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波兰四年议会
1)  Poland's Four Years' Sejm
波兰四年议会
2)  The Fourth Lateran council
第四次拉特兰宗教会议
3)  grade forum
学年会议
4)  the conference on April the 3~(rd)
"四三"会议
5)  Plansee Seminar
普兰西会议
1.
Modern Developments in RM & HM─Taken out from 13th Plansee Seminar(Ⅰ);
难熔金属与硬质材料进展─—从第十三届国际普兰西会议看发展动向(Ⅰ)
6)  States-General [英]['steɪts'dʒenərəl]  [美]['stets'dʒɛnərəl]
荷兰的议会
补充资料:波兰四年议会
      1788~1792年波兰立陶宛王国的议会,亦称大议会。波兰进步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通过议会改革进行了维护国家独立的爱国运动。1772年俄、普、奥三国第一次瓜分波兰后,波兰面临再次被瓜分的危险。18世纪80年代,以启蒙思想家H.柯伦泰(1750~1812)为首的中小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组成爱国党,利用俄土战争造成的有利的国际环境和瓜分国之间的矛盾,进行爱国革新运动。1788年10月,波兰议会在华沙开幕,议会历时四年,史称四年议会,对国家制度实行了根本的改革。议会通过把军队扩大到10万、城市市民有权参与国家管理和购买土地等重要决议。1791年5月3日,在法国大革命的鼓舞下,议会通过了《五·三宪法》。确定波兰由贵族共和国转变为贵族-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国。行政权归国王和国王任命的内阁;废除自由选王制,确立王位继承制。立法权归两院组成的议会;废除自由否决权,采用多数通过的表决制;司法权归法院。《五·三宪法》没有废除农奴制。但是农民受到法律的保护。F.恩格斯高度评价这部宪法,认为是在维斯瓦河两岸竖起了法国革命的旗帜,波兰的旧秩序由此而被消除。波兰人民的爱国革新运动,引起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恼怒。1792年4月,她策动一部分波兰大贵族反动派在塔尔果维茨组成反动同盟,发动反革命叛乱。在他们的策应下,10万俄军入侵波兰,打败波兰军队,占领华沙。接着,建立了由塔尔果维茨分子组成的傀儡政府。《五·三宪法》被废除,四年议会的成果遭践踏。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