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erolling
再轧
2) reginned cotton
再轧棉
3) double cold reduction mill
再冷轧用轧机
4) regenerated rolling oil
再生轧制油
1.
High acid value of the regenerated rolling oil is caused by water in the polluted rolling oil.
冷轧再生轧制油酸值高主要原因是由于污染轧制油中含有水等杂质,去除水及杂质污染源是解决再生轧制油酸值高的关键,并利用活性低温氧化铝吸附剂解决酸值过高的再生轧制油。
5) rolling recrystallization
轧制再结晶
6) roll regrinding
轧辊再研磨
补充资料:轧棉
从籽棉的棉籽上轧下棉纤维的过程,也称轧花。被轧下的棉纤维称为原棉或皮棉,是纺织厂的重要原料。棉纤维和棉籽间具有一定的连结力,轧棉时,棉籽和纤维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使纤维受到比连结力稍大的作用力,同时棉籽不断翻滚,使棉籽上长度在16毫米以上的可纺纤维都被轧下。纤维和棉籽的连结力约为单根纤维强力的25~50%。在正常情况下,轧棉不会轧断纤维。
古代轧棉依靠手工和压辊。原始手工轧棉是将籽棉铺在托板上,用一压辊搓滚,使纤维被压在压辊和托板之间并借摩擦力留在两者拑口线的前方。棉籽被挡在压辊和托板的接触拑口线后方,并随压辊的搓滚运动向后移动。古代轧棉机是用一对压辊来代替手工托板和压辊。上辊转速较慢,下辊转速较快,当两辊作反向回转时,使棉纤维靠压辊的摩擦牵引而和棉籽分离。压辊的转动,可用手摇,也可用脚踏。中国古代称轧棉为赶棉。后来,随着齿轮的应用,轧棉机的两个压辊采用一对齿轮啮合传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还利用斜齿轮,使压辊回转均匀。这类轧棉机在印度和中国沿用了好几个世纪。它的轧棉效率已比手工大大提高。后来,麦卡锡改用皮辊和刀片代替原来的两个压辊进行轧棉,分离纤维的效果比压辊轧棉机更好,并且适于加工纤维较长的籽棉。1793年,E.惠特尼发明锯齿轧棉机后,产量比麦卡锡轧棉机高出十多倍。但是破籽容易混入纤维中,而且棉结较多。目前世界各国大多采用锯齿和皮辊两种轧棉机,前者尤多。它们的作用分别与惠特尼轧棉机和麦卡锡轧棉机大体相同。由锯齿轧棉机生产的皮棉称为锯齿棉,由皮辊轧棉机生产的皮棉称为皮辊棉。
皮辊轧棉的工艺过程 先将松散的籽棉放置在推棉板和棉籽栅上。推棉板作前后往复运动,推棉板前沿将籽棉送至定刀(上刀)和动力(下刀)之间的皮辊处,使籽棉上的纤维和皮辊表面接触。皮辊靠回转和对纤维的摩擦作用,牵引纤维在定刀刀口和皮辊表面之间通过。定刀刀面与皮辊表面靠得很紧,把棉籽挡在定刀的刀背。动刀作上下高速运动,连续对棉籽进行冲击,纤维便与棉籽分离。被轧下的纤维被皮辊带走,由剥棉辊剥下,送到打包机压成一定规格的棉包。棉籽经棉籽栅落下,被排出机外(图 1)。皮辊轧棉机对纤维的作用缓和,纤维损伤少,纤维细长。对于成熟度较差的籽棉,使用皮辊轧棉机较为有利。皮辊轧棉机的定刀刀面和皮辊表面靠得越紧,棉籽轧得越光。所以,皮辊棉的皮棉制成率(皮棉量对喂入籽棉量的百分比)和短绒率(皮棉中长度在16毫米以下的短绒量对皮棉量的百分比)较高,纤维整齐度较差,棉籽上的残留纤维少,皮棉中的黄根含量多。在工艺上,把固生在棉籽上的长度在 6毫米以下的黄褐色绒毛称为黄根。皮棉中的黄根含量多,对成纱的质量不利,因为黄根在纺纱过程中不易除去。黄根和短绒是皮辊轧棉机在轧工方面的最大弊病。
