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斯诺,E.
1)  Edgar Snow (1905~1972)
斯诺,E.
2)  Eino Leino (1878~1926)
雷诺,E.
3)  Erik Neutsch (1931~  )
诺伊奇,E.
4)  Emil Nolde (1867~1956)
诺尔德,E.
5)  Amalie Emmy Noether(1882~1935)
诺特,(A.)E.
6)  edgar snow
斯诺
1.
Journalists Professional Spirits and Activity of Edgar Snow;
斯诺新闻实践与新闻职业精神
2.
Edgar Snow s Acceptance and Spread of Chinese Culture;
埃德加·斯诺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与传播
3.
Journalistic Justice──In Memory of Edgar Snow in Cyber Age;
新闻正义──电脑时代看斯诺
补充资料:斯诺,E.
      美国记者、 作家。 1905年 7月11日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1926年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学习,任《堪萨斯星报》校园通讯员。1928年开始预期 1年的环球旅行,于秋季到达中国,任上海《密勒氏评论报》副主编、《芝加哥论坛报》驻华记者、美国统一报业协会驻东南亚旅行记者、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 》 特约记者。他报道了中国人民的苦难生活和斗争,还写了缅甸和印度的抗英斗争。1933年秋至1935年底在燕京大学新闻系任教 , 与中国爱国知识分子广泛接触,报道了"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1936年 6月,他突破国民党的封锁,成为进入陕北革命根据地采访的第 1个外国记者。10月底返回北京,次年出版了《西行漫记》(《红星照耀着中国》)。1941年初,因揭露国民党制造的"皖南事变"被迫离开中国。回国后任《星期六晚邮报》副主编,以战地记者名义赴苏、美、法、德等国采访,并到过非洲、中东和远东。1951年辞职,任哈佛大学亚洲问题研究特别顾问。1959年迁居瑞士。
  
  斯诺是中国人民忠实的朋友。1960年、1964年、1970年分别作为美国《展望》杂志、法国《新直言》周刊记者 3次访问中国,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宋庆龄等多次接见。写了大量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就的报道,并自费摄制记录片《四分之一的人类》。他一生除采写大量新闻报道外,共出版11本著作,主要有:《远东前线》(1933)、《活的中国》(1936,编译)、《西行漫记》(1937,又名《红星照耀着中国》)、《为亚洲而战》(1941,又名《被烧焦的土地》)、《人民在我们一边》(1944)、《苏维埃力量的格局》(1945)、《斯大林需要和平》(1947)、《红色中国杂记》(1957)、《今日红色中国:大河彼岸》(1962)。1972年2月15日在瑞士病逝。根据他的遗愿,骨灰分别葬于中国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畔和美国纽约州境内哈得孙河畔。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