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ershon diagram
梅尔生[电压调整]图(输电线路的)
2) Perrine-Baum regulation diagram
柏林-包姆电压调整图(输电线路的)
3) regulation of line voltage
线路电压调整
4) line voltage regulator
线路电压调整器
5) Dwight Chart
德维特电压调整卡(输电线的)
6) voltage regulating diagram
电压调整图
补充资料:柏林
柏林 Berlin 德国首都,第一大城市。北距波罗的海 180 千米,南距捷克190千米,扼东、西欧交通要冲。面积883平方千米。人口约341万。
地理 地处北德冰碛平原上,地势低平稍有起伏 ,平均海拔35米。自然最高点位于克罗伊茨堡,海拔66米。施普雷河横贯市区,西流注入哈弗尔河。后者蜿蜒曲折,形成串状哈弗尔湖泊群,东端分布有米格尔湖等湖群,大湖泊成为城市的水源,有几大片森林分布其间。因多森林、湖泊 ,被誉为“森林与湖泊之都”。气候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之间的过渡型,年平均气温9.4℃。冬季较冷,1月平均气温-1℃;夏季凉爽,7月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 580毫米,年内分配较均匀,惟夏雨略多。冬季常有降雪,降雪约占年总降水量的1/4~1/5。年平均积雪期50天。
历史 在13 世纪以前 ,柏林是施普雷河畔的一个小镇。1244年始见记载。1251年与科恩合并 。 1307 年建立地方政府、立法机构和法庭。1359年成为汉萨同盟成员,建为商业城镇。1488年成为勃兰登堡侯国首府。1701年腓特烈一世任普鲁士国王定为京城。1838年柏林一波茨坦铁路通车,不久柏林便成为国际交通枢纽。1871年成为统一的德意志帝国首都。1877年人口超过百万,已是欧洲名城。此后工业迅速发展,经济步入繁荣阶段。城市建设向西延伸,人口急剧增长,成为德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和交通中心,也是战前欧洲大陆最大的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柏林受到严重破坏。1945年法西斯德国战败投降后,根据《关于德国占领区和管理大柏林议定书》等协议,由美、英、法、苏 4 国分区占领德国的同时,对柏林也实行分区占领。1948年,美、英、法 3 国占领区合并,成立西柏林,苏占区称为东柏林。柏林就此分裂为东、西两个城市。东柏林为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首都和最大城市,面积403平方千米,下辖米特等8个区。西柏林据1971年关于柏林问题的“四国协定”,不是原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组成部分,但可以和联邦德国的社会制度一体化 。面积为480平方千米。1990年10月3日,原联邦德国和原民主德国宣告统一,东、西柏林亦合并为柏林,并成为统一后的德国首都。 经济 柏林是德国主要工业区。工业以电机、电子、仪器、仪表最为发达,其次是机械、冶金、化工、服装、食品加工、印刷等部门。工业多分布在城市边缘的施潘道区、夏洛滕堡区、克罗伊茨贝格区、滕珀霍夫区及克珀尼克区、特雷普托等工业区。农业用地在柏林面积中占相当比重,为其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是附近地区尤其是东部腹地生产的小麦、燕麦和其他农产品的集散地。交通发达,有环形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大动脉,并与多条铁路交会,加之空中走廊可与全国各地及欧洲其他国家的主要城市联系便捷。市内高架火车、汽车、电车和地下铁路纵横交错,构成稠密的交通网。 名胜古迹 市内米特区西南缘挺立着勃兰登堡门, 是曾经作为柏林象征的凯旋门,建于1791年,全部用乳白色花岗岩筑成,门楼上耸立着用青铜铸造的胜利神像。勃兰登堡门东侧延伸着菩提树下大街,为长1.2千米,宽 60米的林荫大道,两旁宫殿林立,和现代化建筑群交相辉映。威廉大街由北往南穿过菩提树下大街,曾是希特勒政府活动中心。东为亚历山大广场,有新建的办公大楼,是原东柏林市政府所在地。旁有宏伟的共和国宫,外表全部用巨型特制玻璃镶嵌而成,是原民主德国人民议院召开会议的大厦。勃兰登堡门西侧有过去的帝国大厦,已部分修复。往西蒂尔加滕区中耸立着1957年落成的议会大厦,是现代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在此举行过上百个国际会议。该区西端为柏林动物园,建于1841年,饲养着许多珍贵动物,为世界最大的动物园之一。蒂尔加滕区西南延伸着库尔菲尔斯特达姆林荫大道,两旁现代化商店林立。柏林植物园和植物博物馆建于17世纪,原是皇家花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建。市区西部沿哈弗尔河分布着大片湖泊和森林,其北是奥林匹克体育场,1936年为举行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专门修建,体育场周围有占地 100多公顷的游泳场、冰球场、网球场和赛马场。市内还有洪堡大学(建于1809 年)、自由大学 、艺术科学院、博物馆、图书馆及歌剧院等文化设施,文化事业发达。由于特殊的历史和宜人的景观,旅游业发达。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