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il of ylang ylang complete
依兰依兰全油
2) ylang ylang oil
依兰依兰油
4) Yilan
依兰
1.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Heilongjiang Mictite in Yilan Area;
依兰地区黑龙江混杂岩的形成与演化
2.
Sanxing, the ancient place name, is Yilan Count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today.
三姓,古地名,今黑龙江省依兰县。
5) Yilan mining area
依兰矿区
1.
There is sandstone and mudstone member in Upper Tertiary System of the Yilan mining area.
依兰矿区第三系上部的砂泥岩段,因泥岩的水敏水化作用及粗砂岩易坍塌等原因造成,区内钻孔孔壁极不稳定,经常发生粘卡钻具事故。
6) Yilan bituminous coal
依兰烟煤
补充资料:依兰
依兰
依兰地处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西部,西距哈尔滨市251公里,东距佳木斯76公里,版图状如枫叶,形似蝴蝶,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完达山脉三山对峙,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巴兰河四水交汇,总面积4616平方公里,人口37万,辖9个乡镇、132个行政村,县政府驻依兰镇。
依兰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差异很大,年均气温在2.6-3.1摄氏度,无霜期137天,年降水量600毫米,适于水稻和大豆生长。
依兰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倭肯哈达洞穴的发现,证明早在6000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清代设三姓副都统衙门,又称"三姓",是满清发祥地,又是北宋徽、钦二帝"坐井观天"的软禁之地。
依兰全县有可耕地17l万亩,土壤肥沃,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之一。境内山多林密,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有野猪、黑熊、狍子、野鸡、蕨菜、蘑菇、猴头、木耳等,有13科63种鱼类;矿产资源丰富,金属矿藏有铜、锡、铝、金、镁等、非金属矿藏有石英、石棉、石墨、煤、水晶石、大理岩等,其中煤的贮量达3.7亿吨,是发展煤化工业的优质原料、极具开发前途。
依兰县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秀丽。丹清河风景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内的巴兰河漂流被誉为"北方第一漂";人文景观历史底蕴深厚,"五国城"、"土城子""靖边营"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依兰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8.5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7亿元、3.8亿元、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36:21:43;财政总收入完成1.09亿元,其中地方预算内收入0.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3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548元,农民人均收入2023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亿元,城乡居民存款余额13亿元。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畜牧业占总收入的47.8%,初步建成了绿色食品、经济作物、食品、生猪、山产品和奶牛6个产业链。工业行业中,机械、纺织、亚麻、电力、浸油、食糖等具有一定优势。第三产业中,旅游业资源丰富、优势突出,日渐成为产业支柱。
翻阅历史
真正让依兰远近闻名的,还是七十年代末著名导演汤晓丹拍摄的那部电影《傲蕾·一兰》。故事讲述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在祖国北疆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那场抗击沙俄保卫战。电影写在依兰,拍在依兰,依兰也由此名扬海内外。
然而,当你走进依兰,翻开历史,比《傲蕾·一兰》更有名的却是“靖康之难”,被女真人掳掠押解至胡里改路(即今依兰城)“坐井观天”的北宋两位亡国之君徽钦二帝,使这座小城平添了不寻常的文化色彩。留下了不少悲悲切切的诗章:“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天雁飞”。
或许历史不该这样结束,或许不该在这里结束,按捺不住的“龙之脉”终于在时隔不到两个朝代后又续上了真龙天子的香火,清王朝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贴木儿就出生在依兰城西马大屯。难怪乾隆帝大帝秘访三姓(今依兰)时,称这里“声闻塞北三千里,名贯江南十六州”呢!
