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鲍德温,J.
1)  James Baldwin (1924~  )
鲍德温,J.
2)  Stanley Baldwin (1867~1947)
鲍德温,S.
3)  David A. Baldwin
大卫 鲍德温
4)  Baldwin's novels
鲍德温小说
5)  Baldwinina learning
鲍德温学习
1.
The usual individual learning mechanism includes two sorts: Lamarckian learning and Baldwinina learning.
常用的个体学习机制有两种,即拉马克学习与鲍德温学习,通过分析比较了两种学习机制在遗传算法中的性能差异,指出了它们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6)  James Baldwin
詹姆斯·鲍德温
1.
A Study of Secular Tendency in James Baldwin s Novels;
教堂之外:论詹姆斯·鲍德温小说中的世俗化倾向
2.
In his novel Another Country, James Baldwin, the famous Afro - American writer, has probed into the taboo subject with the fine intention of helping both the black and the white out of their spiritual confusion and trying to set up sound racial relations.
著名的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在他的小说《另一个国家》中对跨种族性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而详尽的探讨,希望帮助黑人白人走出精神困境,从而建立良好的种族关系。
3.
James Baldwin, one of the most excellent African American writers in the 20th century, writing from his African American and homosexual identities, has created numerous literary works on such themes as African American history and culture heritage, the racial conflict between the black and the white, modern sexual love, and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詹姆斯·鲍德温作为二十世纪美国最优秀的黑人作家之一,从美国黑人与同性恋身份出发,以美国黑人历史、黑人文化遗产、黑白种族冲突、现代性爱、个人心理等题材为背景,用真挚热情、辛辣嘲讽,带有预见性的笔调,创作了众多发人深省的、集时代特征与民族特性于一体的优秀文学作品。
补充资料:鲍德温,J.
      美国黑人作家。出生在纽约市黑人聚居区哈莱姆。他的父亲是不受教区供养的穷牧师,有子女9人,他是长子。因家贫受教育不多,主要靠自学。12岁发表一篇描写西班牙革命的短篇小说,以后一直练习写作歌曲和剧本。他的父亲一心要他当牧师,极力反对他的创作活动。他14岁开始在教堂布道,3年后自称"看透了宗教的虚伪",从此离开教堂,不信宗教。这段经历对他影响很大,他后来写的散文也带有布道时的说教口吻和激情。
  
  鲍德温离开教堂后不久,在他所谓的"美国工商业世界"中谋生,充当过饭馆侍者和仆役,业余时间写作书评和小品文,其中一部分后来收在散文集《土生子的札记》(1955)中。1944年他结识黑人作家理查·赖特,并在赖特的帮助和鼓励下从事创作。4年后步赖特的后尘离开美国侨居巴黎和欧洲。1957年美国爆发警察镇压黑人示威的小石城事件,鲍德温认为他身为作家,"责任是在美国",因而回到美国从事写作和斗争。他参加黑人民权运动,同时写了许多文章,就反对种族歧视、黑人解放的道路等问题发表意见。其中有著名的散文集《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1961)、《下一次将是烈火》(1963)、《他的名字,在街上也不存留》(1972),还有政论、文艺评论、回忆录、随笔、游记、报告文学等多种文字,文笔犀利泼辣,洋溢着火一般的热情,西方有不少评论家认为他是20世纪杰出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充满无人能模仿的激情,这种激情......出自作者的内心,无法与作者本人的思想感情分割开来。"
  
  除散文外,鲍德温也写作剧本和小说。他的剧本《黑人怨》(1964)在百老汇上演后获得好评。他出版有一部短篇小说集和五部长篇小说,较优秀的是第一部长篇小说《向苍天呼吁》(1953),主要描写美国黑人青少年面临两种抉择:不是进教堂,就是进监狱。后来出版的三部长篇小说《乔瓦尼的房间》(1956)、《另一个国家》(1962)和《告诉我火车开走多久了》(1968),企图通过复杂的性关系(包括同性恋)来反映美国现实社会中的种族关系,猥亵的描写较多。197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假若比尔街能够讲话》,写一对黑人青年男女遭受一个白人警察的迫害和诬告的悲剧,反映种族问题较前深刻。
  
  鲍德温关于种族问题的基本看法是:美国的"复合命运"使白人和黑人的生活及利害关系在20世纪的美国变得不可分割。他认为要解决美国黑人问题,关键在于美国白人必须寻找出一条道路来与黑人共处。他一方面警告白人世界必须停止种族歧视,因为物极必反,黑人的怒火会一发不可收拾;另一方面又规劝黑人不要采取极端的行动,以免煽起种族仇恨,自取灭亡。他的观点虽遭到某些黑人领袖的指责,但在黑人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