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athedral school;Episcopal school
主教座堂学校;圣公会学校
2) missionary school
教会学校
1.
Analysis of modern times western and eastern costumes interchange based on missionary schools in Shandong province;
基于山东教会学校解读近代中西服饰交流现象成因
2.
The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running school of the Western church in Wuhan,and summari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Western church school on the modern educational building and the characters of the modern missionary school building,to reveal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nese architectures in the process of the cultural fusi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通过对西方教会在武汉办学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西方教会学校对武汉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及武汉近代教会学校建筑的特点,以揭示中西方文化交融过程中中国建筑的发展过程。
3.
In the early times of China,Shaanxi Province finished taking over the old public schools,accepting private schools,and expropriating missionary schools,which are the basis of our new education of socialism.
建国初期,陕西省完成了接管旧的公立学校、接收私立学校、接办教会学校,为建立陕西省社会主义的新教育奠定了基础。
3) Mission schools
教会学校
1.
The Engliish teaching of China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19th century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a few Chinese students began to accept English education in the Anglo-Chinese College and Morrison School and the setting up of some mission schools symbolized the beginning of China s English teachng.
中国早期的英语教学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19世纪初叶传教士来华传教使中国人开始接受英语教育;教会学校在华的竞相设立使英语教学开始起步;清末民初新式学堂的兴起使得英语教学渐渐步入正轨,并初具规模;赴美留学归国人员大批从事教育活动为英语教学的中国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
But prior to the outbreak of the Opium War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ong Wen Guan in 1862,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following commercial fleets and later on protected by the treaties and warships, set up about 50 mission schools, first in Canton(Guangzhou), Macao and Hong Kong, and then in the open port cities.
鸦片战争后到1862年同文馆创办前,他们又在条约制度和炮舰的保护下,在通商口岸城市建立了共约50所教会学校。
3.
This thesis is a brief sketch of the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mission schools in China ,trying to explore their development systematically.
本文是对美国在华教会学校史的粗浅研究,力求对其嬗变轨迹作深入细致的探讨。
4) church schools
教会学校
1.
Chinese modern schools and new education originated from the church schools.
近代教会学校是中国新式学校和新式教育的发端,教会小学、中学、大学多采用西方教育体制,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
A etc established the church schools in Anhui.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英等国家的传教士在安徽建立的教会学校,在传播宗教思想、进行思想文化侵略的同时,对安徽传统封建教育的制度、思想、内容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促进和加快了安徽教育的近代化。
3.
Church schools belong to the special educational form in modern China, which were founded by western religious groups and missionaries and owned many types.
教会学校是指由西方宗教团体或者传教士个人创办的各类学校,是近代中国一种特殊的教育形态。
5) church school
教会学校
1.
The course and teaching of contemporary Hunan private educ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layers: the private school and church school.
近代湖南私立教育的课程与教学可分为近代湖南自办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两个层面,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有其共性之外,而更多的是显示各自的特点。
2.
In the period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lots of missionaries spread their region through founding church schools and joining teaching work as teachers in Chinese new schools.
晚清时期大批传教士以学兴教,开办教会学校、参与中国新式学堂的教育教学工作,并通过他们的教师角色将西方近代教育传入到中国,促进了洋务教育的深化和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6) missionary schools
教会学校
1.
Comparative Studies on Debates Respectively Regarding the Setup of the Astronomy-and-Arithmetic Department at Capital Tongwen Hall and English Teaching at Missionary Schools;
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与教会学校英语教学争论之比较研究
2.
With the port opened of Yingkou in the northeast of China,the invasion of western imperialist,the Christianity missionaries streamed into china as well,preached and established missionary schools.
同时教会学校对中国东北教育事业的发展,客观上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3.
At the and of the 19th centur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missionary schools sprang up like mushrooms in Suiyuan area,which was not a accidental historical phenomenon,but the historical product for the Western powers to try to conquer and reform Suiyuan with the culture of Christianity.
