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绵毛马兜铃内酯
1)  Mollislactone
绵毛马兜铃内酯
2)  Aristolochia mollissima Hance
绵毛马兜铃
1.
The elementary analysis on herbal medicine Aristolochia mollissima Hance;
中药绵毛马兜铃中无机元素含量研究
2.
The Essential Oil from Aristolochia mollissima Hance was extracted by steam, then separated and analysed by GC/MS.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绵毛马兜铃中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分离和分析马兜铃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其相对含量,结果从挥发油的64个峰中鉴定出39个化合物,所鉴定的组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75%。
3)  Aristolactone
马兜铃内酯
4)  Aristolochia mollissima
棉毛马兜铃
5)  9-Ethoxy-aristolactone
乙氧基马兜铃内酯
6)  aristololactam Ⅰ
马兜铃内酰胺-Ⅰ
1.
Objective:To study whether aristololactam Ⅰ(AL-Ⅰ)can enter renal proxim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and the situation of intracellular distribution and accumulation.
目的:观察马兜铃内酰胺-Ⅰ(AL-Ⅰ)能否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及其在细胞内的分布、蓄积情况。
补充资料:绵毛马兜铃
【通用名称】
绵毛马兜铃
【其他名称】
【中文名】
: 绵毛马兜铃
【类 别】
: 全草类
【英文名】
: Wooly Dutchmanspipe Herb
【别 名】
: 寻骨风、黄木香、毛香、猴耳草。
【来源/处方】
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绵毛马兜铃Aristolochia mollissima Hance 的干燥全草。 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泥沙、干燥。
【植物形态】
多年生缠绕草本,全株密被黄白色绵毛。根茎细圆柱形,横生,有多数须根。叶互生,卵贺状心形,长宽几相等,3~8cm,先端短尖,全缘;叶柄长2~5cm。花单生于叶腋,花梗近中部具1叶状苞片;花被弯曲成烟斗形,顶端3裂,带紫色;雄蕊6,贴生于花柱体周围;子房下位,6室。蒴果圆柱形,沿背缝线具有宽翅,黑褐色,6瓣裂。花期6~8月,果期9~10。 生于山坡草丛和沟旁路边。主产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南、陕西亦产。
【性状】
本品根茎呈细圆柱形,多分枝,长短不一,直径0.2~0.5cm;表面棕黄色,有细纵纹及节,节处有须根,有的有芽痕;质韧,断面黄白色,有放射状纹理。茎细长,淡绿色,密被白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5~3cm,叶片灰绿色;皱缩,展平后呈卵圆形或卵状心形,先端钝圆或短尖,基部心形,两面密被白柔毛,下表面更多,全缘,脉网状。气微香,味苦而辛。
【鉴别】
(1) 本品茎的横切面:表皮细胞类方形,外壁稍突出,被角质层;多细胞非腺毛甚多。皮层较窄。中柱鞘纤维6~10余列连接成环带,壁木化。维管束6~8个,大小不等。韧皮部细胞皱缩。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类圆形,直径17~72μm。髓部明显。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并含淀粉粒。 (2)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30ml,浸渍过夜,滤过。取滤液5ml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再加2%间二硝基苯的乙醇溶液与10%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各1ml,加热2分钟,显血红色。
【化学成分】
含马兜铃酸A、D (aristolochic acid A、D)、马兜铃内酰胺、香草酸、尿囊素(allantoin)、挥发油等。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性味】
辛、苦、平。
【功能与主治】
祛风、活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关节酸痛。
【用法与用量】
9~15g。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