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paleolithic archaeology
旧石器考古
1.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udy on Chinese paleolithic archaeology, loess and paleolithic archaeology researchers cooperated with each other, and developed together.
第四纪科学与旧石器考古学关系非常密切。
3) Central Asia in the Palaeolithic
中亚旧石器时代考古
补充资料:中亚旧石器时代考古
这里所说的中亚,指苏联境内的中亚细亚和阿富汗,前者包括土库曼、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等加盟共和国的全部和哈萨克加盟共和国的南部地区。这一地区旧石器时代(见史前考古学)的考古工作以前做得不多。近30年来,找到了旧石器时代早、中、晚各个时期的遗存。1938年,在乌兹别克的捷希克塔什发现了著名的早期智人幼童化石。60年代起在这一地区进行了有计划的调查和发掘,发表了许多专著和论文。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材料不多,仅发现一些类似于南亚索安文化(见南亚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砾石和石片工具,年代在距今20万至13万年之间。旧石器时代中期存在一种进步的以莫斯特类型石器为特征的石片文化,年代大约距今6万年,在个别遗址还发现了早期智人化石。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较少,仍然保留着中期石片文化的特征,开始出现石叶工具,这一阶段没有年代测定数据。
旧石器时代早期 这一时期的发现,主要有卡拉套I和拉库蒂I遗址,还有一些地表采集物。
卡拉套遗址的石制品发现于地表64米以下的第 6条古土壤中,共有200余件石制品,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原料为变质岩。石器类型有用砾石和石片制作的粗大的单面砍斫器和留有大部分石皮的刮削器。大部分石制品没有第二步加工痕迹,个别石片显示出一种原始勒瓦娄哇打片技术的面貌。据热释光断代,文化层年代的上下界分别为距今210000±36000年和距今194000±32000年。
拉库蒂遗址位于卡拉套遗址以东250公里,石制品出自地表以下63米的黄土层中。打片技术要比卡拉套遗址的进步,利用单面和多面石核打制石片。有迹象表明已采用勒瓦娄哇的打片技术。石器类型有比较规整的砍斫器和一些锯齿状工具。热释光断代为距今13万年。
这一时期从文化关系上虽然看不出与东亚、东南亚的旧石器有直接联系,但其特点明显接近东南亚而不是西方。至于一些原始勒瓦娄哇技术的打片方法,据认为是从当地文化演化来的。
旧石器时代中期 共发现和发掘了这一时期的遗址78个,主要分布于土库曼、乌兹别克、塔吉克和吉尔吉斯等地区, 年代为维尔姆冰期的前半期,距今约6万年。这一阶段的文化总的以欧洲的莫斯特文化命名,根据地区性的差异又分为4个类型:①勒瓦娄哇类型:以单面和多面石核、三角形和四边形石片为特点,石片仅作简单修理,工具类型不明显。②勒瓦娄哇-莫斯特类型:与勒瓦娄哇类型有共同点。有盘状石核、勒瓦娄哇石片和类似于用莫斯特技术加工的石片工具。③典型莫斯特类型:以各种类型的刮削器、尖状器和莫斯特尖状器为主要成分,与欧洲莫斯特文化较为接近。著名的捷希克塔什洞穴遗址的文化便归于此类。该洞穴宽20米,深21米,人类居住的时间相当长。用硅质灰岩制作石器,狩猎的对象主要是山羊,还发现了野猪、马、鹿、豹和飞禽的化石。发现有炉灶遗迹和用兽皮缝制衣服的证据。最令人注目的是一个八、九岁早期智人幼童的墓葬,遗骸周围放着几只大山羊角、一些石器和动物化石。④索安传统的莫斯特类型:砾石工具比例大,有较精致的莫斯特尖状器、刮削器和大量简单修理刃缘的工具,不见有勒瓦娄哇技术。
有一些中期文化显示出晚期文化的特征,出现了石叶、雕刻器和端刮器。总的来说中期文化延续的时间要比西亚和欧洲的长,大约一直到2.5万到2万年前。
旧石器时代晚期 这一时期以舒格诺乌和撒马尔罕遗址及近30个采集地点为代表,时代为维尔姆冰期后半期,石叶和端刮器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主要特征。
舒格诺乌遗址位于塔吉克地区亚克苏河畔的高出河面50米的阶地上,海拔2000米。在12米厚的黄土堆积中有5条平均厚0.2~0.4米的文化层,其中出有大量的棱柱状石核和石叶、莫斯特型工具以及刮削器、端刮器和尖状器。动物化石有马、野牛、绵羊、山羊和土拨鼠。根据孢粉分析,当时的气候与今天的干热气候相似。
撒马尔罕遗址位于共青团员湖附近。在晚更新世的坡积物中发现了大致属于同一时期的 3个居住层。共出土7000多件石制品,包括莫斯特型的石片、石叶、尖状器、砍斫器,以及一些典型的晚期石制品,后者有小石叶、细石叶端刮器和半月形刮削器。动物化石有骆驼、野牛和鹿。还发现了晚期智人的两块下颌骨残片和两颗牙齿。有人认为撒马尔罕遗址与西伯利亚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同类遗存相似,年代大致为距今2万~1.5万年。
参考书目
V.A.Ranov and R.S.Davis,Toward a New Outlineof the Soviet Central Asian Paleolithic Current Anthropology,vol.20,1979.