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会学校在绥远地区的兴起和扩张,并非是一种偶然的历史现象,而是西方势力试图以基督教文化征服、改造绥远的历史产物。
补充资料:外国教会在中国办的学校
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美、法等国各派教会以培养为教会服务的牧师、教师和为外国在中国经营企事业服务的人员为目的,在中国创设的各级学校,通称为教会学校 (missionschool)。天主教会(旧教)设立的学校以法国为主,基督教会(新教)设立的学校以美国为主。
教会学校作为外国对中国文化教育侵略的组成部分,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的产物。不平等条约的缔结,给各国教会在华传教办学以合法的权利。如1844年 7月的中美《望厦条约》规定:"合众国民人在五港口贸易,或久居,或暂住,均准其租赁民房,或租地自行建楼, 并设立医馆、 礼拜堂及殡葬之处";同年10月中法《黄埔条约》规定:"......佛兰西人亦一体可以建造礼拜堂、 医人院、 周急院、学房、坟地各项,地方官会同领事官, 酌议定佛兰西人宜居住、 宜建造之地"。1845年中英《上海租地章程》和1868年中美《续增条约》等亦作了同样规定。起初仅限于通商口岸,后来则伸入内地省份。1906年清学部咨各省督抚为外人在内地设学无庸立案文,更起了保护的作用。
天主教会在中国办学,首推1850年建立的上海徐汇公学(原名College de St. Ignacede Zi-Ka-Wei, 亦称圣依纳爵公学)。20世纪有所发展,尤其北京、南京、汉口、兖州、香港和天津地区。根据20世纪20年代初期统计,全国天主教会办的普通男校有3518所,学生83757人;女校2615所,学生53283人;师范学校 16所,学生612人。19世纪 50年代以后在上海设立的徐汇女学、明德女学、类思小学、圣芳济学堂和在天津、汉口设立的法汉学堂,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高等学校有1903年法国耶稣会在上海设立的震旦大学,1925年美国本笃会在北京设立的辅仁大学。耶稣会还于1922年在天津设立工商学院。依1947年下半年统计,震旦、辅仁两校男女学生共3624人。许多教区还曾设立孤儿院、启蒙学校(Ecoles de cateshumen)和教授高初中课程的"高等学校"。许多修院也培养男女修生。
基督教学校的产生, 首先是 1818年英伦敦会传教士R.马礼逊在马六甲设立的英华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有说传教士W.米怜曾于1813年在马六甲设立了伦敦会的第一所日间学校)。1839年在澳门成立、由传教士S.R.布朗主持的马礼逊学校,于1842年迁到香港。1830年来华传教的美公理会在广州也设立了学塾。鸦片战争以后,正教会、伦敦会在厦门,北长老会在广东,公理会和英圣公会在福州、 宁波、 上海,巴色会和礼贤会在广东,英长老会在厦门、汕头、台湾,美以美会在福州、江苏、浙江以及华中、华北、华西,循道会在两广、两湖,浸礼会在山东、宁波,内地会在西北、西南省份,南长老会在江苏、浙江,公谊会在四川,基督教会在南京、上海,浸信会在两广,贵格会在江苏、安徽,英美会在四川,来复会在安徽、江苏,遵道会在湖南,信义会在两湖各地,都先后设立规模不等的义学、主日学、日间学校、寄宿学校以及以"英华"、"中西"、"格致"、"三一" 等命名的学堂或书院(除西藏、 青海、宁夏外,各主要教派的教育活动后来多渗透到全国各地)。1844年"东方妇女教育促进会"女传教士亚尔德西 (Miss Aldersey)在宁波设立的女校, 1850年英圣公会在香港设立的圣保罗书院(St.Paul's College), 1853年公理会教士卢公明在福州设立的格致书院,1864年美长老会教士狄考文在山东登州设立的文会馆(中经广文大学堂发展为齐鲁大学),1881年美以美会教士林乐知在上海设立的中西书院(后与苏州博习书院合并成立东吴大学),都是早期具有代表性的普通学校。此外还有师范学校、职业学校(包括农业、护士、商业)以及不列入学制系统的盲、聋、哑学校,孤儿院等。据20世纪20年代初期统计,全国基督教高初级小学6599所,学生184481人,中学校291所,学生15213人。到1949年时,中等学校数为300余所,学生数据1935年统计即达47940人。
1890年新教传教士上海会议后,教会确定新方针,把着重点放在高等教育方面。除圣约翰大学外,教会办的其他高等学校都是在20世纪正式成立和发展起来的,如东吴大学 1901 年设立于苏州,文华大学(原博文书院设大学部)1903年设立于武昌,夏葛医科大学(后改为夏葛医学院)1905年设立于广州,协和医学校1906年设立于北京(1915年定名为协和医学院),沪江大学(初名浸会大学)1908年设立于上海,华西协合大学1910年设立于成都, 金陵大学 1910年设立于南京,之江大学(后改为之江文理学院)1911年设立于杭州,华南女子大学(后改为华南女子文理学院)1914年设立于福州,湘雅医学院 1914年设立于长沙, 金陵女子大学(后改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1915年设立于南京,岭南大学1916年设立于广州,协和大学(后改为协和文理学院)1916年设立于福州,齐鲁大学(初名广文大学堂)1917年设立于济南,燕京大学1919年设立于北京,华中大学(前身为文华大学)1925年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1929年设立于武昌。