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king stoker
焦化炉排,焦化加煤机
2) semi-coking stoker
半焦化炉排
3) Coking furnace
焦化加热炉
1.
Combination of predictive functional control and PID control of chamber pressure of industrial coking furnace is designed to over 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PID controller in dealing with disturbance rejection and robustness.
针对工业P ID控制器不能很好兼顾抗干扰性与鲁棒性的缺点,将预测函数控制(PFC)与P ID控制相结合,提出一种具有PFC-P ID控制结构的新型预测函数控制器并成功地应用到工业焦化加热炉炉膛压力的控制中。
4) addition of C gas
富化焦炉煤气
5) Cracked coke-oven gas
裂化焦炉煤气
6) Coke oven gas-Purification
焦炉煤气-净化
补充资料:焦化
亦称高温干馏或炼焦。煤干馏方法之一,指以煤为原料,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在焦炉中加热(900~1100℃)以制取焦炭的过程。焦化过程除获得产品焦炭外,还副产焦炉煤气和多种炼焦化学产品。每吨干配煤可得焦炭约0.7~0.8t,焦炉煤气300~350m3,炼焦化学产品约0.03~0.06t。
沿革 煤焦化技术大规模用于工业生产始于18世纪。当时,传统的木炭炼铁因木材日益紧缺而受到限制,需要寻找代用燃料。1735年,在英国用烟煤制得的焦炭炼铁,这标志着焦化工业发展的开始。此后,焦化技术不断变革,从原始的成堆干馏,经过窑炉、倒焰炉、废热式焦炉、蓄热式焦炉等各发展阶段,形成了现代的炼焦过程。
炼焦用煤 炼焦用煤最重要的特性是要求具有一定的粘结性,即粉状煤料加热时能软化、熔融,经过胶质状态,使煤粒彼此结合,固化成坚实的块状焦。此外,要求灰分、硫分杂质含量低。按中国煤分类方案,炼焦用煤主要的牌号是焦煤、肥煤、气煤和瘦煤(见煤化学)。其中只有焦煤能单独炼成质量较好的焦炭,但这类煤的贮量很少。为扩大炼焦用煤来源和改善焦炭质量,通常采用配煤炼焦。即根据各牌号煤的结焦特性,通过配煤实验,找到合适的配合比例,炼出合格的焦炭。除了配煤炼焦以外,在炼焦工艺上采用捣固炼焦,配型煤炼焦以及仍在继续改进的干燥、预热煤料直接入炉的工艺,这些提高入炉煤料堆密度的方法,都能有效地增加弱粘煤的用量。此外,在较瘦煤料中配入粘结剂,在较肥的煤料中配入瘦化剂,对于非炼焦用煤则先制成型煤、再进行单独焦化等,均可获得有一定强度的块焦型焦。
成焦过程 煤由常温经过干馏到焦炭成熟,要经历煤干燥和预热、形成胶质体、缩合结焦等阶段。煤在炭化室中成焦过程实际是成层结焦,因为热量是从两侧炉墙供给,而煤的热导率又低,平行于炉墙的各层煤料之间有较大的温度差。这样,在同一时间内,离炉墙不同距离的各层煤料处于不同的成焦阶段,靠近炉墙的煤层先成焦,而后一层层地向炭化室轴线中心推移,当焦炭层从两侧扩展到炭化室中心并会合时,成焦过程即结束,整个成焦时间大约13~18h。
近年来,已提出了一种新的成焦理论,即所谓中间相理论。它是从光学物理的角度研究成焦过程,认为在煤热解的胶质体液态中存在一种液晶(中间相)结构,而这种液晶是来源于镜煤,并与焦炭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炼焦化学产品 有煤焦油、粗苯、氨等化学产品。
