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罗兰氏曲线
1)  Lorenz curve
罗兰氏曲线
2)  Hyperbolic Loran
双曲线罗兰
3)  Rowland ghosts H.A.
罗兰鬼线
4)  Rowland winding
罗兰线圈
5)  Rogowski coil
罗氏线圈
1.
Rogowski coil electronic current transducer applied to protection and monitoring of GIS;
应用于GIS保护及监测的罗氏线圈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2.
Self-integrating Rogowski coil for nanosecond current measurement;
用自积分式罗氏线圈测量纳秒级高压脉冲电流
3.
Rogowski coil is proposed to measure the switching current of the RSD.
分析了用于检测高速大功率RSD(ReverselySwitchedDynistor)开关状态电流的试验平台的简化模型和罗氏线圈测量系统的工作机理及其构造方法。
6)  Loran position line
罗兰位置线
补充资料:罗兰,H.A.
      美国物理学家。1848年11月27日生于宾夕法尼亚州洪斯代尔,1870年毕业于伦塞勒工学院,获土木工程学士学位,两年后任该校物理学讲师。他当时进行了关于磁导率的研究,证明磁导率不是如当时铁磁学文献上普遍所说的随磁场强度(H)变化,而是随着磁感应强度变化的;他的这项研究得到了J.C.麦克斯韦的高度评价,被推荐发表在英国《哲学杂志》上。
  
  1875年,罗兰接受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教授职位,并到欧洲进行了一年学术访问。访问期间,他在H.von亥姆霍兹的实验室中做了带电旋转盘的磁效应实验,第一次揭示了运动电荷能够产生磁场,引起了物理学界的注意。
  
  罗兰从欧洲购回了一批仪器,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起美国当时最好的实验室。此后,他在该校工作一直到逝世。罗兰擅长数学,也做了一些电磁理论研究,但他更是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他所测定的欧姆绝对值、热功当量值、水的比热随温度变化的关系,使他成为当时的权威人物。他还指导他的研究生E.H.霍耳发现了霍耳效应(1879)。
  
  罗兰对科学的最大贡献是1882年开始研制的衍射光栅。他研制出的高精度螺杆驱动式光栅刻线机,能在一块25平方英寸的金属板上刻出每英寸43 000条线的光栅。接着又发明了有自聚焦作用的凹球面衍射光栅。1880年,用此种光栅制成了约有14 000条谱线的太阳光谱图,沿用了一代之久。
  
  1881年,罗兰根据霍耳效应解释磁致旋光现象,他认为前者是磁场作用下金属中传导电流旋转的结果,而后者是同样条件下媒质中位移电流旋转的结果,从而在数学上推导出与J.C.麦克斯韦一致的旋光方程(见旋光性)。
  
  罗兰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和法国科学院的外国院士。他是美国物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并担任学会的第一任主席。他十分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对美国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901年4月16日,罗兰在巴尔的摩逝世。根据他生前的愿望,他的骨灰葬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物理实验室的地下室里。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