此外,东吴大学1915年在上海设法科(后改为东吴法律学院),沪江大学1931年在上海城中区设商学院。这些学校多由几个教会和几所书院联合组成,有的由不同国家的教会合办(如华西协合大学由英、美、加三国教会协作),有的是后来分立出来(如文华图专原为华中大学的一个系),有的是中外团体合办(如湘雅医学院由湖南育群学会与美雅礼会联合办理),有的原先由教会创办,后移交中国办理(如夏葛医学院),等等。这些学校都经过其本国教会和本国州立大学(美属教会设立的)认可立案,颁发学生毕业文凭。它们在组织上参加在华基督教大学联合托事部,经济上接受本国教会和洛克菲勒基金会等组织的支持。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据 1947年下半年统计, 全国基督教大学学生数共12654人, 而据1936年统计,还不到5000人,增加了一倍多。
教会普通学校早期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圣经"、英语;次为"四书"、"五经"和自然常识。后来随着外国在中国政治经济势力的伸展,除重视英语外,也讲授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设置音乐、体育课程。毕业生既是教会机构宣教人才的来源,也是邮政、海关、洋行和外国在华经营的银行、厂矿职员的主要来源。高等学校设文、理、农、医等学院,包括哲学、中外文学、历史、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新闻、会计、银行、工商管理、国际贸易、图书馆、档案、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工程、农业、森林、蚕桑以及音乐等专业。各校都聘请一些著名的学者任教,理科设备比较充实。燕京大学的社会学,东吴大学的法律,沪江大学的商科,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华西协合大学的医科、 牙科, 金陵大学、岭南大学的农科等,在中国比较闻名。但不论大学、中学,都不放弃宗教教育,有的大学仍保留着神学科或宗教学院的设置。
教会学校不仅从幼稚园到大学研究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学校体系,还自行建立了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拟订教育法规,设置视导人员,管理和监督各校行政和教学设施。从 19世纪 70年代起的"学校和教科书委员会"到90年代"中华基督教教育会",以及后来的发展,都已远远超出了原来的权责范围。
20世纪2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收回教育权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1925年中国政府教育部公布《外人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1926年大学院公布《私立学校规程》等,内容规定教会学校"校长须为中国人","外国人不得为董事长或董事会主席","不得以传布宗教为宗旨",作了某些限制;教会学校也陆续申请办理立案手续。但因国民党政府政治上屈从于外国的侵略势力,教会学校在许多方面仍各自行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彻底收回教育主权,全国各地根据 1950年底政务院发布 《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方针的决定》、1951年教育部订定《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教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关的指示》的精神,把外国天主教会和基督教会在中国设立的各级各类学校分别合并于中国自办的学校,从此结束了外国按照不平等条约在中国长期掌握文化教育事业的特权。
参考书目
《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5编,《公私立大学概况》,商务印书馆,1948。
M.T.司德敷主编:《中华归主》,商务印书馆,1922。
中国基督教教育调查会编:《中国基督教育事业》,商务印书馆,1922。
D. MacGillivray, A Century of Protestɑnt Missions in China(1807~1907),上海,1907. K. S. Latourette, A History of Christiɑn Missions in China,New York,1932.
