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鄂豫皖边抗日民主根据地
1)  Anti-Japanese Democratic Base Area in Hubei-Henan-Anhui Border Region
鄂豫皖边抗日民主根据地
2)  Wanjiang Anti-Japanese Democratic Base Area
皖江抗日民主根据地
3)  E-Yu-Wan revolutionary bases
鄂豫皖根据地
4)  Anti-Japanese Democratic Base Area in Hunan-Hubei-Jiangxi-Border Region
湘鄂赣边抗日民主根据地
5)  Shanxi-Hebei-Henan Anti-Japanese Democratic Base Area
晋冀豫抗日民主根据地
6)  Western Henan Anti-Japanese Democratic Base Area
豫西抗日民主根据地
补充资料:鄂豫皖边抗日民主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以湖北、河南、安徽三省边界地区为主要部分的敌后抗日基地。1938年,日军侵入中原后,中国共产党即在豫鄂两省发动人民群众大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以河南省确山县竹沟地区和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七里坪、应城县汤池地区为基点,发展党的组织和抗日武装。先后成立了以陈少敏为代理书记的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和以李先念为司令员的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积极开展游击战争。逐步在豫南的四望山,鄂东的大悟山,鄂中的白兆山、南山、天(门)汉(川)湖区和襄河(汉水)以西,创建了抗日民主根据地。1940年9月,成立了豫鄂边区军政联合办事处(后改为行政公署),许子威为主任。1941年,豫鄂挺进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5师后,又相继开辟了鄂东、鄂皖边根据地。1942年,鄂豫皖边区军民战胜日伪军的大规模"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进攻,开辟了鄂南大幕山抗日根据地。1943年,李先念任边区党委书记,在边区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开展整风、减租减息和生产自救运动,使军队和政权建设得到加强,并在襄河以南和洞庭湖北岸创建了新的根据地。1944年 7月后,又扩展了豫南根据地。同年10月,豫鄂边区党委改称鄂豫皖湘赣边区党委,并成立了鄂豫皖湘赣军区。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鄂豫皖边抗日民主根据地已发展到东起安徽省宿松,西至湖北省宜昌,北自河南省舞阳,南迄湖南省沿庭湖畔的广大区域,其面积达9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1000余万;建立了7个专区和39个县的抗日民主政权。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