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qualification specification
鉴定规格书
2) certificate
[英][sə'tifikit] [美][sɚ'tɪfəkət]
证书,鉴定书,检验合格
3) ETS Evaluation Test Specifications
鉴定试验规范(说明书)
4) writing and painting inspection
书画鉴定
1.
On the document inspection and writing and painting inspection;
文件检验技术与书画鉴定
补充资料:书画鉴定
鉴别书画真伪,审定创作年代,品评艺术价值的一项工作。书画鉴定的主要依据是书画作品的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
历史上,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情况、生活习惯、审美标准的不同,形成了书画艺术不同的时代风格。魏晋时期,山水画的时代风格是"人大于山,水不容泛",富有装饰情趣;隋唐五代,以写实为主,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并存,开创了山水画诗情化的艺术格局;北宋之际,多取全景式构图,写中原山水者雄浑,画江南山水者清秀,长短披麻皴、水墨烘晕点染等不同的艺术手法成熟,不同艺术流派纷呈;南宋时期构图截取山腰山脚,以大小斧劈皴著称;元代文人画讲求笔情墨韵,不以形似为工,山水画面目又一次转变;明清山水画,脱胎于宋元,或工致或写意,清初明遗民画家和清中叶的扬州画派,受社会政治变化、经济发展的影响,强调"笔墨当随时代",学古兼师造化,追求个性,不仅山水画,人物花鸟画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魏晋隋唐时期的人物画,以铁线描、游丝描见长;五代两宋,轻重提按,用笔变化,出现了衣纹用兰叶描及简笔人物画;元明清时,运笔用墨偏于柔媚,清禹之鼎把兰叶描法夸张化,并用于画山石林木。明遗民画家、扬州画派都以书草的笔法画人物画。花鸟画的时代风格,宋以前以写实画为主,宋代写实与写意并行;元明清两种艺术风格都有发展,尤以文人画的写意花鸟占主要地位。明清两代的大写意花鸟画超越前代,著称于世。书画异体而同流,书法的时代风格也各有不同。前人鉴定书画,把一定时代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时代作品的相异点,称之为"朝代艺象",实际上就是现在所说的时代风格。
时代风格的划分细一点更好,如唐、五代、北宋、南宋、元、明、清。明清之际又可分为早、中、晚等。当每一时代交替的时候,艺术的风格不会是骤变而是渐变的。例如明末清初之际,是很难划分是明还是清,因为这一时期的书画风格,是从明万历末年起,到清康熙初年,几十年中是没有多大变化的。书画方面主要是受董其昌的影响,所以说只能划细,而不能划死。同时还要划分地区风格、流派风格。了解时代风格的丰富性,也是书画鉴定的重要环节。在清初,不同地区如新安、金陵、虞山、娄东等便产生了流派各异的多种风格。
书画作品的个人风格,是书画鉴定的关键。书画家由于思想、性格、审美情趣、习惯及使用工具、方法等不同,书画作品的面目风情也就各异。具体表现在运笔、用墨、赋色及章法结构等各方面。正、侧、顺、逆、提、按、起、倒等不同笔法;皴、擦、勾、点、晕、染、烘等不同画法;焦、浓、重、淡、清等不同墨法;青绿、浅绛水墨等不同赋色方法; 疏密、高低、远近、虚实、上下、左右等不同的艺术处理,各个书画家都有自己的一般习惯或规律。
