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1)  The Four Books (The Great Learning,The Doctrine of the Mean,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The Mencius)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  dɑxue zhongyong
《大学》、《中庸》
3)  The Four Meanings That The Golden Mean of Confucian Conveys
"中庸"四义
4)  ON "GOLDEN MEAN" OF THE CONFUCIAN SCHOOL
论中庸
5)  the three research books about Mencius
《孟子》三书
6)  the Four Cardinal Theories of Pragmatics
语用学四大奠基理论
1.
On Frege s Relation to the Four Cardinal Theories of Pragmatics:A probe into the derivation of Pragmatics from analytic linguistic philosophy;
Frege与语用学四大奠基理论——语用学的语言分析哲学渊源探究
补充资料:四书
      儒家经学的典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的合称。 这些书记载了中国古代的典章文物、历史资料等,论述了儒家的哲学观点、政治思想、伦理观念和教育原理。长期以来,封建统治者规定这些书作为封建社会学校的教科书和科举取士的考试内容。①《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内容提出三纲领和八条目。三纳领是"明明德"、 "新民"、"止于至善"; 八条目是"格物"、 "致知"、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上述纲领要目成为南宋以后理学家伦理、 政治、 哲学的基本纲领。②《中庸》也是《礼记》中的一篇,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书中还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③《论语》是孔丘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西汉时有今文本的《齐论》和《鲁论》及古文本的《古论》三种,今本《论语》是西汉张禹揉合各本而成的,内容记载孔子言行,是代表儒家思想的主要典籍,从汉代起就成为学生的必读教材。④《孟子》系战国时孟轲及其弟子万章等所著,一说是孟轲弟子和再传弟子的记录,现存七篇;书中记载了孟轲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
  
  南宋的朱熹把这四种书加以注释,称《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四书"之名从此确定下来。"四书"原文不过五万多字,但儒家所宣扬的封建宗法专制主义的政治纲领、伦理思想、哲学观点都包括在这四种书里。《四书集注》出书以后,南宋末年,许多学校开始用为课本。到了元朝廷祐初年,科举考试规定:蒙古人、色目人和汉人、南人的第一场考试须在《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中出题,依照朱熹章句集注。明清科举考试,都首重"四书",以朱熹的注解为唯一标准。自此,《四书集注》遂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官办和私办的一切学校的最基本课本。(见彩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