各种炼焦化学品的产率与原料煤质和焦化条件有关,每吨干煤可得煤焦油25~45kg,粗苯7~14kg,氨2.4~4.5kg。炼焦化学品的回收流程(见图)一般包括煤气与焦油的分离、氨吸收和粗苯回收几部分。由焦炉导出的粗煤气经喷水激冷后,在初冷器中冷凝出煤焦油和氨水,经分离槽分离,氨水入蒸氨塔。蒸出的氨和气体中未溶于水的氨一并在饱和器中与硫酸进行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铵。由饱和器来的气体,经酸分离器除酸及终冷塔降温后,入苯吸收塔用洗油吸收气体中的粗苯,洗油中的粗苯在脱苯塔蒸出。脱出粗苯后的气体即焦炉煤气,经脱除有害的硫化物等后,作为燃料煤气或化工原料。(见煤干馏)
参考书目
姚昭章主编:《炼焦学》,冶金工业出版社,北京,1983。
沿革 煤焦化技术大规模用于工业生产始于18世纪。当时,传统的木炭炼铁因木材日益紧缺而受到限制,需要寻找代用燃料。1735年,在英国用烟煤制得的焦炭炼铁,这标志着焦化工业发展的开始。此后,焦化技术不断变革,从原始的成堆干馏,经过窑炉、倒焰炉、废热式焦炉、蓄热式焦炉等各发展阶段,形成了现代的炼焦过程。
炼焦用煤 炼焦用煤最重要的特性是要求具有一定的粘结性,即粉状煤料加热时能软化、熔融,经过胶质状态,使煤粒彼此结合,固化成坚实的块状焦。此外,要求灰分、硫分杂质含量低。按中国煤分类方案,炼焦用煤主要的牌号是焦煤、肥煤、气煤和瘦煤(见煤化学)。其中只有焦煤能单独炼成质量较好的焦炭,但这类煤的贮量很少。为扩大炼焦用煤来源和改善焦炭质量,通常采用配煤炼焦。即根据各牌号煤的结焦特性,通过配煤实验,找到合适的配合比例,炼出合格的焦炭。除了配煤炼焦以外,在炼焦工艺上采用捣固炼焦,配型煤炼焦以及仍在继续改进的干燥、预热煤料直接入炉的工艺,这些提高入炉煤料堆密度的方法,都能有效地增加弱粘煤的用量。此外,在较瘦煤料中配入粘结剂,在较肥的煤料中配入瘦化剂,对于非炼焦用煤则先制成型煤、再进行单独焦化等,均可获得有一定强度的块焦型焦。
成焦过程 煤由常温经过干馏到焦炭成熟,要经历煤干燥和预热、形成胶质体、缩合结焦等阶段。煤在炭化室中成焦过程实际是成层结焦,因为热量是从两侧炉墙供给,而煤的热导率又低,平行于炉墙的各层煤料之间有较大的温度差。这样,在同一时间内,离炉墙不同距离的各层煤料处于不同的成焦阶段,靠近炉墙的煤层先成焦,而后一层层地向炭化室轴线中心推移,当焦炭层从两侧扩展到炭化室中心并会合时,成焦过程即结束,整个成焦时间大约13~18h。
近年来,已提出了一种新的成焦理论,即所谓中间相理论。它是从光学物理的角度研究成焦过程,认为在煤热解的胶质体液态中存在一种液晶(中间相)结构,而这种液晶是来源于镜煤,并与焦炭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炼焦化学产品 有煤焦油、粗苯、氨等化学产品。
各种炼焦化学品的产率与原料煤质和焦化条件有关,每吨干煤可得煤焦油25~45kg,粗苯7~14kg,氨2.4~4.5kg。炼焦化学品的回收流程(见图)一般包括煤气与焦油的分离、氨吸收和粗苯回收几部分。由焦炉导出的粗煤气经喷水激冷后,在初冷器中冷凝出煤焦油和氨水,经分离槽分离,氨水入蒸氨塔。蒸出的氨和气体中未溶于水的氨一并在饱和器中与硫酸进行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铵。由饱和器来的气体,经酸分离器除酸及终冷塔降温后,入苯吸收塔用洗油吸收气体中的粗苯,洗油中的粗苯在脱苯塔蒸出。脱出粗苯后的气体即焦炉煤气,经脱除有害的硫化物等后,作为燃料煤气或化工原料。(见煤干馏)
参考书目
姚昭章主编:《炼焦学》,冶金工业出版社,北京,1983。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