锯齿轧棉的工艺过程 籽棉由多滚筒清棉机初步开松除杂后喂入储棉箱,经喂棉辊、清棉滚筒沿趟棉板进入前箱。前箱中装有拨棉刺辊和阻壳肋条等机件,锯片滚筒的锯片伸出阻壳肋条的间隙并与前箱中的籽棉接触,籽棉依靠拨棉辊拨给锯片滚筒。当锯片滚筒回转时,锯片勾住纤维经阻壳肋条将籽棉带入中箱。由于籽棉不断被锯片带入中箱并随锯片滚筒回转,便在棉卷箱(由弧形抱合板和活络盖板组成)内形成棉卷运动。当籽棉被锯片滚筒的锯片带至轧棉肋条时,由于轧棉肋条的间隙比被轧光的棉籽小,棉籽不能通过,于是,纤维从棉籽上分离下来并被锯片带入后箱(图2)。随后,纤维由毛刷或气流剥下,经输棉管送到打包机压成一定规格的棉包。籽棉上的可纺纤维不是一次轧下的,而是随着棉卷的运动不断翻滚,受锯片多次抓取才被轧下。被轧去可纺纤维的棉籽经轧棉肋条和锯片空隙落下,输到剥绒机进行剥绒。在锯齿轧棉机上,表面较光的籽棉(如僵瓣等)不易被锯片钩住,在前箱内就从拨棉辊和阻壳肋条的空隙落下排出机外,一般不进入中箱。因此,锯齿轧棉机的皮棉中很少含有棉籽和僵瓣等杂质。锯齿对纤维的作用剧烈,容易轧断纤维和轧破棉籽,产生棉结的机会较多。当棉卷运动和锯片滚筒和轧棉肋条等机件调节不当时,便不易轧下棉籽上的残留纤维,以致毛头较多。工艺上把轧棉后残留在棉籽上的较长的纤维称为毛头。毛头量对棉籽量的百分比称为毛头率。毛头率高,衣分率就低,可纺纤维浪费多,毛头和棉结是锯齿轧棉在轧工方面的最大弊病。不过,锯齿轧棉时僵瓣和棉籽不易混入纤维,所以锯齿棉的含杂率(皮棉中的含杂量对皮棉量的百分比)总是低于皮辊棉。锯齿容易将籽棉上强度较差的纤维拉断,这些被拉断的短纤维能在纺纱过程中被梳棉机排除,所以锯齿棉的成纱强度则高于皮辊棉。因为锯齿棉在纺纱性能上有上述优点,特别是锯齿轧棉机的劳动生产率高而且有利于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生产,各国在处理陆地棉时大多采用这种机器。皮辊轧棉机则日渐减少。
皮棉分级 原棉分级是原棉定价和纺纱配棉的依据,通常由原棉检验部门按品级条件和实物标准结合进行。品级条件包括棉纤维成熟度、色泽和轧工。检验轧工时对锯齿棉尤注意棉结,对皮辊棉尤注意黄根。棉结和黄根是反映轧工质量的重要内容,轧工质量又是评定皮棉品级的重要条件,轧工好坏直接影响原棉品级。一般说,原棉品级差,纺纱性能和成纱质量也差。
唛头 轧棉厂出厂的棉包上均印有收棉站(或轧棉厂)名、 唛头、 批号和包重的标志。唛头的标示方法,各国不尽相同?T谥泄桃瞪弦栽奁芳逗褪殖冻ざ茸槌梢允直硎镜钠芳冻ざ却牛莆橥贰_橥返牡谝桓鍪直硎酒芳叮诙偷谌鍪直硎境ざ?(毫米)。锯齿棉则在 3个数字上面加锯齿线,否则为皮辊棉。如为霜黄棉,在 3个数字两边加圆括号。例如,长度为27毫米的4级锯齿黄棉,用唛头(埬)表示。
轧棉过程一般包括拆包(籽棉)、烘干、清花、轧棉、 剥绒和成包。 现代锯齿轧棉厂安装有成套的拆包、烘干、清花、轧棉、剥绒、成包和打印联合机组,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烘棉的目的是防止籽棉含水过多而造成轧工不良。籽棉含水率超过12%时,就须采用干燥设备除去过量的水分。清棉的目的是清除籽棉中的外附杂质(枝叶、铃壳、灰砂、绳索和布片等),避免粗硬杂质混入纤维或被轧碎,这对含杂率较高的机摘棉更为重要。剥绒的目的是将棉籽上残留的纤维剥下,由剥绒机剥下的短纤维称为棉绒,也称棉短绒。轧棉厂除生产皮棉外,还生产棉籽和棉绒。皮棉是主要产品,用作纺纱织布。棉籽在工业上用于榨油,在农业上用作棉种。种用棉籽须经处理,消除病毒。 棉绒用作棉絮、 棉毯、脱脂棉等,也是制造人造纤维、玻璃纸和胶片的重要原料。
参考书目
荣跃南编、赵伯基审校:《轧花》,纺织工业出版社,北京,1959。
W.S.Taggart,Cotton Spinning,Vol.1,6th ed.,MacMillan and Co. Ltd.,London,1919.