依兰史称三姓,是满语依兰哈喇的汉译。从唐朝至今,历朝历代都在此建城设防。唐渤海国在依兰设德里府;辽灭渤海后,黑水革(末)革(曷)改称生女真,设五国部,依兰是五国部中的越里吉部l]元l]在依兰设胡里改、斡朵里万户府;明设胡里改卫、清设三姓副都统衙门,归吉林大将军统辖,管至黑龙江中下游l]乌苏里l]l]库页l]、南北菲芽喀斯海(今鄂霍茨克海)等广袤疆域。
蜿蜒的倭肯河静静的流淌,依兰先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开辟了人类历史的先河。1950年发现并经过考古学家论证的倭肯哈达洞穴,位于县城东倭肯河畔哈达山的半山腰上,离地约85米高,洞口略偏西南,洞穴全长12米,为5700--6000年前古人类一个家庭的栖息地,后改为的墓穴。穴内发现蹲坐屈肢人骨架、石器、陶片、玉石、生产工具、石斧等珍贵文物。
依兰地处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西部,西距哈尔滨市251公里,东距佳木斯76公里,版图状如枫叶,形似蝴蝶,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完达山脉三山对峙,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巴兰河四水交汇,总面积4616平方公里,人口37万,辖9个乡镇、132个行政村,县政府驻依兰镇。
依兰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差异很大,年均气温在2.6-3.1摄氏度,无霜期137天,年降水量600毫米,适于水稻和大豆生长。
依兰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倭肯哈达洞穴的发现,证明早在6000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清代设三姓副都统衙门,又称"三姓",是满清发祥地,又是北宋徽、钦二帝"坐井观天"的软禁之地。
依兰全县有可耕地17l万亩,土壤肥沃,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之一。境内山多林密,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有野猪、黑熊、狍子、野鸡、蕨菜、蘑菇、猴头、木耳等,有13科63种鱼类;矿产资源丰富,金属矿藏有铜、锡、铝、金、镁等、非金属矿藏有石英、石棉、石墨、煤、水晶石、大理岩等,其中煤的贮量达3.7亿吨,是发展煤化工业的优质原料、极具开发前途。
依兰县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秀丽。丹清河风景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内的巴兰河漂流被誉为"北方第一漂";人文景观历史底蕴深厚,"五国城"、"土城子""靖边营"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依兰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8.5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7亿元、3.8亿元、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36:21:43;财政总收入完成1.09亿元,其中地方预算内收入0.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3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548元,农民人均收入2023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亿元,城乡居民存款余额13亿元。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畜牧业占总收入的47.8%,初步建成了绿色食品、经济作物、食品、生猪、山产品和奶牛6个产业链。工业行业中,机械、纺织、亚麻、电力、浸油、食糖等具有一定优势。第三产业中,旅游业资源丰富、优势突出,日渐成为产业支柱。
翻阅历史
真正让依兰远近闻名的,还是七十年代末著名导演汤晓丹拍摄的那部电影《傲蕾·一兰》。故事讲述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在祖国北疆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那场抗击沙俄保卫战。电影写在依兰,拍在依兰,依兰也由此名扬海内外。
然而,当你走进依兰,翻开历史,比《傲蕾·一兰》更有名的却是“靖康之难”,被女真人掳掠押解至胡里改路(即今依兰城)“坐井观天”的北宋两位亡国之君徽钦二帝,使这座小城平添了不寻常的文化色彩。留下了不少悲悲切切的诗章:“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天雁飞”。
或许历史不该这样结束,或许不该在这里结束,按捺不住的“龙之脉”终于在时隔不到两个朝代后又续上了真龙天子的香火,清王朝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贴木儿就出生在依兰城西马大屯。难怪乾隆帝大帝秘访三姓(今依兰)时,称这里“声闻塞北三千里,名贯江南十六州”呢!
依兰史称三姓,是满语依兰哈喇的汉译。从唐朝至今,历朝历代都在此建城设防。唐渤海国在依兰设德里府;辽灭渤海后,黑水革(末)革(曷)改称生女真,设五国部,依兰是五国部中的越里吉部l]元l]在依兰设胡里改、斡朵里万户府;明设胡里改卫、清设三姓副都统衙门,归吉林大将军统辖,管至黑龙江中下游l]乌苏里l]l]库页l]、南北菲芽喀斯海(今鄂霍茨克海)等广袤疆域。
蜿蜒的倭肯河静静的流淌,依兰先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开辟了人类历史的先河。1950年发现并经过考古学家论证的倭肯哈达洞穴,位于县城东倭肯河畔哈达山的半山腰上,离地约85米高,洞口略偏西南,洞穴全长12米,为5700--6000年前古人类一个家庭的栖息地,后改为的墓穴。穴内发现蹲坐屈肢人骨架、石器、陶片、玉石、生产工具、石斧等珍贵文物。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