旧石器时代早期 这一时期的发现,主要有卡拉套I和拉库蒂I遗址,还有一些地表采集物。
卡拉套遗址的石制品发现于地表64米以下的第 6条古土壤中,共有200余件石制品,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原料为变质岩。石器类型有用砾石和石片制作的粗大的单面砍斫器和留有大部分石皮的刮削器。大部分石制品没有第二步加工痕迹,个别石片显示出一种原始勒瓦娄哇打片技术的面貌。据热释光断代,文化层年代的上下界分别为距今210000±36000年和距今194000±32000年。
拉库蒂遗址位于卡拉套遗址以东250公里,石制品出自地表以下63米的黄土层中。打片技术要比卡拉套遗址的进步,利用单面和多面石核打制石片。有迹象表明已采用勒瓦娄哇的打片技术。石器类型有比较规整的砍斫器和一些锯齿状工具。热释光断代为距今13万年。
这一时期从文化关系上虽然看不出与东亚、东南亚的旧石器有直接联系,但其特点明显接近东南亚而不是西方。至于一些原始勒瓦娄哇技术的打片方法,据认为是从当地文化演化来的。
旧石器时代中期 共发现和发掘了这一时期的遗址78个,主要分布于土库曼、乌兹别克、塔吉克和吉尔吉斯等地区, 年代为维尔姆冰期的前半期,距今约6万年。这一阶段的文化总的以欧洲的莫斯特文化命名,根据地区性的差异又分为4个类型:①勒瓦娄哇类型:以单面和多面石核、三角形和四边形石片为特点,石片仅作简单修理,工具类型不明显。②勒瓦娄哇-莫斯特类型:与勒瓦娄哇类型有共同点。有盘状石核、勒瓦娄哇石片和类似于用莫斯特技术加工的石片工具。③典型莫斯特类型:以各种类型的刮削器、尖状器和莫斯特尖状器为主要成分,与欧洲莫斯特文化较为接近。著名的捷希克塔什洞穴遗址的文化便归于此类。该洞穴宽20米,深21米,人类居住的时间相当长。用硅质灰岩制作石器,狩猎的对象主要是山羊,还发现了野猪、马、鹿、豹和飞禽的化石。发现有炉灶遗迹和用兽皮缝制衣服的证据。最令人注目的是一个八、九岁早期智人幼童的墓葬,遗骸周围放着几只大山羊角、一些石器和动物化石。④索安传统的莫斯特类型:砾石工具比例大,有较精致的莫斯特尖状器、刮削器和大量简单修理刃缘的工具,不见有勒瓦娄哇技术。
有一些中期文化显示出晚期文化的特征,出现了石叶、雕刻器和端刮器。总的来说中期文化延续的时间要比西亚和欧洲的长,大约一直到2.5万到2万年前。
旧石器时代晚期 这一时期以舒格诺乌和撒马尔罕遗址及近30个采集地点为代表,时代为维尔姆冰期后半期,石叶和端刮器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主要特征。
舒格诺乌遗址位于塔吉克地区亚克苏河畔的高出河面50米的阶地上,海拔2000米。在12米厚的黄土堆积中有5条平均厚0.2~0.4米的文化层,其中出有大量的棱柱状石核和石叶、莫斯特型工具以及刮削器、端刮器和尖状器。动物化石有马、野牛、绵羊、山羊和土拨鼠。根据孢粉分析,当时的气候与今天的干热气候相似。
撒马尔罕遗址位于共青团员湖附近。在晚更新世的坡积物中发现了大致属于同一时期的 3个居住层。共出土7000多件石制品,包括莫斯特型的石片、石叶、尖状器、砍斫器,以及一些典型的晚期石制品,后者有小石叶、细石叶端刮器和半月形刮削器。动物化石有骆驼、野牛和鹿。还发现了晚期智人的两块下颌骨残片和两颗牙齿。有人认为撒马尔罕遗址与西伯利亚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同类遗存相似,年代大致为距今2万~1.5万年。
参考书目
V.A.Ranov and R.S.Davis,Toward a New Outlineof the Soviet Central Asian Paleolithic Current Anthropology,vol.20,1979.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