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贾玛尔扎德,M.A.
1)  Mohammad Ali Jamalzade (1895~  )
贾玛尔扎德,M.A.
2)  Zeberged(Zebirget)
扎贾巴德
3)  El Djazair
贾扎伊尔
4)  Sajjadpour
萨贾德普尔
1.
Decoding Iran Nuclear Issue by Sajjadpour s International Theories;
用萨贾德普尔理论解读伊朗核问题
5)  Mathilde
玛蒂尔德
1.
To eye Mathilde with appreciation;
用赞赏的眼光去看待玛蒂尔德
2.
Harmonious society in order to look at "The Necklace" the heroine——Reshape the image of Mathilde
以和谐社会的眼光看待《项链》的主人公——重塑玛蒂尔德的形象
3.
Mathilde is the leading character in "The Necklace"by Maupassant.
有关莫伯桑小说《项链》中的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特征众说纷纭,通过小说典型情节中玛蒂尔德所处的典型环境,分析玛蒂尔德的性格特征,揭示其性格核心:追求享乐,爱慕虚荣,并探究造成玛蒂尔德悲剧的真正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带来的罪恶。
6)  Helson-Judd effect
赫尔森-贾德效应
补充资料:贾玛尔扎德,M.A.
      伊朗作家。生于伊斯法罕。1908年去贝鲁特入法国中学。1910年去法国入第戎大学法学院,1914年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1915年去柏林,与伊朗旅德进步人士接触。后一度去巴格达,主办《复兴报》,并结识爱国诗人阿列夫和立宪运动领袖人物阿弗沙尔。不久回到德国从事写作。1921年他的短篇小说集《故事集》出版。他在第一版"前言"中说明要以人民大众的口头语描写真实的社会生活。小说集出版后引起广泛注意。《故事集》所收 6篇短篇小说描写了伊朗的社会生活,谴责了某些宗教人士的虚伪卑劣,揭露政客们的卑鄙勾当,反映了20世纪初伊朗人民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
  
  贾玛尔扎德的作品语言明快、幽默,风格朴实平易。
  
  40年代开始,他的小说《疯人院》(1942)、《侯赛因·阿里叔叔》(1942,又名《七篇故事》)、《排水沟》(1942)、《复活原野》(1944)、《卡尔塔山·迪旺》(1945)、《别无二致》(1955)、《苦与甜》、《新与旧》等陆续出版。《别无二致》又名《伊斯法罕笔记》,是自传体小说,描写作者早年在伊斯法罕的生活。这些作品虽然有对社会阴暗面的揭露和批判,但有时却主张依靠道德上的自我修养或者真主降罚去根除人间罪恶,这比起他在《故事集》里所表现的批判精神显然逊色。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