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虚幻收入
1)  phantom income
虚幻收入
2)  delusion of income decline
收入下降幻觉
3)  illusion [英][ɪ'lu:ʒn]  [美][ɪ'luʒən]
虚幻
1.
There are two main kinds of moods-sentimentality and illusion in Xiaoshan s Poetry.
小山词中主要存在着伤感与虚幻两种情感心态。
2.
Many works by the American writer,Robert Coover,explore the juxtaposition of reality and illusion and reveal the essence of the fiction of history,religion,politics,etc.
库弗的多部小说围绕“现实与虚幻”这一主题展开,揭露出人类历史、宗教、政治的虚构特征,引导人们看到人类历经多年建立起来的社会远非他们自以为那样的真实、可靠,却是虚构、假想而成,像是人类自己的游戏,充满了任意性和不确定性。
3.
The author described the life of a modern man with a poor constitution and a poor mind by adopting the combination of reality and illusion, enabling the readers to perceive the protagonist s internal truth in his illusory world.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威廉·博伊德的《我的穿紧身牛仔裤的姑娘》是一篇十分优秀的现代主义杰作,小说作者采用虚实相间的写作手法描述了一个体弱、脑弱的现代人的生活故事,让读者从主人公虚幻的世界见其内心的真实,而这又恰恰正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的俄狄浦斯情结和梦的解析理论所要阐释的。
4)  illusory [英][ɪ'lu:səri]  [美][ɪ'lusərɪ]
虚幻
1.
Through Prufrock’s hopeless and illusory courtship,the poem describes a universal morbid social state.
诗人通过诗中的主人公普鲁弗洛克的无望的虚幻的求爱过程,描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病态世象,从而唱响了精神瘫痪,文明衰退,到处充满意志消沉,无所事事的"活死人"的黄昏世界的哀歌。
5)  virtual earthing
虚幻接地
1.
Analysis on virtual earthing of busbar 2MCA in Shenzhen Mawan General Power Plant;
妈湾电厂2MCA母线虚幻接地现象分析
6)  Apatococcus lobatus
虚幻球藻
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itrus sinensis green spot disease was a new disease caused by Apatococcus lobatus of Chlorophyta.
结果表明,该病是由绿藻门虚幻球藻属虚幻球藻Apatococcus lobatus所致。
2.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Valencia orange green spot was a new disease caused by Apatococcus lobatus of Chlorophyta.
通过对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和生长特性研究,表明该病是由绿藻门虚幻球藻属虚幻球藻(Apatococcuslobatus)所致;病藻的适应温度范围比较广,5 ̄30℃都可生长,15 ̄25℃为其适温范围;病藻具有广泛的光适应性,在500 ̄4000lx的光照范围内均可生长,1000 ̄3000lx为其适宜的光照范围;在pH值为4 ̄10时病藻均能生长,适宜生长的pH值为5 ̄9。
补充资料:绝对收入假设与相对收入假设

juedui shouru jiashe yu xiangdui shouru jiashe
绝对收入假设与相对收入假设
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 and relative income hypothesis

  关于收入与消费关系即消费者行为方面的理论。
  绝对收入假设 或称绝对收入理论,是凯恩斯学派在J.M.凯恩斯消费函数等理论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用以说明消费随绝对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并慢于收入的增加的理论。这一假设有两个要点:①消费者是根据其收入的绝对水平来决定将其现有收入的多大部分用于消费的,绝对收入即收入的绝对量水平;②消费随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但消费增长的速率慢于收入增长的速率,在高收入增长时尤其如此。这一理论依据于凯恩斯关于消费函数即边际消费倾向的分析。绝对收入假设的基本涵义如图1。图中□□□=1.00的45°线是收支平衡线,45°线与消费曲线在右上的间距为负储蓄,在左下的间距为净储蓄。图中显示收入渐高时消费曲线向下倾斜,出现较多的净储蓄。
  相对收入假设 或称相对收入理论,是由J.S.杜森贝里于1949年提出的与绝对收入假设对立的一种理论。根据这一假设,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依赖于他的现期收入,而且还依赖于其他人的收入水平以及他过去曾达到的最高收入水平。因此,当消费者在收入分配中的相对地位(相对收入)上升时,或当收入超过原来的最高收入时,消费者都会根据其收入的相对变化而增加消费支出。相对收入理论认为,消费者在相对地位上的变化将导致其收入用于消费的部分上升,而不论其绝对收入有否变化。相对收入理论强调消费者的两种心理行为,即攀比效应和示范效应。由于这两种行为,各类同等级的家庭因收入不同所导致的消费差距将得以缩小,并使消费与相对收入保持某种协调的比例,即:家庭消费函数随所有家庭总收入变动而成比例地向上移动。相对收入假设的基本涵义如图2。
  分歧点 绝对收入假设与相对收入假设相对立的两个分歧点是:①前者认为消费主要由绝对收入水平决定,后者认为消费主要由相对收入决定;②前者认为消费增长与收入增长之间是一种非比例关系,后者认为二者间大体保持一种比例增长关系。
  关于收入与消费之间的长期关系是比例的或非比例的关系的命题,在宏观经济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如果基本消费函数是非比例的,则意味着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储蓄将以更大速率增长,由此即产生出如何把超比例增加的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问题。正是基于这一判断,凯恩斯提出以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吸纳这部分超量的储蓄,以避免国民经济走向停滞。如果基本消费函数是比例的,这个问题就不会对未来发展造成梗阻。
  虽然一些经济学家仍持绝对收入理论观点,但多数经济学家已更倾向于相对收入理论及其他理论。由于经济学家一般同意基本消费函数是成比例的,事实上等于抛弃了绝对收入理论的主要原则。另一方面,一些经济学家根据收入及消费的若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后指出:包括半个多世纪的经验数据证实,消费与收入之间的长期关系大致是成比例的。
   (邓乐平)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