于适应于不同的生态环境,各地的旧石器文化呈现出日趋明显的地方特色。
  
  旧石器时代晚期  这一时期在北非,尼罗河河谷地区的文化,称为霍尔穆桑文化,典型器物是带锯齿的石片和雕刻器;在昔兰尼加,发现了在非洲极少见的以石叶为主的代拜文化,出现了用间接打击法生产并进行陡直修理的石叶、琢背石叶、雕刻器和端刃刮削器,与欧洲和西南亚某些地区的旧石器晚期文化的类型是一致的(见欧洲旧石器时代考古、西亚旧石器时代考古);在马格里布,发现了在勒瓦娄哇和莫斯特文化基础上形成的阿替林文化,典型的器物是带肩的尖状器。
  
  在撒哈拉以南地区,森林环境和草原环境两种文化的区别继续存在,石制工具全面变小。东非、西非和中非赤道森林地区的卢彭巴文化,基本上继承了桑戈文化的传统,但手斧和大尖状器减少,以石片制作的小型石器增多,而最具代表性的是一种细长并经过两面加工的尖状器。在从非洲之角到好望角的草原地区,发展了斯蒂尔贝文化,其典型特征是存在似石叶的石片,以及由修理台面的石核上打下来的短而宽的石片,另外还有两面修理的尖状器。
  
  非洲旧石器晚期文化的特点在于各地都有发达的尖状器。虽然似石叶的石片也有发现,但还没有成为制作石器的主要坯料。到旧石器时代晚期之末,各地的细石器工业开始形成了地方的特点。
  
  旧石器时代晚期之末到中石器时代  从世界范围来看,这是一个地区化和细石器化的倾向日趋显著的时期,非洲也是如此。
  
  在更新世的最后1000年期间,北非的石器制作技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出现了一种以窄的、琢背的小石叶为主要成分的石器。在马格里布和昔兰尼加地区,这种变化反映在奥兰(或伊比尔-毛鲁西亚)文化中。在努比亚的哈勒法石器遗存中,这种新的技术与较老的技术混杂在一起。在巴拉纳和盖丹石器遗存中,已几乎没有古老的勒瓦娄哇 -莫斯特文化的成分。这种变化是和复合工具的日益广泛被采用相一致的。
  
  在撒哈拉以南地区,石制品继续变小,森林地区和草原地区的文化差别继续存在。森林地区有奇托利文化,出现了一些如小型的薄刃砍斫器和厚而窄的从两面修理的尖状器。草原地区则出现了新月形和其他形状的镶嵌在复合工具上的小型石片工具。
  
  在整个全新世时期,细石器在撒哈拉以南地区的石器中占据优势。到前5000年左右,从非洲之角到好望角地区分布着威尔顿文化,这是一种比较标准化的细石器工业,一直延续到很晚。
  
  

参考书目
   G.Clark,World Pre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J. Ki-Zerbo, General History of Africa,I.Heinemann,California,1981.
   J. M. Coles and E.S.Higgs, The Archaeology of Early Man,Faber and Faber,London,1969.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