纵向掌握书画的时代风格,了解书画家的师承关系及其发展变化,横向掌握各个书画家与同时代人的不同艺术特色,多看,细想,默记,自然会熟悉书画的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这样,遇见一件具体作品,鉴定真伪就有了主要依据。
书画作品的印章、纸绢、题跋、收藏印、著录、装潢等要素,是鉴定书画真伪、判定时代早晚的辅助依据。
印章的形状、篆法、刻法、质料、印色等因时因人而异。宋印篆法不严。宋人讲究者印泥用蜜印,一般人用水印。油印出现较晚。元赵孟頫始用圆朱文印。刻印明代出现了文派,清代有皖、浙两派。清人印文篆刻严谨。后人作伪书画,有的钤前代名家传下的真印,有的钤后人翻刻的假印,必须细心辨别。
在不同的纸绢上作画,有不同的效果。书画家各有自己喜用的纸绢。两宋时色白质细的纸问世。米芾与欧阳修通用一种色白发灰的纸,米芾还喜用黄色纸。明代沈周、文徵明常用白棉纸,质松而易变黑。明正德、嘉靖间有一种近似洋纸的布纹纸,是写尺牍用的,清乾隆皇帝也曾使用过。明中期有一种粗绢,疏透如纱。明中后期有的书画家喜用米黄色的版绫。宋代四大书家都用熟纸写字,因其光滑。元代才用生纸。早期多用绢,后期多用纸,这与画法有关。两宋画家多用水墨烘染,绢素为宜;元代以来,文人画偏重皴擦,用纸便于表现。一般讲,纸绢的时代特色对书画鉴定有一定帮助。前代的纸绢后代能用,这就有了用旧纸绢伪造前代书画的可能。后代的纸绢前人绝对不可能用,如有,必是伪造的书画。
题跋一般包括:作者的题识、同时代人的题跋和后代人的题跋。题跋内容一般是自题者的创作过程与体会,他人题者的艺术评价、收藏关系及考证真、美等,持否定态度的极少。书画造伪,往往借助伪造题跋的办法,故有伪书画配以伪跋的情况。其次,真书画配以伪跋,旨在提高身份;伪书画配以真跋,意在使人确信。上述种种情况是常见的,应认真加以区分。
排比收藏印,能知道书画的流传经过,可以为作品的下限年代提供可靠的依据,如有著名鉴赏家的印记,像清梁清标、安歧等,则知其绝大多数作品真而且精,但收藏印可以遗传后人使用并可以伪造,书画及印真否,仍要仔细观察。
书画著录专书记录了书画作品本身的情况及其流传经过。著录本身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书画见于著录的,要用文献与实物对比,可知著录以前的情况及著录以后书画的变化情况。
装潢与书画本身的关系更间接一些,但也是一个有力的佐证。各个时代的绫、锦、纸绢、色泽不同,装裱的式样也有出入,同时代地区不同,装裱也各有特点。宋代的"宣和装"有固定的格式,清代中叶以前卷子拖尾短,以后卷子拖尾长,故卷子粗细有别。书画作假有所谓"金蝉脱壳"法,就是利用旧的装潢,挖出本幅,嵌裱伪本。所以只凭装潢下判断,也是不妥当的。
书画鉴定的主要依据和辅助依据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具体作品要作具体分析,如隋的展子虔《游春图》卷,限于历史条件,它的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不能确切掌握,只能从唐向上追溯,自魏晋往下类比。但是,它的宋赵佶题签、"宣和装"格式及收藏著录等几项辅助依据,却是判定它的作者、时代的主要佐证。
为了比较准确地鉴定书画真伪,还必须了解历代作假造伪的一般规律。归纳起来有两类。一类是完全伪造,包括摹、临、仿、造 4种方式。
①摹。就是照着原件复制,从书画本幅到题跋、印记、装潢等,同原件一模一样。如唐代传为欧阳询、虞世南、冯承素等所摹王羲之的《兰亭序贴》,还有《丧乱帖》、《远宦帖》、《寒切帖》及武后朝王方庆进王氏一门书帖《万岁通天帖》等。绘画摹本如宋人摹晋顾恺之的《列女仁智图》、《洛神赋图》等。彩色结构大多与原件相符,但风神锋芒多失,可谓"下真迹一等"。