古代轧棉依靠手工和压辊。原始手工轧棉是将籽棉铺在托板上,用一压辊搓滚,使纤维被压在压辊和托板之间并借摩擦力留在两者拑口线的前方。棉籽被挡在压辊和托板的接触拑口线后方,并随压辊的搓滚运动向后移动。古代轧棉机是用一对压辊来代替手工托板和压辊。上辊转速较慢,下辊转速较快,当两辊作反向回转时,使棉纤维靠压辊的摩擦牵引而和棉籽分离。压辊的转动,可用手摇,也可用脚踏。中国古代称轧棉为赶棉。后来,随着齿轮的应用,轧棉机的两个压辊采用一对齿轮啮合传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还利用斜齿轮,使压辊回转均匀。这类轧棉机在印度和中国沿用了好几个世纪。它的轧棉效率已比手工大大提高。后来,麦卡锡改用皮辊和刀片代替原来的两个压辊进行轧棉,分离纤维的效果比压辊轧棉机更好,并且适于加工纤维较长的籽棉。1793年,E.惠特尼发明锯齿轧棉机后,产量比麦卡锡轧棉机高出十多倍。但是破籽容易混入纤维中,而且棉结较多。目前世界各国大多采用锯齿和皮辊两种轧棉机,前者尤多。它们的作用分别与惠特尼轧棉机和麦卡锡轧棉机大体相同。由锯齿轧棉机生产的皮棉称为锯齿棉,由皮辊轧棉机生产的皮棉称为皮辊棉。
皮辊轧棉的工艺过程 先将松散的籽棉放置在推棉板和棉籽栅上。推棉板作前后往复运动,推棉板前沿将籽棉送至定刀(上刀)和动力(下刀)之间的皮辊处,使籽棉上的纤维和皮辊表面接触。皮辊靠回转和对纤维的摩擦作用,牵引纤维在定刀刀口和皮辊表面之间通过。定刀刀面与皮辊表面靠得很紧,把棉籽挡在定刀的刀背。动刀作上下高速运动,连续对棉籽进行冲击,纤维便与棉籽分离。被轧下的纤维被皮辊带走,由剥棉辊剥下,送到打包机压成一定规格的棉包。棉籽经棉籽栅落下,被排出机外(图 1)。皮辊轧棉机对纤维的作用缓和,纤维损伤少,纤维细长。对于成熟度较差的籽棉,使用皮辊轧棉机较为有利。皮辊轧棉机的定刀刀面和皮辊表面靠得越紧,棉籽轧得越光。所以,皮辊棉的皮棉制成率(皮棉量对喂入籽棉量的百分比)和短绒率(皮棉中长度在16毫米以下的短绒量对皮棉量的百分比)较高,纤维整齐度较差,棉籽上的残留纤维少,皮棉中的黄根含量多。在工艺上,把固生在棉籽上的长度在 6毫米以下的黄褐色绒毛称为黄根。皮棉中的黄根含量多,对成纱的质量不利,因为黄根在纺纱过程中不易除去。黄根和短绒是皮辊轧棉机在轧工方面的最大弊病。
锯齿轧棉的工艺过程 籽棉由多滚筒清棉机初步开松除杂后喂入储棉箱,经喂棉辊、清棉滚筒沿趟棉板进入前箱。前箱中装有拨棉刺辊和阻壳肋条等机件,锯片滚筒的锯片伸出阻壳肋条的间隙并与前箱中的籽棉接触,籽棉依靠拨棉辊拨给锯片滚筒。当锯片滚筒回转时,锯片勾住纤维经阻壳肋条将籽棉带入中箱。由于籽棉不断被锯片带入中箱并随锯片滚筒回转,便在棉卷箱(由弧形抱合板和活络盖板组成)内形成棉卷运动。当籽棉被锯片滚筒的锯片带至轧棉肋条时,由于轧棉肋条的间隙比被轧光的棉籽小,棉籽不能通过,于是,纤维从棉籽上分离下来并被锯片带入后箱(图2)。随后,纤维由毛刷或气流剥下,经输棉管送到打包机压成一定规格的棉包。籽棉上的可纺纤维不是一次轧下的,而是随着棉卷的运动不断翻滚,受锯片多次抓取才被轧下。被轧去可纺纤维的棉籽经轧棉肋条和锯片空隙落下,输到剥绒机进行剥绒。