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cramble for Malacca between Britain and the Netherlands
英荷争夺马六甲
2) fight
[英][faɪt] [美][faɪt]
争夺
1.
The fight between the Turgesh and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Arab Empire for Central Asia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eighth century was one of the great international issues in Central Asia at that time.
公元8世纪上半叶突骑施与唐朝和大食争夺中亚的斗争是当时中亚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3) contest
[英][kən'test,'kɔntest] [美]['kɑn,tɛst]
争夺
1.
This article analyzes Machiavelli’s “views on power and tactics” from four perspectives: its utility basis,its contest,techniques in contest,and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to solidify its rule.
本文分别选取了权术的功利基础;权术的争夺;权术争夺中的技巧;巩固统治的策略和措施这四个层面来对马基雅维利的“权术观”做一个简要分析。
4) rivalry
[英]['raɪvlri] [美]['raɪvḷrɪ]
争夺
1.
The conflict and rivalry between them in the Middle East were fully reflected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Baghdad Pact.
它们在中东的矛盾和争夺在巴格达条约的形成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同时巴格达条约的形成也对中东形势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成为最终导致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5) scramble
[英]['skræmbl] [美]['skræmbəl]
争夺
1.
Eunuchs involved in the violent scramble of inheritance to the imperial authority in the late period of Tang Dynasty.
唐代后期宦官对皇位继承权的争夺非常激烈。
2.
Scramble for Syria and Lebanon is one of them.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全面爆发后,中东地区直接遭受战争军事行动影响的仅有马格里布,但是列强在中东地区政治外交舞台上的角逐却愈演愈烈,对叙利亚和黎巴嫩的争夺就是其中之一。
补充资料:英荷争夺马六甲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初期,英荷两国为控制战略要地马六甲海峡进行的长期斗争。
自从通向东方的新航路发现之后,扼守马六甲海峡要冲的马六甲港成为西方殖民者争夺的焦点。1511年,葡萄牙殖民者率先占领马六甲港。1641年,新崛起的荷兰殖民者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马六甲港。在其后 160多年的时间里,马六甲成为荷兰殖民主义者垄断东方贸易,对东南亚进行侵略扩张的重要基地。
16世纪末,英国的海盗商人就曾与当时盘据马六甲的葡萄牙人发生过多次武装冲突。
1786年,英国海军上校F.莱特奉英国东印度公司之命再度来到马来半岛,利用当时吉打土邦困境,迫使吉打苏丹将槟榔屿割让给英国东印度公司。英国在争夺马六甲斗争中取得的第一次胜利,形成英荷在马六甲海峡对峙的局面。1795年,英国以荷兰的海外殖民地已被法国控制为借口,进兵马六甲,在未遇抵抗的情况下占领马六甲港,从而控制了整个马六甲海峡。
英国占领马六甲港后,曾竭力将贸易中心从马六甲港转移至槟榔屿,但是由于槟榔屿地理位置过于偏西,作为船舶修理站(海军基地)和贸易中心均不理想,而且也不能控制通向中国的航线。为此,1800年,英国又迫使吉打苏丹割让槟榔屿对岸马来半岛上的一大片土地,建立威利斯省,旨在巩固槟榔屿的地位。1802年,根据亚眠条约,英国本应将马六甲归还给荷兰,但英国借口拿破仑战争再次爆发,拖至1818年才将马六甲归还给荷兰。随着马六甲归还给荷兰,再次出现英荷双方对峙的局面。
1818年,为了打破这一对峙局面,曾在英属爪哇殖民地任副总督的T.S.莱佛士向印度总督W.黑斯廷斯勋爵建议,在马六甲海峡南端开辟一个新的基地来控制马六甲海峡,进而实现在马来群岛永远取代荷兰统治的计划。1819年1月28日,在马六甲海峡南端为英国寻找新基地的莱佛士在新加坡登陆,认为这是计划中的"理想地点"。随后不久,莱佛士诱使柔佛苏丹和天猛公将新加坡置于英国的统治之下。荷兰对英国在新加坡的行动提出强烈抗议。印度总督亦采取强硬态度,甚至准备与荷兰人兵戎相见。慑于英国的军事、经济实力,荷兰人只好不了了之。
英荷双方于1824年3月17日在伦敦缔结英荷条约。根据这个条约,香料群岛、班达群岛、爪哇、苏门答腊、廖内群岛,都属于荷兰势力范围,印度、锡兰、马来半岛、槟榔屿、新加坡则属于英国势力范围。据此,荷兰把马六甲移交给英国,英国也把苏门答腊的明古连移交给荷兰。
英荷条约划分英荷在东南亚的势力范围,结束英荷马六甲之争,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两国在东方的竞争和敌对状态。
自从通向东方的新航路发现之后,扼守马六甲海峡要冲的马六甲港成为西方殖民者争夺的焦点。1511年,葡萄牙殖民者率先占领马六甲港。1641年,新崛起的荷兰殖民者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马六甲港。在其后 160多年的时间里,马六甲成为荷兰殖民主义者垄断东方贸易,对东南亚进行侵略扩张的重要基地。
16世纪末,英国的海盗商人就曾与当时盘据马六甲的葡萄牙人发生过多次武装冲突。
1786年,英国海军上校F.莱特奉英国东印度公司之命再度来到马来半岛,利用当时吉打土邦困境,迫使吉打苏丹将槟榔屿割让给英国东印度公司。英国在争夺马六甲斗争中取得的第一次胜利,形成英荷在马六甲海峡对峙的局面。1795年,英国以荷兰的海外殖民地已被法国控制为借口,进兵马六甲,在未遇抵抗的情况下占领马六甲港,从而控制了整个马六甲海峡。
英国占领马六甲港后,曾竭力将贸易中心从马六甲港转移至槟榔屿,但是由于槟榔屿地理位置过于偏西,作为船舶修理站(海军基地)和贸易中心均不理想,而且也不能控制通向中国的航线。为此,1800年,英国又迫使吉打苏丹割让槟榔屿对岸马来半岛上的一大片土地,建立威利斯省,旨在巩固槟榔屿的地位。1802年,根据亚眠条约,英国本应将马六甲归还给荷兰,但英国借口拿破仑战争再次爆发,拖至1818年才将马六甲归还给荷兰。随着马六甲归还给荷兰,再次出现英荷双方对峙的局面。
1818年,为了打破这一对峙局面,曾在英属爪哇殖民地任副总督的T.S.莱佛士向印度总督W.黑斯廷斯勋爵建议,在马六甲海峡南端开辟一个新的基地来控制马六甲海峡,进而实现在马来群岛永远取代荷兰统治的计划。1819年1月28日,在马六甲海峡南端为英国寻找新基地的莱佛士在新加坡登陆,认为这是计划中的"理想地点"。随后不久,莱佛士诱使柔佛苏丹和天猛公将新加坡置于英国的统治之下。荷兰对英国在新加坡的行动提出强烈抗议。印度总督亦采取强硬态度,甚至准备与荷兰人兵戎相见。慑于英国的军事、经济实力,荷兰人只好不了了之。
英荷双方于1824年3月17日在伦敦缔结英荷条约。根据这个条约,香料群岛、班达群岛、爪哇、苏门答腊、廖内群岛,都属于荷兰势力范围,印度、锡兰、马来半岛、槟榔屿、新加坡则属于英国势力范围。据此,荷兰把马六甲移交给英国,英国也把苏门答腊的明古连移交给荷兰。
英荷条约划分英荷在东南亚的势力范围,结束英荷马六甲之争,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两国在东方的竞争和敌对状态。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