②临。指沿用某家运笔用墨之法、位置结构、赋色题跋等习惯,临写某家的作品。宋代米芾一生临写了很多晋唐人法书,如三希堂法帖之一晋王献之的《中秋帖》,唐颜真卿的《湖州帖》,即为米氏一手所临。临写一般仅得其笔意,大多不得其位置,且时露本家意态笔趣。
③仿。仿近于临,如传世元赵孟頫的行书轴,元吴镇的墨竹卷轴,多为明中期前詹僖仿制。明祝允明大字狂草卷,为明末文葆光仿书。明王宠小楷 《临晋唐帖》及明文徵明小楷,亦明人所仿,不知出自何人 ?前者行草,用笔流畅,运转自如;后者小楷,结体作弱,亦少变化。
④造。不管时代与个人风格,落上大家名款,大胆伪造。明清之际,地区伪造尤多于往昔,例如所谓"苏州片",绢本,青绿工笔山水卷,大都署宋张擇端、赵伯驹、明仇英等款;"河南造",绢本,黄庭坚、朱熹、岳飞等大名人的伪书;"湖南造",绫本,明代冷名家的书画;"广东造",绢本,设色唐宋人的人物花鸟画。扬州、绍兴亦多仿造地方名家,如明代徐渭、陈洪缓,清代原济、郑燮等人的伪品。以上众多的伪造,如掌握了作伪特点及规律,还是比较易于辨认的。
另一类是利用前人的书画,以改款、添款、割款的方法来作假。改款,是将小名家改为大名家,将晚期书画家改为早期书画家;添款是利用无款旧作,看它的风格象谁就添谁的名款,但款字色异迹浮,不难辨识;割款,是把小名家作品款字割舍,添写名家款字,或割而不添,改为无款作,却配以名家伪跋,托名大家骗人。凡改头换面的作品,无论书与画,其艺术水平是较高的,如明代院体画家的作品,多被改为宋人的了;明俞和、金琮临拟赵孟頫的书法,经改动后亦被误认为赵氏真迹了。但改动之作,详细观察,终会发现漏洞。如临赵氏书全文及颖识卷,是把临写者的本款裁去,来伪充赵书,据书法风格和时代气息,显系明人所临,但未知何人? 后于文前首行所钤"天目山人"一印,考知为明中期徐中行所书。
此外,伪作书画还有"代笔"的种种情况。学生老师合作,属老师名款;学生作画,老师题名;画家有所不能,应求者之请不得不请他人代画某类画种。古代书画名家,大都有代笔者,如明代董其昌,清代金农,是代笔作品尤多的二人。据启功先生考证,董氏书法代笔者为吴易,绘画代笔者有沈士充等 7人之多。今见董氏致友人札云:"久不作画,时以沈子居(士充)笔应求者,倘得子居画,不侫昌可题款。"此语是反映代笔情况的明证。金农画除罗聘、项均代画外,尚有多人。金氏要求代画者多留空白,以便他来题字。这种题字款识真,而画法相近的不同风格代作,须于每家自作中比较研究,方能获得出自谁手的确证。
历史上,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情况、生活习惯、审美标准的不同,形成了书画艺术不同的时代风格。魏晋时期,山水画的时代风格是"人大于山,水不容泛",富有装饰情趣;隋唐五代,以写实为主,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并存,开创了山水画诗情化的艺术格局;北宋之际,多取全景式构图,写中原山水者雄浑,画江南山水者清秀,长短披麻皴、水墨烘晕点染等不同的艺术手法成熟,不同艺术流派纷呈;南宋时期构图截取山腰山脚,以大小斧劈皴著称;元代文人画讲求笔情墨韵,不以形似为工,山水画面目又一次转变;明清山水画,脱胎于宋元,或工致或写意,清初明遗民画家和清中叶的扬州画派,受社会政治变化、经济发展的影响,强调"笔墨当随时代",学古兼师造化,追求个性,不仅山水画,人物花鸟画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魏晋隋唐时期的人物画,以铁线描、游丝描见长;五代两宋,轻重提按,用笔变化,出现了衣纹用兰叶描及简笔人物画;元明清时,运笔用墨偏于柔媚,清禹之鼎把兰叶描法夸张化,并用于画山石林木。明遗民画家、扬州画派都以书草的笔法画人物画。花鸟画的时代风格,宋以前以写实画为主,宋代写实与写意并行;元明清两种艺术风格都有发展,尤以文人画的写意花鸟占主要地位。明清两代的大写意花鸟画超越前代,著称于世。书画异体而同流,书法的时代风格也各有不同。前人鉴定书画,把一定时代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时代作品的相异点,称之为"朝代艺象",实际上就是现在所说的时代风格。