A.H. Gregg, China ɑnd Educational Autonomy,New York,1946.
教会学校作为外国对中国文化教育侵略的组成部分,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的产物。不平等条约的缔结,给各国教会在华传教办学以合法的权利。如1844年 7月的中美《望厦条约》规定:"合众国民人在五港口贸易,或久居,或暂住,均准其租赁民房,或租地自行建楼, 并设立医馆、 礼拜堂及殡葬之处";同年10月中法《黄埔条约》规定:"......佛兰西人亦一体可以建造礼拜堂、 医人院、 周急院、学房、坟地各项,地方官会同领事官, 酌议定佛兰西人宜居住、 宜建造之地"。1845年中英《上海租地章程》和1868年中美《续增条约》等亦作了同样规定。起初仅限于通商口岸,后来则伸入内地省份。1906年清学部咨各省督抚为外人在内地设学无庸立案文,更起了保护的作用。
天主教会在中国办学,首推1850年建立的上海徐汇公学(原名College de St. Ignacede Zi-Ka-Wei, 亦称圣依纳爵公学)。20世纪有所发展,尤其北京、南京、汉口、兖州、香港和天津地区。根据20世纪20年代初期统计,全国天主教会办的普通男校有3518所,学生83757人;女校2615所,学生53283人;师范学校 16所,学生612人。19世纪 50年代以后在上海设立的徐汇女学、明德女学、类思小学、圣芳济学堂和在天津、汉口设立的法汉学堂,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高等学校有1903年法国耶稣会在上海设立的震旦大学,1925年美国本笃会在北京设立的辅仁大学。耶稣会还于1922年在天津设立工商学院。依1947年下半年统计,震旦、辅仁两校男女学生共3624人。许多教区还曾设立孤儿院、启蒙学校(Ecoles de cateshumen)和教授高初中课程的"高等学校"。许多修院也培养男女修生。
基督教学校的产生, 首先是 1818年英伦敦会传教士R.马礼逊在马六甲设立的英华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有说传教士W.米怜曾于1813年在马六甲设立了伦敦会的第一所日间学校)。1839年在澳门成立、由传教士S.R.布朗主持的马礼逊学校,于1842年迁到香港。1830年来华传教的美公理会在广州也设立了学塾。鸦片战争以后,正教会、伦敦会在厦门,北长老会在广东,公理会和英圣公会在福州、 宁波、 上海,巴色会和礼贤会在广东,英长老会在厦门、汕头、台湾,美以美会在福州、江苏、浙江以及华中、华北、华西,循道会在两广、两湖,浸礼会在山东、宁波,内地会在西北、西南省份,南长老会在江苏、浙江,公谊会在四川,基督教会在南京、上海,浸信会在两广,贵格会在江苏、安徽,英美会在四川,来复会在安徽、江苏,遵道会在湖南,信义会在两湖各地,都先后设立规模不等的义学、主日学、日间学校、寄宿学校以及以"英华"、"中西"、"格致"、"三一" 等命名的学堂或书院(除西藏、 青海、宁夏外,各主要教派的教育活动后来多渗透到全国各地)。1844年"东方妇女教育促进会"女传教士亚尔德西 (Miss Aldersey)在宁波设立的女校, 1850年英圣公会在香港设立的圣保罗书院(St.Paul's College), 1853年公理会教士卢公明在福州设立的格致书院,1864年美长老会教士狄考文在山东登州设立的文会馆(中经广文大学堂发展为齐鲁大学),1881年美以美会教士林乐知在上海设立的中西书院(后与苏州博习书院合并成立东吴大学),都是早期具有代表性的普通学校。此外还有师范学校、职业学校(包括农业、护士、商业)以及不列入学制系统的盲、聋、哑学校,孤儿院等。据20世纪20年代初期统计,全国基督教高初级小学6599所,学生184481人,中学校291所,学生15213人。到1949年时,中等学校数为300余所,学生数据1935年统计即达47940人。
1890年新教传教士上海会议后,教会确定新方针,把着重点放在高等教育方面。除圣约翰大学外,教会办的其他高等学校都是在20世纪正式成立和发展起来的,如东吴大学 1901 年设立于苏州,文华大学(原博文书院设大学部)1903年设立于武昌,夏葛医科大学(后改为夏葛医学院)1905年设立于广州,协和医学校1906年设立于北京(1915年定名为协和医学院),沪江大学(初名浸会大学)1908年设立于上海,华西协合大学1910年设立于成都, 金陵大学 1910年设立于南京,之江大学(后改为之江文理学院)1911年设立于杭州,华南女子大学(后改为华南女子文理学院)1914年设立于福州,湘雅医学院 1914年设立于长沙, 金陵女子大学(后改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1915年设立于南京,岭南大学1916年设立于广州,协和大学(后改为协和文理学院)1916年设立于福州,齐鲁大学(初名广文大学堂)1917年设立于济南,燕京大学1919年设立于北京,华中大学(前身为文华大学)1925年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1929年设立于武昌。