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childhood autism
儿童孤独症
1.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hood autism and sensory integrative dysfunction;
儿童孤独症与感觉统合失调的相关分析
2.
A Comparative Study of Diagnostic Criteria of CCMD-3 and DSM-Ⅳ on Childhood Autism;
CCMD-3与DSM-Ⅳ儿童孤独症两种诊断标准的比较
3) autistic children
孤独症儿童
1.
The training!of diet habit——a required course for autistic children;
饮食习惯训练——孤独症儿童的必修课
2.
The main problem of autistic children is the communicating obstacle while the language,as a t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thought,plays a vital part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ization.
孤独症儿童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交往障碍,而语言作为交际和思维的工具在一个人的社会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 Autism
[英]['ɔ:tɪzəm] [美]['ɔtɪzəm]
儿童孤独症
1.
Detection of chromosome aberrations in Chinese children with autism using G-banding and BAC FISH;
用高分辨G带和人工细菌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中国儿童孤独症患者的染色体改变(英文)
2.
Investigation on the psychological reactions of parents of the children with autism and the coping strategies;
儿童孤独症家长心理反应的调查及对策
3.
Using 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Children adaptable behavior Scale and Children development Questionnaire to evaluate or investigate.
目的:探讨BDNF基因二核苷酸多态性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与儿童孤独症的关系。
5) children autism
儿童孤独症
1.
Method: Between 2001 and 2004,a total of 108 outpatients from Mental Health center of Huaxi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and Children Health care Department of Huaxi second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by diagnostic tool of 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and Clancy Autism Behavior Scale(CABs)with the diagnosis of with children autism based on CCMD-3 were recruited.
目的:进行儿童孤独症临床分析,探讨围产期及发育期的危险因素。
2.
Objective To provide the molecular iconographic evidence for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children autism(CA).
目的为针刺治疗儿童孤独症提供分子影像学的依据。
6) three-six graders
儿童孤独感
1.
EMBU of parents teaching methods and Children s Loneliness Scale are applied to survey 341 three-six graders in primary schools.
父母各因子中除了过分干涉、过干涉过保护,其余均与儿童孤独感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其中情感温暖与理解、惩罚严厉是影响儿童孤独感的最主要因素。
补充资料:独生儿童
父母独生的孩子,因其既无兄弟,也无姐妹,从而在心理发展上有其自己的特点。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因而独生子女的特点和教育问题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世界上关于独生儿童的研究,历史较久,看法不一。最初对独生子女的研究,更多的是强调"特殊"和"问题"方面。美国最早发表的有关独生儿童研究的文献是E.W.博汉农的论文《家庭中的独生儿童》(1898)。他的研究是在美国心理学家S.霍尔的指导下从特殊儿童研究中发展起来的,他采用了霍尔首创的问卷法。在研究中,他分析了381名独生儿童的特异性,发现独生儿童有温和、正直、顺良、宽容等优点一面,也表现出自私、娇惯、缺乏社会性、早熟、嫉妒等缺点一面。于是他将独生儿童作为特殊儿童来加以研究。
