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nsaxle component
驱动桥零件
2) drive axle group
驱动桥组件
3) transaxle housing component
驱动桥壳体部件
4) transaxle mounting group
驱动桥安装组件
5) Drive axle housing
驱动桥桥壳
1.
The quantity of the heavy truck demands becomes more and more highly, the function of the heavy truck is more excellent, so the feasible tradition designs of the automobile drive axle housing already haven t satisfy the request that modern designs.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汽车工业已迈入新时代,重型载货车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对重型汽车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传统的驱动桥桥壳设计计算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汽车设计的要求。
2.
The drive axle housing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a vehicle.
驱动桥桥壳是汽车结构的重要零件之一,对其进行力学性能研究是汽车技术研发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6) Driving axle
驱动桥
1.
Research of intensified test on fatigue property of automobile driving axle based on random load spectrum;
基于随机载荷谱的汽车驱动桥疲劳性能强化试验研究
2.
Driving axle information design system sketch research;
驱动桥信息化设计系统框架研究
3.
Study on the modular method in driving axle test system;
模块化方法在驱动桥测试系统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补充资料:桥陵
中国唐睿宗李旦的陵墓。位于陕西省蒲城县西北15公里的金炽山,依山为陵。睿宗开元四年 (716)夏六月死,冬十月葬。1963年以来,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曾多次进行调查。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桥陵陵园包括整个金炽山、赵家山及东北角的尖山和郭山,占地面积达 852余万平方米。陵四周筑墙,依山势绕筑,个别段落越山巅而过。南墙所处地势平坦,长2800米;东墙随地势升高曲折,长2640米;北墙东段地势复杂,西段地势平坦,长5080米;西墙所处地势比较平缓,长2800米。陵墙墙基全系夯土筑成,基宽 2.8米,周长13320米。陵墙四面各开1门,门前两侧有门阙和石刻,两门阙间距约55米,陵墙四隅各有角阙,底平面呈不规则方形,每边长约10米,残高3~5米。南门前神道全长625米,宽110米,两侧立有石刻,南端有门阙一对,东西相距 180米。墓道凿于金炽山正峰南坡偏东半腰山,全长70米,宽3.78米,伸入山腹20米。墓道内用石条叠砌封固,间缝用石灰灌注,发现有以千字文为编序的石条共 14块。若按墓道北端底与南端底的高差 20米推算,墓道内的全部石条约有3900余块。下宫遗址在陵前西南1.5 公里处。
陵园内现存石刻 53 件。其中以南门神道两侧最多,由南向北计有石华表、石獬豸、石鸵鸟、石马、石人、石狮等 40 件,每对排列间距相等;北门次之,有石狮、石马、石人等9件;东西门各有石狮1对。石刻多用整块青石雕刻而成。雕法分为圆雕和半浮雕两种。圆雕石刻形象生动,雕刻细腻,非常写实。石獬豸身高 2.95 米,长2.9米,胸宽1.1米。体壮硕,独角,瞋目,牛鼻,张口露齿,獠牙 4枚,双翼、尾下垂。石狮蹲坐,转首相向,有雄雌之分。墓道内石条刻字以天地玄黄分类编号。其中一块上刻"左忩"两字。另外在陵园附近还发现镇石和石函。
陵园东南有陪葬墓8座,坟丘均呈圆锥形,高约7米,底围约130米。尚存墓碑者4座,为鄎国长公主墓、金仙长公主墓、凉国长公主墓和云麾将军李思训墓,均立于开元年间,碑身高2.6~2.9米,宽1.3~1.5米,碑额雕蟠龙 6条,其下有长方形或龟形碑座。金仙长公主墓已于1973年发掘。
1981年成立桥陵文物保护管理所,划定了保护范围。
桥陵陵园包括整个金炽山、赵家山及东北角的尖山和郭山,占地面积达 852余万平方米。陵四周筑墙,依山势绕筑,个别段落越山巅而过。南墙所处地势平坦,长2800米;东墙随地势升高曲折,长2640米;北墙东段地势复杂,西段地势平坦,长5080米;西墙所处地势比较平缓,长2800米。陵墙墙基全系夯土筑成,基宽 2.8米,周长13320米。陵墙四面各开1门,门前两侧有门阙和石刻,两门阙间距约55米,陵墙四隅各有角阙,底平面呈不规则方形,每边长约10米,残高3~5米。南门前神道全长625米,宽110米,两侧立有石刻,南端有门阙一对,东西相距 180米。墓道凿于金炽山正峰南坡偏东半腰山,全长70米,宽3.78米,伸入山腹20米。墓道内用石条叠砌封固,间缝用石灰灌注,发现有以千字文为编序的石条共 14块。若按墓道北端底与南端底的高差 20米推算,墓道内的全部石条约有3900余块。下宫遗址在陵前西南1.5 公里处。
陵园内现存石刻 53 件。其中以南门神道两侧最多,由南向北计有石华表、石獬豸、石鸵鸟、石马、石人、石狮等 40 件,每对排列间距相等;北门次之,有石狮、石马、石人等9件;东西门各有石狮1对。石刻多用整块青石雕刻而成。雕法分为圆雕和半浮雕两种。圆雕石刻形象生动,雕刻细腻,非常写实。石獬豸身高 2.95 米,长2.9米,胸宽1.1米。体壮硕,独角,瞋目,牛鼻,张口露齿,獠牙 4枚,双翼、尾下垂。石狮蹲坐,转首相向,有雄雌之分。墓道内石条刻字以天地玄黄分类编号。其中一块上刻"左忩"两字。另外在陵园附近还发现镇石和石函。
陵园东南有陪葬墓8座,坟丘均呈圆锥形,高约7米,底围约130米。尚存墓碑者4座,为鄎国长公主墓、金仙长公主墓、凉国长公主墓和云麾将军李思训墓,均立于开元年间,碑身高2.6~2.9米,宽1.3~1.5米,碑额雕蟠龙 6条,其下有长方形或龟形碑座。金仙长公主墓已于1973年发掘。
1981年成立桥陵文物保护管理所,划定了保护范围。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