此外,东吴大学1915年在上海设法科(后改为东吴法律学院),沪江大学1931年在上海城中区设商学院。这些学校多由几个教会和几所书院联合组成,有的由不同国家的教会合办(如华西协合大学由英、美、加三国教会协作),有的是后来分立出来(如文华图专原为华中大学的一个系),有的是中外团体合办(如湘雅医学院由湖南育群学会与美雅礼会联合办理),有的原先由教会创办,后移交中国办理(如夏葛医学院),等等。这些学校都经过其本国教会和本国州立大学(美属教会设立的)认可立案,颁发学生毕业文凭。它们在组织上参加在华基督教大学联合托事部,经济上接受本国教会和洛克菲勒基金会等组织的支持。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据 1947年下半年统计, 全国基督教大学学生数共12654人, 而据1936年统计,还不到5000人,增加了一倍多。
教会普通学校早期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圣经"、英语;次为"四书"、"五经"和自然常识。后来随着外国在中国政治经济势力的伸展,除重视英语外,也讲授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设置音乐、体育课程。毕业生既是教会机构宣教人才的来源,也是邮政、海关、洋行和外国在华经营的银行、厂矿职员的主要来源。高等学校设文、理、农、医等学院,包括哲学、中外文学、历史、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新闻、会计、银行、工商管理、国际贸易、图书馆、档案、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工程、农业、森林、蚕桑以及音乐等专业。各校都聘请一些著名的学者任教,理科设备比较充实。燕京大学的社会学,东吴大学的法律,沪江大学的商科,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华西协合大学的医科、 牙科, 金陵大学、岭南大学的农科等,在中国比较闻名。但不论大学、中学,都不放弃宗教教育,有的大学仍保留着神学科或宗教学院的设置。
教会学校不仅从幼稚园到大学研究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学校体系,还自行建立了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拟订教育法规,设置视导人员,管理和监督各校行政和教学设施。从 19世纪 70年代起的"学校和教科书委员会"到90年代"中华基督教教育会",以及后来的发展,都已远远超出了原来的权责范围。
20世纪2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收回教育权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1925年中国政府教育部公布《外人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1926年大学院公布《私立学校规程》等,内容规定教会学校"校长须为中国人","外国人不得为董事长或董事会主席","不得以传布宗教为宗旨",作了某些限制;教会学校也陆续申请办理立案手续。但因国民党政府政治上屈从于外国的侵略势力,教会学校在许多方面仍各自行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彻底收回教育主权,全国各地根据 1950年底政务院发布 《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方针的决定》、1951年教育部订定《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教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关的指示》的精神,把外国天主教会和基督教会在中国设立的各级各类学校分别合并于中国自办的学校,从此结束了外国按照不平等条约在中国长期掌握文化教育事业的特权。
参考书目
《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5编,《公私立大学概况》,商务印书馆,1948。
M.T.司德敷主编:《中华归主》,商务印书馆,1922。
中国基督教教育调查会编:《中国基督教育事业》,商务印书馆,1922。
D. MacGillivray, A Century of Protestɑnt Missions in China(1807~1907),上海,1907. K. S. Latourette, A History of Christiɑn Missions in China,New York,1932.
A.H. Gregg, China ɑnd Educational Autonomy,New York,1946.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