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固定台(下水)
1)  standing (or fixed,or ground) way
固定台(下水)
2)  fixed submerged station
水下固定站
3)  large stadium and gymnasium
固定看台下空间
4)  fixed platforms in water
水中固定平台
5)  underwater permanent basis
水下固定性基地
6)  underwater launching way
水下下水台
补充资料:水污染固定监测站
      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中有固定位置的对废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情况进行连续自动采样、测定和传输数据的监测设施。70年代一些国家开始在主要河系建立了水污染固定监测站,最初由手工操作,以后逐步发展为自动运行。
  
  选址  水污染固定监测站一般设于河系两岸的码头或桥头上。监测站的地理位置要慎重选择,使采集的水样有充分代表性。确定采水点时,应对河流的不同点(两岸附近和河心),不同深度(表层、中层和底泥),不同断面(清洁、污染和净化断面)等的水质变化情况和当地的地形、地质、气象、交通、供电以及建筑物造价等因素进行深入的调查。
  
  水样采集  水污染固定监测站的连续采水装置,常用可置于水中的潜水泵或随水位升降同水面始终保持一定深度的浮动泵,抽水能力约1升/秒,水压保持约15米水柱左右。进水口必须有过滤器,以防堵塞和泥沙沉积。输水管道越短越好,一般为5米到25米,以免水质特别是溶解氧在采集过程中发生变化。管道要避光,以防止藻类生长聚集。采样泵将水样抽到缓冲罐中,水中泥沙在缓冲罐内沉降,多余的水由溢流管排出,供分析的水样分别流入各种监测仪器。
  
  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取决于设站的任务。通常监测的是水污染的综合指标:水温、pH值、电导率、溶解氧量、浊度、化学需氧量(COD)、总有机碳(TOC)、总需氧量 (TOD)等(见水污染常规分析指标)。污染物的浓度项目有F-、Cl-、NH嬃、NO婣、SO厈、CN-、Cd2+、Cr6+、酚等。有的监测站仅监测其中几个项目,有的还根据需要增加一些项目。各类监测仪器应能长期连续自动运行,给出准确可靠的数据。通常测定水温时使用铂电阻法,测定pH值用玻璃电极法,测定电导率用电导电极法,测定溶解氧量用溶解氧膜电极法,测定浊度用光散射法,测定COD用重铬酸钾法、高锰酸钾自动湿化学法或流动池紫外吸收光度法,测定TOC用气相色谱法或非分散红外法,测定TOD用高温氧化锆-库仑法或燃料电池法等。对污染物Cl-、F-、NH嬃、NO婣、CN-、Cd2+等浓度的连续监测多选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Cr6+、酚等多选用湿化学自动比色法。此外监测站内还设有测定水的流量、流速等水文参数的仪器和测定风向、风速、气温、湿度、日照、降水等气象参数的仪器。
  
  数据的传送和存贮  监测站监测仪器测出的数据,经模数转换器转换成数字量信号,经通信系统定时(如每小时一次)传至监测中心。监测站内的长图记录仪或磁带等将实时数据存贮起来,作为原始记录。
  
  水样存贮  监测站内装有水样存贮装置,可按预定的周期采集水样,或接受监测中心的指令,在某一污染物控制指标超过限定值时采集存贮当时的水样。采得的水样存贮于0~5℃的低温箱中,以备中心实验室分析。
  
  水污染固定监测站对于河系水质污染变化的情况可以起到长期连续监视的作用,已成为水质实验室分析的补充手段。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