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hite rot of sweet potato
甘薯白纹羽病
2) Rosellinia necatrix
白纹羽病
1.
Research on the Occurrence regularity and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Remedy of Rosellinia necatrix;
红栀子白纹羽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3) rosellinia trunk rot of tea
茶白纹羽病
4) 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
1.
The cDNA of SPFMV coat protein gene was synthesized by RT-PCRwith artifically synthesized two specific primers and the RNA of 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 Chinese isolate as templete.
根据已报道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potatofeatherymottlevirus,SPFMV)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以我们从国内甘薯品种徐薯-18上分离到的SPFMV的RNA为模板,经过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条链,经PCR扩增、限制性酶切后克隆于pUC19的Hind 和SacI位点,转化大肠杆菌JM109,经限制性酶切分析、PCR鉴定以及序列分析证实获得了SPFMV中国分离株外壳蛋白基因的全长克隆。
2.
According to published nucleotide sequence, coat protein gene of 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 (SPFMV) isolated from China was synthesized by reverse transcripa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 PCR ) and constructed into expression vector pET30a (+) for overexpression in prokaryotic cells.
根据已报道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外壳蛋白(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利用RT-PCR的方法获得CP基因后,再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
3.
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 (SPEMV) was purified from infected I.
从感染有甘薯羽状斑驳病毒的牵牛(Ⅰ。
5) sweet [ Spanish ] potato
甘薯, 白薯
6) rosellinia trunk rot of apple
苹果白纹羽病
补充资料:甘薯
甘薯 Ipomoea batatas;sweet potato 旋花科甘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蔓生草本。又称番薯、山芋、红薯、地瓜等。甘薯起源于墨西哥以及从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到秘鲁一带的热带美洲。16世纪末从南洋引入中国,中国的甘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世界首位。 分布 世界甘薯主要产区分布在北纬40°以南,亚洲最多,非洲次之,美洲第三。甘薯在中国分为5个薯区:北方春薯区,包括辽宁、吉林、河北、陕西北部等地;黄淮流域春夏薯区,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甘薯总面积的40%;长江流域夏薯区,除青海和川西北高原以外的整个长江流域;南方夏秋薯区,北回归线以北的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南方秋冬薯区,北回归线以南的沿海陆地和台湾等岛屿。
形态特征 甘薯根分为须根、柴根和块根。须根纤维状,有根毛,吸收水分和养分。柴根是须根在不良条件下形成的畸形肉质根。块根是贮藏养分的器官,也是供食用的部分,分布在5~25厘米土层中,其形状分为纺锤形 、圆筒形、球形和块形等;皮色有白、黄、红、淡红、紫红等;肉色分为白、黄、淡黄、橘红、紫晕等;具有根出芽特性,是育苗繁殖的重要器官。茎匍匐蔓生或半直立,呈绿、绿紫或紫、褐等色。聚伞花序,腋生,形似牵牛花,淡红或紫红色。
生理特性 甘薯属喜光短日照作物,性喜温,不耐寒。甘薯根系发达,较耐旱。土壤水分以最大持水量的60%~80%为宜。甘薯要求土壤结构良好。耕层厚、透气排水好的壤土和砂壤土,有利于根系发育、块根的形成和膨大。土壤pH宜在4.2~8.3之间。 栽培措施 主要包括:育苗、栽种、管理。甘薯育苗,以重100~250克,无病质量好的夏、秋薯块作种薯。利用人工加温的温床、太阳辐射增温的冷床、温床和采苗圃等方法育苗。 甘薯栽种,多采用垄作,秋季易涝和适宜密植的地区宜双行大垄,选用壮苗,适时早栽,当土温稳定在17~18℃时,即可栽插。 甘薯管理,早期要及时补苗,甘薯需钾最多,氮、磷次之。 收获和贮藏 当地平均气温降到 12~15℃、晴天土壤湿度较低时,抓紧收获。先收种薯,后收食用薯。薯块应随时入窖,或及时切晒加工。一般用地下窖,随收随藏。入窖前要彻底清扫、消毒、灭鼠。严格选薯,剔除破皮、断伤、带病、经霜和水渍的薯块,贮藏量只可占窖容量的80%。入窖初期须进行高温愈合处理,窖内加温到34~37℃,相对湿度85%,使破伤薯块形成愈伤组织。然后进行短时间通风散湿,窖温保持在10~15℃,相对湿度85%~90%;中、后期加强保温防寒,严防薯堆受到9℃以下的冷害。 病虫害 北方以真菌性黑斑病、线虫病、真菌性根腐病为主;南方以细菌性薯瘟、真菌性疮痂病为主;贮藏期以真菌性软腐病为主。甘薯病毒病种类很多,叶部症状有紫环、黄斑、缩叶、卷叶、明脉、羽状镶嵌等。防治方法,可选用抗病毒病品种,消灭薯田传病媒介昆虫,应用茎尖脱毒组织,培养无病壮苗等措施。甘薯主要虫害是甘薯小象虫和甘薯天蛾。其次有杂食性害虫蝼蛄、地老虎、金针虫等。防治小象虫应实行水旱轮作,采取后期在垄面和裂缝处培土等措施。其他害虫可采取农业技术和药剂防治。 用途和加工 非洲、亚洲的部分国家以甘薯作主食;还可制作粉丝、糕点、果酱等食品。工业上提取淀粉,广泛用于纺织、造纸、医药。甘薯淀粉的水解产品有糊精、饴糖、果糖、葡萄糖等。还可生产酒精、白酒、柠檬酸、乳酸、味精、丁醇、丙酮等。根、茎、叶可用作饲料。 |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