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坦克防护系统
1)  tank protection system
坦克防护系统
2)  tank defense system
坦克主动防护系统
3)  tank initiative defence
坦克主动防护
1.
In this paper,the principle of tank initiative defence was studied,antennas on an avoidance of"blind area" ra- dar.
针对现代反坦克导弹武器的特点以及坦克主动防护系统在实际工作情况下的虚警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雷达发射信号,即多斜率步进调频连续波信号。
4)  apron protection
护坦防护
5)  antitank missile system
反坦克导弹系统
1.
Based on analyzing the system composition and operational process of vehicle antitank missile system,we propos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s of the viability in battlefield and the battlefield environment.
在分析了车载式反坦克导弹系统的系统构成和作战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战场生存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战场环境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战场生存能力和战场环境的幂指数模型,使评估模型的战场适应性得到了较大提高。
6)  tank fire control system
坦克火控系统
1.
In VC++ and assemble mechanism,this paper combines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tudies data collection of tank fire control system,measure distance s simulation with laser,artillery trajectory s simulation adopted simulation technique,single chip technique and some actual materials.
结合科研实践,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单片机技术和坦克火控系统部分实装相结合的方式,在VC编程环境和汇编编程机制下,对坦克火控系统的数据采集、数据通信、激光测距模拟、火炮弹道模拟等方面进行粗浅的分析研究。
2.
The simulation of tank fire control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ank simulated firing training.
坦克火控系统仿真是坦克模拟训练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研究内容。
3.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trail of architecture of modern tank fire control system.
对现代坦克火控系统体系结构发展的轨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分析了几种主要类型的火控系统体系结构。
补充资料:坦克防护系统
      坦克装甲壳体和其他防护装置、器材的总称。包括车体和炮塔,三防(防核、化学、生物武器)、灭火装置及伪装器材等,用以保护乘员和车内机件。
  
  车体和炮塔  炮塔安装在车体顶部,二者组成装甲壳体,是坦克防护力的基础,用以直接抵御反坦克武器和特种武器的攻击,并安装武器和各部机件,承受射击和行驶时的负荷。车体多由轧制装甲板焊接而成。炮塔有用装甲钢铸造的或用轧制装甲板焊接的两种。用装甲钢铸造容易得到所要求的形状,利于不同厚度装甲的均匀过渡。轧制装甲板的抗弹性能,略高于相同厚度的铸造装甲。特种坦克一般采用较薄的高硬度或中厚度中硬度的钢装甲,有的采用铝合金装甲,以抵御枪弹和炮弹破片或小口径炮弹;主战坦克采用较厚的中硬度钢装甲,以抵御反坦克炮弹或导弹。坦克前部中弹概率高,防护力最强,侧部和后部次之,顶部和底部最弱。
  
  坦克装甲是在与反坦克武器的斗争中不断发展起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坦克装甲的最大厚度最初仅十几毫米,后增至20~30毫米。20世纪30年代后期,出现了反坦克炮,多数坦克装甲的最大厚度增至25~90毫米。车体和炮塔开始用焊接结构代替铆接结构,并逐渐使用铸造装甲。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各种反坦克武器和新弹种的出现,装甲厚度相应增加,材料性能也有提高。坦克的车首上装甲厚度多为45~100毫米,有的达150毫米。德国PzKp┃wⅥ"虎"Ⅱ式重型坦克炮塔装甲的最大厚度达 185毫米。装甲倾角(装甲板与垂直面的夹角)也明显增大,如苏联T-34坦克,车首上装甲厚度45毫米,倾角60度,水平厚度增加了一倍。这一时期的坦克还广泛采用焊接车体,铸造炮塔也得到了较多的应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60年代,在反坦克武器威力显著提高,装甲材料性能未能相应改善的情况下,有的国家主张采用较厚的装甲,提高防护性能,如英国"酋长"主战坦克车首上装甲厚度为 150毫米。有的国家主张采用较薄的装甲,提高机动性能,以减少中弹概率,如法国AMX-30和联邦德国"豹"Ⅰ主战坦克车首上装甲厚度仅70毫米。而多数国家则同时相应提高坦克的机动和防护性能。这一时期的坦克,一般仍采用单层均质钢装甲。
  
  70年代以来,为有效地对付大量使用的空心装药破甲弹,一些国家相继研制和采用了各种形式的结构装甲(亦称组合装甲),主要有复合装甲和屏蔽装甲。其中金属与非金属复合装甲应用较普遍,如英国的"乔巴姆"装甲。这类复合装甲是在金属板之间填入陶瓷和增强塑料等非金属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防护能力,抗破甲性能明显优于等重的单层钢装甲,但厚度大,成本高,通常只配置在坦克中弹概率高的部位。为提高坦克侧部的防破甲能力,行动部分外侧还普遍挂装可拆卸的屏蔽装甲(也称裙板)。
  
  三防装置  用以保护乘员和车内机件免受或减轻核、化学和生物武器的杀伤和破坏。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以来为大多数主战坦克所采用。由密封装置(密封组合件、自动关闭机构等)、滤毒通风装置和探测报警仪器等组成,通常分个人式和超压式两种。个人式三防装置,乘员佩戴的防毒面具用导管与滤毒通风装置相连,空气被净化以后,再供乘员呼吸。超压式三防装置,乘员不必佩戴面具,滤毒通风装置将污染的空气净化后送入密闭的乘员室,并形成超压,阻止污染的空气从缝隙进入车内。现代坦克一般采用超压式三防装置,还备有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器材。探测报警仪器用以探测车外毒剂和放射性沾染的剂量,适时发出报警信号。为提高防核辐射,特别是防中子的能力,有的坦克在乘员室装甲内壁衬有防护层,或在复合装甲中加入防辐射材料。
  
  灭火装置  用于熄灭坦克内发生的火灾。早期的灭火器材是手提式灭火器,后来出现了半自动和自动灭火装置。70年代末,有些坦克的乘员室内,装有快速高效能的自动灭火抑爆装置。它由光学探测器、逻辑控制机构和灭火瓶组成,既能快速灭火,又能在百毫秒时间内抑制住由二次效应所造成的车内油气混合气的爆炸,并将超压和辐射热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乘员不致遭受永久性损伤和身体裸露部位的二度烧伤。
  
  伪装器材  用于隐蔽自己,欺骗和迷惑敌人。主要有烟幕装置、迷彩涂料和伪装网等。为避免敌方利用坦克热辐射进行侦察和自动跟踪,有的坦克还采取了降低发动机废气温度的措施。早期使用的烟幕装置是发烟罐,20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热烟幕施放装置,它是通过喷嘴向发动机排气管的炽热废气中喷射燃料形成烟幕,特点是发烟量大,可多次施放。60年代开始广泛使用烟幕弹发射装置,它是一种短管发射器,通常分两组安装在炮塔两侧,可将烟幕弹抛射出数十米,并在几秒钟内形成约百米长的遮蔽烟幕,持续时间2~3分钟。有些坦克同时采用上述两种烟幕装置。
  
  随着反坦克武器的发展,坦克将广泛采用各种形式的结构装甲,加强顶部防护,并通过其他多种途径,进一步提高综合防护性能。一些国家还在探索主动引爆等先进装甲防护技术。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