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经验,遭受
1)  experience [英][ɪk'spɪəriəns]  [美][ɪk'spɪrɪəns]
经验,遭受
2)  undergo [英][,ʌndə'ɡəʊ]  [美]['ʌndɚ'go]
vt.遭受,经历,承受
3)  affectedness
遭受
1.
In this thesis, the Affected Passive Construction, which has been referred to variously as the retained object construction, indirect passive construction or possessive passive construction in previous studies, refers to the kind of passive constructions with affectedness.
“遭受义被动句”在以往研究中被称为“保留宾语句”、“间接被动句”或“领属被动句”。
4)  to stand a stest
经受试验
5)  to stand trial
经受考验
6)  "suffering" construction
"遭受"结构
1.
The passive meaning is attached to the "suffering" construction.
本文对“被”字句中“被”的句法地位进行重新论证,认为“被”具有动词的属性,同时认为汉语“被”字句不是对应于英语被动句的表达形式,“被”字句是汉语特有的表达“遭受”义的句法结构,被动意义完全是该“遭受”结构的附属语义,进而解释汉语“被”字句的各种变体。
补充资料:经验
经验
experience
    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即感性经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时也把对于感性经验所进行的概括和总结或直接接触客观事物的过程称为经验,作为哲学概念的经验指前者。把经验作为哲学概念进行研究是从近代开始的,对经验这一概念有唯物主义的解释,也有唯心主义的解释。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发展了唯物主义经验论者J.洛克的经验论中的唯物主义因素,继续坚持唯物主义的经验论。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中的经验批判主义、实用主义等流派提出对经验概念的“中性”解释,企图利用这种解释“取消”物质和精神的对立。实际上,它们对经验的解释不过是巴克莱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的变种。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经验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认识的开端。但经验有待于深化,有待于上升到理论。以往的唯物主义虽然也承认经验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是它们对经验的性质和作用的理解是狭隘的、片面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