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udwig Anzengruber (1839~1889)
安岑格鲁贝,L.
2) Felix zu Schwarzenberg (1800~1852)
施瓦岑贝格,F.zu
3) Karl Philipp zu Schwarzenberg (1771~1820)
施瓦岑贝格,K.P.zu
4) Hans Magnus Enzensberger (1929~ )
恩岑斯贝格尔,H.M.
5) Otto von Gruber (1884~1942)
格鲁贝尔,O.von
6) Johan Ludvig Runeberg (1804~1877)
鲁内贝格,J.L.
补充资料:安岑格鲁贝,L.
奥地利剧作家、小说家。1856~1858年当书店学徒,兼学表演艺术。1858~1868年在一个流动剧团当演员。1871年他的剧本《基希费尔德的牧师》上演成功后,成为职业作家。他的戏剧创作多取材于维也纳小市民和阿尔卑斯山农民生活。曾获得席勒和格里尔帕策奖金。安岑格鲁贝是奥地利大众戏剧的大师赖蒙德和内斯特罗伊的继承人。
安岑格鲁贝是19世纪奥地利民族文学中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哲学上主张费尔巴哈式的唯物主义。他在奥地利文化斗争中持反对教权派立场。他追随启蒙运动传统,主张教育人民,变革现状。他的第一部剧作《基希费尔德的牧师》描写赫尔牧师因倡导博爱的"自由教会"而成为反动思想代表人物李希滕伯格的攻击对象和牺牲品,另一个农村哲学家式的人物乌尔策塞普也因要娶一个新教姑娘而被逐出社交范围。 该剧于1870年11月5日上演,立即轰动维也纳,在奥地利戏剧史上,又一次揭开大众戏剧的新篇章。《发伪誓的农夫》(1871),通过一个争夺农家财产的故事,表现了由于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侵入农村而引起的传统道德规范的解体、新的农村社会矛盾的出现。《划十字的人》(1872),是一部描写农民生活的讽刺喜剧。写一个富农动员农夫们签署一份反对自由派的请愿书,围绕着签不签字,要不要去罗马忏悔的问题展开斗争。《良心谴责》(1874)是一部讽刺剧,展示了作者塑造各种人物形象的艺术才能。作品写一个农民遭到雷击后,一心想拯救自己的灵魂,并执意把自己的财产分赠亲友,以平息因旧日丢弃一个女仆而招来的良心不安。《第四诫》(1877)是一部维也纳风俗剧。作者描写了三个市民家庭的恋爱、婚姻和谋杀,表现了资产阶级社会道德的堕落。作品中也表现了自然主义惯于描写的卖淫问题和遗传问题。
安岑格鲁贝晚年的戏剧作品有《双双自杀》(1876)和《钢与石》(1886)等。他晚年主要精力集中于小说创作,重要作品有《污点》(1889)和《星石院》(1884)。
安岑格鲁贝是19世纪奥地利民族文学中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哲学上主张费尔巴哈式的唯物主义。他在奥地利文化斗争中持反对教权派立场。他追随启蒙运动传统,主张教育人民,变革现状。他的第一部剧作《基希费尔德的牧师》描写赫尔牧师因倡导博爱的"自由教会"而成为反动思想代表人物李希滕伯格的攻击对象和牺牲品,另一个农村哲学家式的人物乌尔策塞普也因要娶一个新教姑娘而被逐出社交范围。 该剧于1870年11月5日上演,立即轰动维也纳,在奥地利戏剧史上,又一次揭开大众戏剧的新篇章。《发伪誓的农夫》(1871),通过一个争夺农家财产的故事,表现了由于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侵入农村而引起的传统道德规范的解体、新的农村社会矛盾的出现。《划十字的人》(1872),是一部描写农民生活的讽刺喜剧。写一个富农动员农夫们签署一份反对自由派的请愿书,围绕着签不签字,要不要去罗马忏悔的问题展开斗争。《良心谴责》(1874)是一部讽刺剧,展示了作者塑造各种人物形象的艺术才能。作品写一个农民遭到雷击后,一心想拯救自己的灵魂,并执意把自己的财产分赠亲友,以平息因旧日丢弃一个女仆而招来的良心不安。《第四诫》(1877)是一部维也纳风俗剧。作者描写了三个市民家庭的恋爱、婚姻和谋杀,表现了资产阶级社会道德的堕落。作品中也表现了自然主义惯于描写的卖淫问题和遗传问题。
安岑格鲁贝晚年的戏剧作品有《双双自杀》(1876)和《钢与石》(1886)等。他晚年主要精力集中于小说创作,重要作品有《污点》(1889)和《星石院》(1884)。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