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乌戈尔族
1)  finno-ugric [英][,finəu'ju:ɡrik]  [美][,fɪno'uɡrɪk, -'ju-]
乌戈尔族
2)  Ust-Dunaysk
乌斯列戈尔斯克
3)  Goidelic [英][ɡɔɪ'delɪk]  [美][gɔɪ'dɛlɪk]
戈伊德尔族的
4)  Ge clan
戈族
5)  Jourdan-Ullmann-Goldberg synthesis
乔丹-乌尔曼-戈德贝格合成
6)  Resarch for Daur Wuchun
达斡尔族乌春研究
补充资料: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

英文名称:ngorongoro conservation area

编号:425-001

相关联接:[[1]]

1979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 n(ii)(iii)(iv) 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评为遗产的报告: 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届会议报告。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巨大完整的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是野生动物出没的地方。 在其附近是注满了深水的恩帕卡艾火山口, 和盖伦活火山。 在距此不远的奥杜瓦伊山谷的挖掘, 发现了人类的远祖之一的哈比利斯人。

简介:

恩戈罗戈罗自然保护区位于坦桑尼亚中北部,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另一资料:面积6475平方公里)。保护区的中心部分是世界闻名的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或破火山口,它是这一地区许多死火山的一个遗址。

这个野生动物乐园是地质学上一次值得高兴的意外造成的。恩戈罗恩戈罗位于大裂谷东支,大裂谷是地壳上的一个断层,从莫桑比克穿过非洲直至叙利亚。在千百万年里,在地心的巨大压力下,熔岩从断层的薄弱处向地面喷出,形成一连串的火山,即今天东非的“火山口高地”。

恩戈罗恩戈罗正是这些火山中的一个。以前是圆锥形,高度为现时的两倍。250万年前锥体最后—次爆发,把所有熔岩喷出,锥体顶部下塌成凹穴,只剩下火山口西北边的圆桌山。在地质学上,山火爆发或塌陷而成的火山口,称为破火山口。

恩戈罗恩戈罗是世界第六大破火山口,大致成圆形,是边缘保持完整的众多破火山口之中最大一个。非洲人将其称为恩戈罗恩戈罗,即“大洞”之意。恩戈罗恩戈罗破火山口是世界上最完整的火山口,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破火山口之一。如同镶嵌在东非大裂谷带上的一只“大盆”。据测,恩戈罗戈罗火山口宽度为14.5公里,深度从610米到762米(另一资料:610米到720米),直径约18公里,底部直径约16公里,占地总面积广达264平方公里。

巨大的火山口是800万年前火山喷发的遗迹,然而迄今为止,它已经停止喷发250万年了。火山口外有6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

坦桑尼亚北部这座古老死火山陡峭的火山口,隐蔽在一片参差不齐的植物下。在1800米的高空,异常宁静,只有四周草原的上升气流经过火山口边缘吹向蔚蓝的天空时刮动树叶发出沙沙声才打破了这里的沉寂。

站在火山口边缘上往内观看,景象惊人。口内是个朦胧的大穴,四周倾斜而成一个色彩缤纷的巨盘,乍看此巨穴,令人头昏目眩。最引人注目的是600米下的河道,弯弯曲曲流水闪闪发亮,呈现出粉红色斑点的湖泊。

恩戈罗恩戈罗壮丽多变的景色包罗了从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壁上陡峭的斜坡到金合欢灌木丛。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多样,有林地、沼泽,湖泊以及广阔的草地或萨王纳。萨王纳是塞伦盖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此生态系统一直延续至肯尼亚,包括毗邻的马沙良·马拉自然保护区。萨王纳草地供养着丰富多样的食草动物,这里树木茂盛、水源丰富,适合野生动物繁衍生息。

该区的动物的名录看上去就像一份非洲野生动物的目录,有角马、斑马、瞪羚、水牛、非洲旋角大羚羊和疣猪,还有长颈鹿、狮子、大象和黑犀牛。这些动物大部分漫游于辽阔的塞伦盖蒂,河马等另一些动物局限在湖泊和沼泽地区。哪里有这样多的猎物,哪里就有食肉动物, 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供养着大量的狮子、斑鬣狗、豺、猎豹、豹和薮猫。大部分生活在恩戈罗戈罗的动物不需要每年为寻找水源和新鲜的草场而迁徙,而是长年定居在火山口内,即使是在干旱季节,火山口内也不缺乏水源,因此,火山口地区野生动物繁多,旱季,火山口内有足够的水供动物饮用。也有足够的食物供给200多万头不同大小的食草动物。

每当春天来临之际,几百万只的火烈鸟(红鹳)地聚集在火山口底部的咸水湖上,火烈鸟,与火山口内生长的各种花卉、植物交相辉映。突然间湖面一阵骚动,粉红色点升上天空转圈,又飞回水上,那是大群红鹳在翩翩起舞,宛如玫瑰色地薄纱。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