德国独生儿童教育研究的先驱者、儿科医生E.内特尔在总结了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博汉农等人的研究成果以后,于1906年写成了世界上第一本关于独生儿童的专著《独生儿童及其教育》。内特尔认为独生子女属于问题儿童。这个"问题"的来源有两个:一是由于家长的溺爱;二是由于没有兄弟姐妹,缺少"儿童伙伴"这个重要的教育条件。S.布里肯里奇根据临床经验与统计研究,于1916年发表了《独生儿童病理教育的谬误》一文。他更多的是运用统计研究和个案研究,其研究结论支持了内特尔的观点。
苏联的П.П.布隆斯基曾作过关于独生儿童性格的研究,也强调独生子女的特异性。
自1928年起,美国的H.F.胡克、D.A.武斯特、R.B.吉尔福特等人先后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独生儿童的研究报告,否定了博汉农、内特尔等人的观点。他们指出,独生儿童的多数并不是体弱多病的,而在清洁卫生等习惯方面,都比非独生儿童好。他们还认为,独生儿童在不合群、不礼貌、不正直等道德品质方面的缺点并不比非独生儿童突出,两者几乎没有差别,甚至独生儿童还略微好些。他们也不同意独生儿童的性格具有两类极端性格特征,即:极端外向型,如任性、逞强、自私;极端内向型,如胆小、羞怯、非常神经质。他们认为在独生儿童身上并不存在这种性格特征的两类极端性。独生子女与违法犯罪行为也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总之,在胡克等人的研究中,看不出独生儿童在健康状态、智力活动、性格特征和社交等方面有什么特殊性。
近20年来,西方关于独生儿童研究所作出的较集中的结论是,独生儿童的智力优于非独生儿童。1960~198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关研究所的心理学家们进行了20年的独生儿童的研究,他们调查了40万名中学生。其中重点研究了3221人,把独生儿童与有一个兄弟姐妹的儿童进行比较,对他们的才能、成就、兴趣和活动等作广泛的调查,发现独生儿童比有一个兄弟姐妹的儿童更聪明、更富于创造性,也显得更有教养、更成熟、对社会更敏感。美国心理学家D.穆尔关于美国独生儿童的调查材料表明:独生儿童可以同多子女家庭中的头一个孩子归为一类(头一个孩子在一定时期里也是独生儿童)。这些人在大学、研究院和专门行业中的人数比较多,他们工作主动,善于独立工作。有一个统计材料表明:美国空间计划的前两批16名宇宙航行员中,有14名原是独生儿童或多子女家庭中的头一个孩子。
为什么各家研究竟会得出如此歧异的经验呢?进一步研究表明,独生儿童的环境、家庭和教育是千差万别的,由于这些差异反映在儿童身上,就表现为不同的特点。日本心理学家把独生儿童家庭的"教养态度"分析归纳为5种类型:溺爱型、严厉型、放任型、民主型和矛盾型。各种教养态度造成了独生儿童不同的性格特征。例如,溺爱型导致子女任性、依赖、逞强;严厉型使子女自私、心胸狭窄;放任型造成子女易感情用事;只有民主型家庭的子女没有表现出什么独特的特征。
中国在70年代以来,随着计划生育和节制人口增长措施的逐步落实,独生子女在儿童中的比例也在急剧增长。于是,研究独生子女的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也随之开展起来,并出版了有关独生子女研究的著作。中国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智力上并无显著的差异。独生子女智力反应和学习成绩包括上、中、下各个等级,不应该认为独生子女的智力一定好或者一定坏。独生子女智力的差异也和非独生子女一样,既决定于素质,也决定于环境;既决定于家庭熏陶,又决定于学校教师的水平。独生子女与品德不良、违法犯罪、精神疾病等也不存在必然联系。在性格上,独生子女对社会、集体,对他人和对自己的态度上,在理智特征、气质特征、情感特征和意志特征等主要方面与非独生子女也无明显的区别。但独生子女由于生活条件和教育的不同,毕竟也有其特殊性。例如,有不少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相比,往往会表现出一些消极的性格因素:在情感上比较任性;在对劳动、学习、工作态度上比较懒散;在意志上的依赖性较大,缺乏独立性。而独生子女这些"特殊"的心理特点主要是来自"独生"的环境。首先,独生子女是以"独苗"而被重视的。他们一般比非独生子女条件优越,比较容易保证充足的吃穿用品和玩具、书刊等。这就为他们的教育与心理发展,特别是早期教育与智力发展提供了优越性。如果利用这些有利的物质条件,引导儿童把注意力和兴趣转向智力活动,随着他们的成长,必将结出丰硕的智力之果。反之,如果教育不得法,富裕的物质条件就会使儿童从小留心于吃穿、享受、玩乐,而对于学习活动却不介意,日久天长,求知欲减弱,智力就显得平庸了。其次,独生子女处于"独生"的特殊地位,家里的一切东西,往往任其支配,如果善于利用这个"地位",就能激发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反之,如果缺乏良好的教育,他们就会养成"唯我独尊",不懂得与别人和睦相处,缺乏同情心和骄傲自大等坏习气。再次,独生子女的父母一般有较多时间和精力来关心孩子,如果措施合理,就能为他们的智力和品德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但如果教育措施跟不上,也会出现过分的迁就,致使儿童养成任性、散漫等缺点。因此,对待独生子女的教育,应该把爱抚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做到爱中有教,教中有爱,就会有利于独生子女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健康发展。
参考书目
傅安球、林崇德著:《怎样教育独生子女》,科学普及出版社,北京,1982。
山下俊郎著,骆为龙、陈耐轩译:《独生子女的心理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1982。
世界上关于独生儿童的研究,历史较久,看法不一。最初对独生子女的研究,更多的是强调"特殊"和"问题"方面。美国最早发表的有关独生儿童研究的文献是E.W.博汉农的论文《家庭中的独生儿童》(1898)。他的研究是在美国心理学家S.霍尔的指导下从特殊儿童研究中发展起来的,他采用了霍尔首创的问卷法。在研究中,他分析了381名独生儿童的特异性,发现独生儿童有温和、正直、顺良、宽容等优点一面,也表现出自私、娇惯、缺乏社会性、早熟、嫉妒等缺点一面。于是他将独生儿童作为特殊儿童来加以研究。
