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富加德,A.
1)  Athol Fugard (1932~  )
富加德,A.
2)  Tokutomisohou
德富苏峰
1.
On Tokutomisohou s Common-people Doctrine and Confucian Studies;
近代日本的“平民主义”思想与儒学——以德富苏峰为中心
3)  prosperous with moral integrity
富行其德
4)  P·Devlin
德富林
1.
On the Force Theory about the Ethical Law of J·S·Mill and P·Devlin;
论密尔和德富林关于道德的法律强制理论
5)  OTO
沃德财富
6)  Flinders bar
富林德棒
补充资料:富加德,A.
      南非剧作家。生于南非开普省农村一个开小杂货铺的白人家庭,父亲"可能是爱尔兰血统"的白人,母亲是南非荷兰人后裔。富加德3岁时,全家迁居南非的伊丽莎白港,他的许多剧本都以这里的人们和生活为题材。以后进开普敦大学攻读哲学、社会人类学,曾徒步游历其他非洲地区,当过海员、记者、地方法院办事员。这些经历加深了他对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的认识,和对被侮辱和被压迫的广大南非人民的深厚同情。1957年和女演员希拉·梅林结婚后,他组成实验剧团,自编自导。1958年,他以南非贫民窟黑人的遭遇为题材的第一部剧本《没有益处的星期五》 问世,接着写出反映贫民窟生活、写矿区妓女的剧本《侬果果》。60年代,创作了《血缘》、《在那儿生活的人们》、《哈啰和再见!》、《鲍斯曼和列娜》等。1972年,他和黑人演员约翰·卡尼、温斯顿·恩特肖那合写的即兴性剧作《希兹尉·班西死了》在开普顿演出,备受黑人观众欢迎,但遭到南非当局查禁,以后在伦敦和纽约上演,轰动一时。《希兹尉·班西死了》和他同上述两位黑人演员共同创作的写南非政治犯狱中生活的剧本《岛》曾获美国百老汇1974~1975年戏剧节最佳剧本、最佳导演、最佳演员奖。剧作《芦荟给人的教训》(1979)和《哈罗德少爷和男仆》(1982)也受到英美观众欢迎,后者曾在百老汇连演10个月之久。
  
  
  富加德的剧本控诉不人道的种族主义,充满对被压迫人民的同情。 在《鲍斯曼和列娜》里, 无家可归的"霍特诺特"(南非对霍屯督人的蔑称)鲍斯曼和列娜像蜗牛一样辗转在大路上,就是找不到一块能直起身来像人一样自由生活的地方;在《希兹尉·班西死了》里,黑人罗伯特·兹威林西玛为了能找个工作养家糊口,只好接过刚刚从被流氓捅死的黑人弟兄身上掏来的、还带有体温的身份证去冒名顶替;在《血缘》里,同一个黑人母亲生的不同肤色的兄弟俩省吃俭用,被迫摒弃一切生活乐趣;《哈啰和再见!》描写的是伊丽莎白港穷苦人的生活。
  
  富加德剧本的特点是出场人物很少,往往只有两三个人,对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剖析得很细致;人物对话用的是非常普通、简单的口语,但是包含了丰富的感情内涵。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