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印度尼西亚史前文化
1)  Prehistoric Cultures in Indonesia
印度尼西亚史前文化
2)  Bahasa
印度尼西亚文
3)  yindunixiya wenxue
印度尼西亚文学
4)  Indonesia [英][,indəu'ni:ʒə]  [美][,ɪndo'niʒə]
印度尼西亚
1.
Oil resource of East Seram Island,Indonesia;
印度尼西亚Seram岛东部地区油源条件
2.
Reef Trap Characteristics of Kais Carbonate in Salawati Basin, Indonesia;
印度尼西亚萨拉瓦提盆地第三系K ais组碳酸盐岩生物礁圈闭特征
3.
A Preliminary Study on Iron Quality of Mt.Gugu in Nanjialimandan Province of Indonesian;
印度尼西亚南加里曼丹省姑姑山铁矿石质量初步研究
5)  Indonesian waters
印度尼西亚海域
1.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trawlnet used by fishing vessels of China in Indonesian waters;
对印度尼西亚海域中国渔船使用拖网渔具的分析和探讨
6)  Indonesian passage
印度尼西亚通道
1.
Such a plate configuation made the Indonesian passage wider and might have affected climate in the Equatorial Pacific.
澳大利亚板块位置较现代偏南时,海洋次表层南赤道海水穿过印度尼西亚通道直接进入印度洋,注入赤道潜流的南赤道海水减少,使得赤道潜流主要来源于北赤道海水,造成赤道太平洋海温比现在冷,其中以赤道西太平洋海温降低幅度最大。
补充资料:印度尼西亚史前文化
      印度尼西亚史前时代包括旧石器时代、中石器- 新石器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大约从距今七、八十万年延续到公元前 2世纪后半叶出现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为止。18世纪初,荷兰人G.E.林夫报道了他在印度尼西亚搜集的铜斧和铜鼓。19世纪末以来,在印度尼西亚境内一再发现远古人类化石。1903年首次在苏拉威西的南部发掘了新石器时代遗址。1935年,在爪哇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巴芝丹文化。其后又作了不少发掘和研究工作。
  
  旧石器时代  印度尼西亚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即巴芝丹文化,分布于爪哇中南部的巴克索霍河、塞里坎河、松隆河和格德河流域。工具大部分为石片,亦有少量用厚石片制成的手斧,其余均为砾石石器。其时代据估计在中更新世之末。有的学者认为此种文化可能与爪哇人有关。1972年,在巴克索霍河畔发现一种与巴芝丹文化共存的、更粗糙的原始石器,以及另外一种进步的、用细小的石片制的石器,如刮削器、钻、雕刻器等。所以过去理解的所谓单一的巴芝丹文化,可能包括了不同发展阶段的内容。在爪哇的桑义兰附近,曾经采集过一批用玉髓或碧玉制的石器,器形有边刮器、端刮器、尖状器、钻等,均用厚而短的石片制成,时代属于中更新世之末。类似的石器还在梭罗河谷的昂栋及苏拉威西南部的瓦拉纳河畔有所发现,但其时代约在更新世晚期。印度尼西亚的旧石器时代文化虽然也有手斧和砾石石器,但却以石片石器为主,与东南亚大陆以砾石石器为主的文化有所区别。石器的种类反映出一种狩猎、采集和捕捞的原始经济(见东南亚旧石器时代文化)。
  
  中石器时代 从更新世末期到距今5000年,印度尼西亚存在着一种石片-石叶石器工艺,共存物中不见陶器,也没有任何原始农业的痕迹,可能属于中石器时代范畴。在东部的帝汶岛,从距今1.4万年至5000年,工具变化不大,特征性器物为钝边刮削器及有使用痕迹但未经第二次加工的石片。苏拉威西南部则有所谓多列石器工艺,其早期典型器物有尖状器、陡边刮削器及粗糙的石片等,年代约距今8000年;中期出弧背刮削器、边刮器、端刮器、钝背石叶、骨锥等,年代约距今6000年。在西部,东爪哇的瓜拉瓦洞穴遗址底层出有粗糙的石片和石叶、凹底或圆底的琢制箭镞、沾有赤铁矿末的磨盘等。西爪哇的万隆高原以及苏门答腊的中南部,则有另一种类型的石器工艺,石器以黑曜石为原料,有三角形或叶形箭镞、雕刻器及少量钝背石叶。
  
  新石器时代 大约在前3000年,印度尼西亚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在东部,苏拉威西多列石器传统晚期出现几何形细石器、三角形凹底箭镞、素面陶片。卡拉马河中游的加隆邦遗址出有磨制方角石锛、小提琴形石斧、有肩石斧、石刀、石矛、石镞、树皮布棒等。陶片甚多,纹饰手法有刻划、压印、剔刺等。帝汶岛则出土圆腹罐、敞口钵等陶器和蚌锛、蚌珠、蚌环、蚌鱼钩等工具。在西部,苏门答腊的葛林芝湖及占碑地区发现有石片、石叶及饰绳纹、划纹的陶片。在爪哇的肯登 -伦布遗址出有方角石锛、石镰、素面陶器,证明已有作物栽培。一般认为,印度尼西亚新石器时代的诸因素,如磨制石器、作物栽培、家畜驯养、陶器制造等,很多都是从东亚大陆传来的。大致而言,东部诸岛通过中国台湾、菲律宾作为媒介,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关系较密切(见华南和西南地区新石器文化),而西部的苏门答腊、爪哇等地,则与中南半岛的文化有相似之处。
  
  早期铁器时代 很多学者认为在印度尼西亚没有纯粹的青铜时代。青铜器往往与铁器同出。大部分遗物系由采集而来,少数出自遗址或墓葬,但均缺乏准确的断代材料,也难以区分出不同的文化类型。由于各地新石器时代下限不一,更难为早期金属时代定出明确的期限。不过一般是将前1000年至公元初年的发现物都列入这一范畴。
  
  印度尼西亚早期铁器时代的墓葬多土坑墓,葬式有仰身葬、俯身葬、屈肢葬等;也有瓮棺葬、石棺墓、石室墓、石坛墓、石缸墓等。其中瓮棺葬多分布于沿海地区,在爪哇、苏门答腊、巴厘、苏拉威西、萨拉亚尔、松巴诸岛都有发现;而各种石质葬具或石砌墓室的墓葬则多见于上述岛屿的内陆。在爪哇茂物附近,曾发掘一处名叫勒维利昂的祭祀遗址。这一时期的青铜器有靴形斧、弧刃有銎斧、戈、矛、剑等武器;环、垂饰、手镯等装饰品;铜鼓、铜铃等乐器。常见的纹饰有重环纹、三角纹、连续涡纹、鸟纹、人形纹、鱼纹、船纹等。铜鼓在群岛各地均有发现,但以苏门答腊南部、爪哇及巴厘三地最多。其中属于黑格尔分类第 1型的铜鼓,可能即为早期铁器时代之物。与青铜器同出有铁制的剑、矛等武器,玻璃或光玉髓制的珠。从铜器的器形和纹饰来看,与中南半岛的青铜文化(见东山文化)有较密切的关系。
  
  

参考书目
   G.J.Bartstra, The Patjitan Culture,a Prelimi-nary Report on New Research,Early Paleolithic in South and East Asia, Fumiko Ikawa-Smith, ed.,Mouton Publishers, Paris, 1978.
   I. C. Glover, The Late Prehistoric Period inIndonesia, Early South East Asia, R.B.Smith andW. Watson, ed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York, 1979.
   H. R. van Heekeren, The Bronze-Iron Age ofIndonesia, The Hague, Martinus Ni jhoff, 1958.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