时代风格的划分细一点更好,如唐、五代、北宋、南宋、元、明、清。明清之际又可分为早、中、晚等。当每一时代交替的时候,艺术的风格不会是骤变而是渐变的。例如明末清初之际,是很难划分是明还是清,因为这一时期的书画风格,是从明万历末年起,到清康熙初年,几十年中是没有多大变化的。书画方面主要是受董其昌的影响,所以说只能划细,而不能划死。同时还要划分地区风格、流派风格。了解时代风格的丰富性,也是书画鉴定的重要环节。在清初,不同地区如新安、金陵、虞山、娄东等便产生了流派各异的多种风格。
书画作品的个人风格,是书画鉴定的关键。书画家由于思想、性格、审美情趣、习惯及使用工具、方法等不同,书画作品的面目风情也就各异。具体表现在运笔、用墨、赋色及章法结构等各方面。正、侧、顺、逆、提、按、起、倒等不同笔法;皴、擦、勾、点、晕、染、烘等不同画法;焦、浓、重、淡、清等不同墨法;青绿、浅绛水墨等不同赋色方法; 疏密、高低、远近、虚实、上下、左右等不同的艺术处理,各个书画家都有自己的一般习惯或规律。
纵向掌握书画的时代风格,了解书画家的师承关系及其发展变化,横向掌握各个书画家与同时代人的不同艺术特色,多看,细想,默记,自然会熟悉书画的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这样,遇见一件具体作品,鉴定真伪就有了主要依据。
书画作品的印章、纸绢、题跋、收藏印、著录、装潢等要素,是鉴定书画真伪、判定时代早晚的辅助依据。
印章的形状、篆法、刻法、质料、印色等因时因人而异。宋印篆法不严。宋人讲究者印泥用蜜印,一般人用水印。油印出现较晚。元赵孟頫始用圆朱文印。刻印明代出现了文派,清代有皖、浙两派。清人印文篆刻严谨。后人作伪书画,有的钤前代名家传下的真印,有的钤后人翻刻的假印,必须细心辨别。
在不同的纸绢上作画,有不同的效果。书画家各有自己喜用的纸绢。两宋时色白质细的纸问世。米芾与欧阳修通用一种色白发灰的纸,米芾还喜用黄色纸。明代沈周、文徵明常用白棉纸,质松而易变黑。明正德、嘉靖间有一种近似洋纸的布纹纸,是写尺牍用的,清乾隆皇帝也曾使用过。明中期有一种粗绢,疏透如纱。明中后期有的书画家喜用米黄色的版绫。宋代四大书家都用熟纸写字,因其光滑。元代才用生纸。早期多用绢,后期多用纸,这与画法有关。两宋画家多用水墨烘染,绢素为宜;元代以来,文人画偏重皴擦,用纸便于表现。一般讲,纸绢的时代特色对书画鉴定有一定帮助。前代的纸绢后代能用,这就有了用旧纸绢伪造前代书画的可能。后代的纸绢前人绝对不可能用,如有,必是伪造的书画。
题跋一般包括:作者的题识、同时代人的题跋和后代人的题跋。题跋内容一般是自题者的创作过程与体会,他人题者的艺术评价、收藏关系及考证真、美等,持否定态度的极少。书画造伪,往往借助伪造题跋的办法,故有伪书画配以伪跋的情况。其次,真书画配以伪跋,旨在提高身份;伪书画配以真跋,意在使人确信。上述种种情况是常见的,应认真加以区分。
排比收藏印,能知道书画的流传经过,可以为作品的下限年代提供可靠的依据,如有著名鉴赏家的印记,像清梁清标、安歧等,则知其绝大多数作品真而且精,但收藏印可以遗传后人使用并可以伪造,书画及印真否,仍要仔细观察。
书画著录专书记录了书画作品本身的情况及其流传经过。著录本身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书画见于著录的,要用文献与实物对比,可知著录以前的情况及著录以后书画的变化情况。
