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Southwest Indian Ridge
西南印度洋中脊
1.
Advances in Slow-Ultraslow-Spreading Southwest Indian Ridge;
慢速—超慢速扩张西南印度洋中脊研究进展
2.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y and X-ray energy spectrometer, particulate materials obtained through filtering the seawater taken from the hydrothermal plume region in the Southwest Indian Ridge were analyzed.
本文以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羽状流水体中悬浮颗粒物为研究对象,选取典型的3个CTD采水站位,对离底42—500m的不同水层悬浮体过滤的滤膜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和X射线能谱面扫描分析。
3) Southwest Indian Ridge
西南印度洋脊
1.
Discussion and the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of IODP drilling to study in the 49°39′E vent field in Southwest Indian Ridge
西南印度洋脊49°39′E热液活动区IODP钻探计划的科学意义
4) Ninety East Ridge
东经90度洋中脊
5) west-central Indian Ocean
印度洋中西部
1.
Feeding behavior of Thunnus obesus in the west-central Indian Ocean;
印度洋中西部水域大眼金枪鱼的食性
2.
Feeding habits and its seasonal variations of Thunnus albacares in the west-central Indian Ocean;
印度洋中西部水域黄鳍金枪鱼的食性及其季节性变化
3.
Based on the catch data of yellowfin tuna captured by Chinese tuna longline fleet in the west-central Indian Ocean from January to June in 2003 and 2004,the basic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atch composition of yellowfin tuna captured were investigated.
根据2003-2004年1-6月印度洋中西部海域金枪鱼延绳钓所捕获的黄鳍金枪鱼数据,对其基本的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
6) the southern and central Indian Ocean
印度洋中南部
1.
Based on the biological data collected by Chinese tuna longliner operating in the southern and central Indian Ocean during September 2008 to April 2009,the present paper analyzed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igeye tuna(Thunnus obesus),including length distribution,sex ratio,and diet.
根据2008年9月—2009年4月印度洋中南部金枪鱼延绳钓渔场所捕获的大眼金枪鱼数据,本文对其基本的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
补充资料:洋中脊
走向与大陆边缘平行,并随大陆边缘形状的变化而转折的洋底山脉。又称大洋中脊、中脊、中央海岭、洋隆等。它是海底扩张作用的中心(见海底扩张说),其两侧岩石圈板块相背分离,故又称为离散型板块边界或生长边界。
形态结构 洋中脊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山脉,纵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总长约 6.4万公里,宽1500~2000公里,高出洋底约3公里,其露出洋面以上的部分成为岛屿,如冰岛、亚速尔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和复活节岛等。
洋中脊在地形上由一系列大致平行的峰脊和线状谷地组成,中央是一条线状地堑,称轴部裂谷,内部为新鲜的枕状玄武岩覆盖,其上几乎没有沉积物,伴生有大量走向总体与裂谷长轴一致的裂隙,显示地壳正在遭受伸展作用(见图)。轴部裂谷以高20~40米的近直立断崖与两侧高地为界。
海底取样表明,洋中脊均由玄武岩组成,并具有与洋盆大致相同的地壳结构,但洋壳的厚度更薄。地幔在洋中脊上涌,并且存在一地震纵波速度偏低的异常上地幔,使中脊下面的莫霍面变得不明显。
其他特征 洋中脊是高热流区,平均热流值超过3毫卡每平方厘米每钞,比洋壳其余部分和大陆平均值高出1倍以上。洋中脊还是一个地震活动带,震源深度小,震源机制解表明,发生在中脊部位的地震源是走向与中脊一致的正断作用;发生在错断脊轴的破裂带中的地震则具有走滑性质(见转换断层)。
各大洋中脊处的海底扩张速度并不相同。慢速扩张的如大西洋中脊,地形起伏大,轴部裂谷高差可达2~3公里,岩浆房深度大而规模小,火山喷发周期为1000~10000年,所以空间上彼此远离,地表有辉长岩等出露。快速扩张的如东太平洋中脊,地形起伏较为平缓,转换断层的间距大,岩浆房的埋深较浅,火山喷发周期为50~500年,所以中脊和火山的线性较好。
板块构造学认为,洋中脊的玄武岩是异常地幔局部熔融的产物,代表新生的地壳。由于新生洋壳不断在轴部裂谷生成,推挤两侧已形成的老洋壳,板块的离散运动才体现出来。黑烟囱型块状硫化物矿床是海水通过裂隙网络与新生玄武岩发生双向的热交换与化学交换的结果。与黑烟囱共生的还有不依靠光合作用,从H2S、 CO2等吸取能量的深海生物群落,它的发现对探索地球生命起源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书目
F. Press, R. Siever,Earth,3rd ed., W.H.Freemanand Company,San Francisco,1982.
形态结构 洋中脊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山脉,纵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总长约 6.4万公里,宽1500~2000公里,高出洋底约3公里,其露出洋面以上的部分成为岛屿,如冰岛、亚速尔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和复活节岛等。
洋中脊在地形上由一系列大致平行的峰脊和线状谷地组成,中央是一条线状地堑,称轴部裂谷,内部为新鲜的枕状玄武岩覆盖,其上几乎没有沉积物,伴生有大量走向总体与裂谷长轴一致的裂隙,显示地壳正在遭受伸展作用(见图)。轴部裂谷以高20~40米的近直立断崖与两侧高地为界。
海底取样表明,洋中脊均由玄武岩组成,并具有与洋盆大致相同的地壳结构,但洋壳的厚度更薄。地幔在洋中脊上涌,并且存在一地震纵波速度偏低的异常上地幔,使中脊下面的莫霍面变得不明显。
其他特征 洋中脊是高热流区,平均热流值超过3毫卡每平方厘米每钞,比洋壳其余部分和大陆平均值高出1倍以上。洋中脊还是一个地震活动带,震源深度小,震源机制解表明,发生在中脊部位的地震源是走向与中脊一致的正断作用;发生在错断脊轴的破裂带中的地震则具有走滑性质(见转换断层)。
各大洋中脊处的海底扩张速度并不相同。慢速扩张的如大西洋中脊,地形起伏大,轴部裂谷高差可达2~3公里,岩浆房深度大而规模小,火山喷发周期为1000~10000年,所以空间上彼此远离,地表有辉长岩等出露。快速扩张的如东太平洋中脊,地形起伏较为平缓,转换断层的间距大,岩浆房的埋深较浅,火山喷发周期为50~500年,所以中脊和火山的线性较好。
板块构造学认为,洋中脊的玄武岩是异常地幔局部熔融的产物,代表新生的地壳。由于新生洋壳不断在轴部裂谷生成,推挤两侧已形成的老洋壳,板块的离散运动才体现出来。黑烟囱型块状硫化物矿床是海水通过裂隙网络与新生玄武岩发生双向的热交换与化学交换的结果。与黑烟囱共生的还有不依靠光合作用,从H2S、 CO2等吸取能量的深海生物群落,它的发现对探索地球生命起源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书目
F. Press, R. Siever,Earth,3rd ed., W.H.Freemanand Company,San Francisco,1982.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