在锯齿轧棉机上,表面较光的籽棉(如僵瓣等)不易被锯片钩住,在前箱内就从拨棉辊和阻壳肋条的空隙落下排出机外,一般不进入中箱。因此,锯齿轧棉机的皮棉中很少含有棉籽和僵瓣等杂质。锯齿对纤维的作用剧烈,容易轧断纤维和轧破棉籽,产生棉结的机会较多。当棉卷运动和锯片滚筒和轧棉肋条等机件调节不当时,便不易轧下棉籽上的残留纤维,以致毛头较多。工艺上把轧棉后残留在棉籽上的较长的纤维称为毛头。毛头量对棉籽量的百分比称为毛头率。毛头率高,衣分率就低,可纺纤维浪费多,毛头和棉结是锯齿轧棉在轧工方面的最大弊病。不过,锯齿轧棉时僵瓣和棉籽不易混入纤维,所以锯齿棉的含杂率(皮棉中的含杂量对皮棉量的百分比)总是低于皮辊棉。锯齿容易将籽棉上强度较差的纤维拉断,这些被拉断的短纤维能在纺纱过程中被梳棉机排除,所以锯齿棉的成纱强度则高于皮辊棉。因为锯齿棉在纺纱性能上有上述优点,特别是锯齿轧棉机的劳动生产率高而且有利于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生产,各国在处理陆地棉时大多采用这种机器。皮辊轧棉机则日渐减少。
皮棉分级 原棉分级是原棉定价和纺纱配棉的依据,通常由原棉检验部门按品级条件和实物标准结合进行。品级条件包括棉纤维成熟度、色泽和轧工。检验轧工时对锯齿棉尤注意棉结,对皮辊棉尤注意黄根。棉结和黄根是反映轧工质量的重要内容,轧工质量又是评定皮棉品级的重要条件,轧工好坏直接影响原棉品级。一般说,原棉品级差,纺纱性能和成纱质量也差。
唛头 轧棉厂出厂的棉包上均印有收棉站(或轧棉厂)名、 唛头、 批号和包重的标志。唛头的标示方法,各国不尽相同?T谥泄桃瞪弦栽奁芳逗褪殖冻ざ茸槌梢允直硎镜钠芳冻ざ却牛莆橥贰_橥返牡谝桓鍪直硎酒芳叮诙偷谌鍪直硎境ざ?(毫米)。锯齿棉则在 3个数字上面加锯齿线,否则为皮辊棉。如为霜黄棉,在 3个数字两边加圆括号。例如,长度为27毫米的4级锯齿黄棉,用唛头(埬)表示。
轧棉过程一般包括拆包(籽棉)、烘干、清花、轧棉、 剥绒和成包。 现代锯齿轧棉厂安装有成套的拆包、烘干、清花、轧棉、剥绒、成包和打印联合机组,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烘棉的目的是防止籽棉含水过多而造成轧工不良。籽棉含水率超过12%时,就须采用干燥设备除去过量的水分。清棉的目的是清除籽棉中的外附杂质(枝叶、铃壳、灰砂、绳索和布片等),避免粗硬杂质混入纤维或被轧碎,这对含杂率较高的机摘棉更为重要。剥绒的目的是将棉籽上残留的纤维剥下,由剥绒机剥下的短纤维称为棉绒,也称棉短绒。轧棉厂除生产皮棉外,还生产棉籽和棉绒。皮棉是主要产品,用作纺纱织布。棉籽在工业上用于榨油,在农业上用作棉种。种用棉籽须经处理,消除病毒。 棉绒用作棉絮、 棉毯、脱脂棉等,也是制造人造纤维、玻璃纸和胶片的重要原料。
参考书目
荣跃南编、赵伯基审校:《轧花》,纺织工业出版社,北京,1959。
W.S.Taggart,Cotton Spinning,Vol.1,6th ed.,MacMillan and Co. Ltd.,London,1919.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