装潢与书画本身的关系更间接一些,但也是一个有力的佐证。各个时代的绫、锦、纸绢、色泽不同,装裱的式样也有出入,同时代地区不同,装裱也各有特点。宋代的"宣和装"有固定的格式,清代中叶以前卷子拖尾短,以后卷子拖尾长,故卷子粗细有别。书画作假有所谓"金蝉脱壳"法,就是利用旧的装潢,挖出本幅,嵌裱伪本。所以只凭装潢下判断,也是不妥当的。
书画鉴定的主要依据和辅助依据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具体作品要作具体分析,如隋的展子虔《游春图》卷,限于历史条件,它的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不能确切掌握,只能从唐向上追溯,自魏晋往下类比。但是,它的宋赵佶题签、"宣和装"格式及收藏著录等几项辅助依据,却是判定它的作者、时代的主要佐证。
为了比较准确地鉴定书画真伪,还必须了解历代作假造伪的一般规律。归纳起来有两类。一类是完全伪造,包括摹、临、仿、造 4种方式。
①摹。就是照着原件复制,从书画本幅到题跋、印记、装潢等,同原件一模一样。如唐代传为欧阳询、虞世南、冯承素等所摹王羲之的《兰亭序贴》,还有《丧乱帖》、《远宦帖》、《寒切帖》及武后朝王方庆进王氏一门书帖《万岁通天帖》等。绘画摹本如宋人摹晋顾恺之的《列女仁智图》、《洛神赋图》等。彩色结构大多与原件相符,但风神锋芒多失,可谓"下真迹一等"。
②临。指沿用某家运笔用墨之法、位置结构、赋色题跋等习惯,临写某家的作品。宋代米芾一生临写了很多晋唐人法书,如三希堂法帖之一晋王献之的《中秋帖》,唐颜真卿的《湖州帖》,即为米氏一手所临。临写一般仅得其笔意,大多不得其位置,且时露本家意态笔趣。
③仿。仿近于临,如传世元赵孟頫的行书轴,元吴镇的墨竹卷轴,多为明中期前詹僖仿制。明祝允明大字狂草卷,为明末文葆光仿书。明王宠小楷 《临晋唐帖》及明文徵明小楷,亦明人所仿,不知出自何人 ?前者行草,用笔流畅,运转自如;后者小楷,结体作弱,亦少变化。
④造。不管时代与个人风格,落上大家名款,大胆伪造。明清之际,地区伪造尤多于往昔,例如所谓"苏州片",绢本,青绿工笔山水卷,大都署宋张擇端、赵伯驹、明仇英等款;"河南造",绢本,黄庭坚、朱熹、岳飞等大名人的伪书;"湖南造",绫本,明代冷名家的书画;"广东造",绢本,设色唐宋人的人物花鸟画。扬州、绍兴亦多仿造地方名家,如明代徐渭、陈洪缓,清代原济、郑燮等人的伪品。以上众多的伪造,如掌握了作伪特点及规律,还是比较易于辨认的。
另一类是利用前人的书画,以改款、添款、割款的方法来作假。改款,是将小名家改为大名家,将晚期书画家改为早期书画家;添款是利用无款旧作,看它的风格象谁就添谁的名款,但款字色异迹浮,不难辨识;割款,是把小名家作品款字割舍,添写名家款字,或割而不添,改为无款作,却配以名家伪跋,托名大家骗人。凡改头换面的作品,无论书与画,其艺术水平是较高的,如明代院体画家的作品,多被改为宋人的了;明俞和、金琮临拟赵孟頫的书法,经改动后亦被误认为赵氏真迹了。但改动之作,详细观察,终会发现漏洞。如临赵氏书全文及颖识卷,是把临写者的本款裁去,来伪充赵书,据书法风格和时代气息,显系明人所临,但未知何人? 后于文前首行所钤"天目山人"一印,考知为明中期徐中行所书。
此外,伪作书画还有"代笔"的种种情况。学生老师合作,属老师名款;学生作画,老师题名;画家有所不能,应求者之请不得不请他人代画某类画种。古代书画名家,大都有代笔者,如明代董其昌,清代金农,是代笔作品尤多的二人。据启功先生考证,董氏书法代笔者为吴易,绘画代笔者有沈士充等 7人之多。今见董氏致友人札云:"久不作画,时以沈子居(士充)笔应求者,倘得子居画,不侫昌可题款。"此语是反映代笔情况的明证。金农画除罗聘、项均代画外,尚有多人。金氏要求代画者多留空白,以便他来题字。这种题字款识真,而画法相近的不同风格代作,须于每家自作中比较研究,方能获得出自谁手的确证。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