德国独生儿童教育研究的先驱者、儿科医生E.内特尔在总结了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博汉农等人的研究成果以后,于1906年写成了世界上第一本关于独生儿童的专著《独生儿童及其教育》。内特尔认为独生子女属于问题儿童。这个"问题"的来源有两个:一是由于家长的溺爱;二是由于没有兄弟姐妹,缺少"儿童伙伴"这个重要的教育条件。S.布里肯里奇根据临床经验与统计研究,于1916年发表了《独生儿童病理教育的谬误》一文。他更多的是运用统计研究和个案研究,其研究结论支持了内特尔的观点。
苏联的П.П.布隆斯基曾作过关于独生儿童性格的研究,也强调独生子女的特异性。
自1928年起,美国的H.F.胡克、D.A.武斯特、R.B.吉尔福特等人先后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独生儿童的研究报告,否定了博汉农、内特尔等人的观点。他们指出,独生儿童的多数并不是体弱多病的,而在清洁卫生等习惯方面,都比非独生儿童好。他们还认为,独生儿童在不合群、不礼貌、不正直等道德品质方面的缺点并不比非独生儿童突出,两者几乎没有差别,甚至独生儿童还略微好些。他们也不同意独生儿童的性格具有两类极端性格特征,即:极端外向型,如任性、逞强、自私;极端内向型,如胆小、羞怯、非常神经质。他们认为在独生儿童身上并不存在这种性格特征的两类极端性。独生子女与违法犯罪行为也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总之,在胡克等人的研究中,看不出独生儿童在健康状态、智力活动、性格特征和社交等方面有什么特殊性。
近20年来,西方关于独生儿童研究所作出的较集中的结论是,独生儿童的智力优于非独生儿童。1960~198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关研究所的心理学家们进行了20年的独生儿童的研究,他们调查了40万名中学生。其中重点研究了3221人,把独生儿童与有一个兄弟姐妹的儿童进行比较,对他们的才能、成就、兴趣和活动等作广泛的调查,发现独生儿童比有一个兄弟姐妹的儿童更聪明、更富于创造性,也显得更有教养、更成熟、对社会更敏感。美国心理学家D.穆尔关于美国独生儿童的调查材料表明:独生儿童可以同多子女家庭中的头一个孩子归为一类(头一个孩子在一定时期里也是独生儿童)。这些人在大学、研究院和专门行业中的人数比较多,他们工作主动,善于独立工作。有一个统计材料表明:美国空间计划的前两批16名宇宙航行员中,有14名原是独生儿童或多子女家庭中的头一个孩子。
为什么各家研究竟会得出如此歧异的经验呢?进一步研究表明,独生儿童的环境、家庭和教育是千差万别的,由于这些差异反映在儿童身上,就表现为不同的特点。日本心理学家把独生儿童家庭的"教养态度"分析归纳为5种类型:溺爱型、严厉型、放任型、民主型和矛盾型。各种教养态度造成了独生儿童不同的性格特征。例如,溺爱型导致子女任性、依赖、逞强;严厉型使子女自私、心胸狭窄;放任型造成子女易感情用事;只有民主型家庭的子女没有表现出什么独特的特征。
中国在70年代以来,随着计划生育和节制人口增长措施的逐步落实,独生子女在儿童中的比例也在急剧增长。于是,研究独生子女的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也随之开展起来,并出版了有关独生子女研究的著作。中国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智力上并无显著的差异。独生子女智力反应和学习成绩包括上、中、下各个等级,不应该认为独生子女的智力一定好或者一定坏。独生子女智力的差异也和非独生子女一样,既决定于素质,也决定于环境;既决定于家庭熏陶,又决定于学校教师的水平。独生子女与品德不良、违法犯罪、精神疾病等也不存在必然联系。在性格上,独生子女对社会、集体,对他人和对自己的态度上,在理智特征、气质特征、情感特征和意志特征等主要方面与非独生子女也无明显的区别。但独生子女由于生活条件和教育的不同,毕竟也有其特殊性。例如,有不少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相比,往往会表现出一些消极的性格因素:在情感上比较任性;在对劳动、学习、工作态度上比较懒散;在意志上的依赖性较大,缺乏独立性。而独生子女这些"特殊"的心理特点主要是来自"独生"的环境。首先,独生子女是以"独苗"而被重视的。他们一般比非独生子女条件优越,比较容易保证充足的吃穿用品和玩具、书刊等。这就为他们的教育与心理发展,特别是早期教育与智力发展提供了优越性。如果利用这些有利的物质条件,引导儿童把注意力和兴趣转向智力活动,随着他们的成长,必将结出丰硕的智力之果。反之,如果教育不得法,富裕的物质条件就会使儿童从小留心于吃穿、享受、玩乐,而对于学习活动却不介意,日久天长,求知欲减弱,智力就显得平庸了。其次,独生子女处于"独生"的特殊地位,家里的一切东西,往往任其支配,如果善于利用这个"地位",就能激发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反之,如果缺乏良好的教育,他们就会养成"唯我独尊",不懂得与别人和睦相处,缺乏同情心和骄傲自大等坏习气。再次,独生子女的父母一般有较多时间和精力来关心孩子,如果措施合理,就能为他们的智力和品德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但如果教育措施跟不上,也会出现过分的迁就,致使儿童养成任性、散漫等缺点。因此,对待独生子女的教育,应该把爱抚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做到爱中有教,教中有爱,就会有利于独生子女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健康发展。
参考书目
傅安球、林崇德著:《怎样教育独生子女》,科学普及出版社,北京,1982。
山下俊郎著,骆为龙、陈耐轩译:《独生子女的心理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1982。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