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震源信号
1)  source signal
震源信号
2)  signature processing
震源信号处理
3)  signals before an earthquake
临震信号
4)  seismic data
地震信号
1.
Conventional de-noising methods by threshold filter in wavelet domain do not utilize the correlations of seismic data to remove random noises.
常规小波域阈值去噪方法未能充分利用地震信号相关性的特点进行去噪 ,只能去除地震信号中部分随机噪声 ,为此提出了一种小波域分时分频相关结合阈值去噪处理方法。
2.
The application of WT approach to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has bright future,and hence further research into this field is of great value.
小波变换方法由于具有同时在时间域与频率域分析的特点,在信号的分析处理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其应用于地震信号噪声的处理,有着更好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3.
The effect of using conventional KL transform to remove strong energy random noises of seismic data is not very good.
常规KL变换对于具有强随机噪声的地震信号处理效果不佳 ,本文提出一种将小波变换和KL变换结合使用的去噪处理新方法。
5)  coseismic signal
同震信号
1.
The coseismic signals of aftershocks exist in all components of th.
通过与汉王强震台的地震记录数据比较发现,同震信号存在于所有的电场和磁场记录分量中,它们与地震波的到达同步,而不是在地震发生的时刻出现。
6)  signal earthquake
信号震
补充资料:临江仙·夜归临皋

体裁:词 年代:宋 作者:苏轼

原文

夜饮东坡醒复醉②,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③。夜阑风静榖纹平④。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⑤。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其词于风格、体制上皆有创变,清雄旷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有《东坡乐府》。

词牌释义

临江仙 临江仙.妓席 欧阳修

〔题考〕 本调之创,本咏水仙,厥后依调填词,多属泛咏;字数增减,体乃增多。据万氏【词律】所收,有五十四字者、五十六字者,五十八字者有七体之多;更有六十二、七十四、九十三字者。至六十字者,除本调外,又有秦观一首,尾三字作仄平仄;顾敻一首,尾作三字两句,俱非正格。欧公此调,据【野客丛谈】云:“欧阳永叔任河南推官,亲一妓。时钱文僖公为西京留守。一日,宴于后园,客集而欧与妓皆不至,移时方来。钱责妓云:‘末至何也?’妓云:‘中暑,往凉堂睡觉,失金钗,犹未见。’钱曰:‘若得欧推官一词,当为偿汝。’欧即席赋此。坐皆击节,命妓满斟送欧。而令公库偿钗。”因即注题“妓席”,而后人即奉为﹝临江仙﹞调为正宗。

〔作法〕 本调六十字,前后阕相同。起为仄起仄收之七言句,不用韵。次为六字句,用韵。第三句为平起平韵之七言句,故一三两字平仄不拘。四五两句恰与仄起五言绝句末二句句法相同;每句第一字亦不拘平仄。

池外轻雷池上雨,

⊙●⊙○○●●(句)

雨声滴碎荷声。

⊙○⊙●○△(平韵)

小楼西角断虹明。

⊙○⊙●●○△(协平韵)

阑干私倚处,

⊙○○●●(句)

遥见月华生。

⊙●●○△(协平韵)

燕子飞来窥画栋,

⊙●⊙○○●●(句)

玉钩垂下帘旌。

⊙○⊙●○△(协平韵)

凉波不动簟纹平。

⊙○⊙●●○△(协平韵)

水晶双枕畔,

⊙○○●●(句)

犹有堕钗横。

⊙●●○△(协平韵)

注解

①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载:“元丰五年(1082)九月,雪堂夜饮,醉归临皋。”石声淮、唐玲玲《东坡乐府编年笺注》则谓本词“当作于元丰六年四月以前”。临皋:在湖北黄冈县南江边,苏轼曾寓居于此。 ②东坡:苏轼在黄州城东开垦的躬耕之地,他自号东坡居士,系效白据易“忠州东坡”之名。 ③营营:往来劳碌。 ④榖(hú)纹:形容水波微细。榖,有皱纹的纱。 ⑤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苏轼在黄州“与数客饮江上,夜归。江面际天,风露浩然,有当其意,乃作歌词,所谓‘夜阑风静榖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者,与客大歌数过而散。翌日暄传子瞻夜作此词,挂冠服江边,拏舟长啸而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然此语卒传至京师,虽裕陵(神宗)亦闻而疑之。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