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ock floor
干坞底
2) bottom drained dry dock
底排水干船坞
4) drydock lock
干坞坞闸
5) dry dock
干坞
1.
The repa ir completed with the help of a 150000t dry dock, the key is to adjust the posit ion of the former in the dry dock with her pumping system and applying the float -down method.
介绍了 8 0 0 0 0t浮坞FD117海损断体在 15 0 0 0 0t干坞内 ,利用其抽放水系统进行水位调节和水的浮力对浮坞断体拖移定位 ,即浮沉法进行合拢修复的工艺方法 。
2.
The location selection is described for dry dock of the immersed Changhong tunnel in Ningbo.
主要从干坞的选址、方案比选、边坡、坞墩和大堤、基底处理以及边坡稳定性计算和基底变形计算等方面,总结了干坞设计的一些方法和经验。
6) dry-dock
[英]['drai'dɔk] [美]['draɪ'dɑk]
干坞
1.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formation of a dry-dock slope were analyzed.
分析了影响干坞边坡变形的因素,包括土体强度、无护坡时间、放坡坡率、分层开挖数、分层开挖深度、开挖步长、降水深度和坡顶荷载。
2.
The stability of dry-dock slope is calculated by simplified Bishop method.
采用简化毕肖普(Bishop)法,对干坞边坡各阶段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稳定系数Fs在干坞施工及使用各阶段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规律。
补充资料:干船坞
建在水域岸边供修船和造船用的长形盒状水工建筑物,习惯上称为船坞。干船坞坞底低于水面,三面是坞墙,与岸相连,一面有坞口通向水域,并设有坞门。船坞原先主要用于修船。随着船舶大型化,超过10万吨级的船,在船坞内建造较为安全有利,因此,船坞也用于造船,并向大型化发展。
修建船坞的传统方法是先在岸边水中修一围埝,抽干埝内的水,再挖基坑进行干施工。如果船坞必须建在港池中,或地基为渗透性特大的沙土或有通河海裂隙的岩基,或围埝施工和拆除费工等,则不宜用围埝施工法。
船坞由坞室、坞首、坞门、灌排水系统和附属设施组成。船要进坞修理时,利用灌水系统先向坞室内灌水至水面与坞外水面齐平,开坞门牵引船舶入坞,再关坞门,用排水系统将坞室内水排出,船即坐落在坞底板上的墩座上。在坞内修好的船和新造的船出坞,也要先向坞室内灌水至水面与坞外水面齐平,再开坞门牵引船舶出坞。
坞首和坞室 坞首是将坞室同水域隔开的挡水建筑物,其上设有坞门。坞室是由坞首和坞墙围成的空间,是修造船的场所。坞首和坞室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分重力式、锚碇式和减压排水式等类型。结构和类型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地基条件,考虑如何处理地下水作用在坞底板上的浮托力问题。各种类型各有相应的处理办法。重力式船坞是利用钢筋混凝土坞体的自重抵御水的浮托力,早先的船坞多是这种形式。锚碇式船坞是利用打设在坞底板下良好地基内的锚碇结构抵御水的浮托力,一般用于摩阻力大的土中。减压排水式船坞是利用排水管道系统排出坞底板下的地下水,从而消除或减少水浮托力,一般用于透水性较小的粘性土中,对于砂性土,由于透水性大,地下水排不胜排,不宜采用这种形式。由于船坞的尺度愈来愈大,以船坞自重解决水的浮托力问题,所需费用愈来愈大,所以大多数船坞设计优先考虑减压排水式结构。船坞结构的发展趋势是由重型向轻型发展,由坞墙和底板连成一体的整体式结构向两者分开的分离式结构发展。
坞门 船坞在抽水、修船和造船时用来挡水,承受坞外水压力的设施。坞门类型有:叠梁式、人字式、横拉式、浮箱式、卧倒式。叠梁门是最原始的形式。这种坞门是叠放一根根方木,方木两端卡在门槽中,结构简单,造价低,但操作麻烦。人字门是在垂直门轴上转动的两扇门,关闭时两扇门呈人字状。人字门水密性较差,用得不多。横拉门在门的底部和一侧的上缘装有滚轮,启闭时门沿上、下水平轨道左右移动。横拉门须建造能容纳坞门的门库,因而占地较多,且增加造价。浮箱式坞门又称浮坞门,是可沉浮的箱形结构,使用维修均较方便,不易出故障,应用最广。卧倒门是在门底设两个铰同坞槛连接,开门时门向外倒向水底门坑,不影响船舶进出,但在含沙量较大的水域,门坑易淤,不宜采用。
灌排水系统 向坞室灌水和将坞室内的水排空的设施。坞室灌水,最早多是靠设在坞门上的灌水阀门。船坞尺度增大后,改在坞墙内或底板中设置灌水廊道,廊道上设有阀门。排水系统有主泵、副泵和排水管系。主泵用来排空坞室内的水,常用离心泵、轴流泵等;副泵也称疏水泵,用来排除雨水、地下渗水、生产废水,并在坞室排空的最后阶段代替主泵工作,一般取主泵容量的2%~5%。
附属设施 主要有龙骨墩和边墩,用于支承船体的重量。设在坞底板的中心线上的称龙骨墩,两边的称边墩。它们应有适当的高度,彼此间有适当的间距,以便修理船底。墩一般用生铁制造,上覆方木。修理局部船底板时,坞墩可局部拆除,修好后再支上。老式的边墩制成与船底的线型斜度相一致,现在大船的底面多是平的,故多数边墩与龙骨墩同高。近年来多采用机械化边墩,它们的横向位置和顶面高度可在坞室内有水的情况下远距离操纵调整。一船出坞后,另一艘待修的船可随即进坞,边抽水边调整机械化边墩,使之适应船底线型。这样可少抽一次水,节约能源和时间,提高船坞利用率。
船坞还配备有起重吊车,烧割焊用的动力管线,敲铲油漆用的工具设备,牵引船舶进出坞用的、沿坞墙顶设置的小车和驱动绞车,淡水和海水的供应管道等。(见彩图)
修建船坞的传统方法是先在岸边水中修一围埝,抽干埝内的水,再挖基坑进行干施工。如果船坞必须建在港池中,或地基为渗透性特大的沙土或有通河海裂隙的岩基,或围埝施工和拆除费工等,则不宜用围埝施工法。
船坞由坞室、坞首、坞门、灌排水系统和附属设施组成。船要进坞修理时,利用灌水系统先向坞室内灌水至水面与坞外水面齐平,开坞门牵引船舶入坞,再关坞门,用排水系统将坞室内水排出,船即坐落在坞底板上的墩座上。在坞内修好的船和新造的船出坞,也要先向坞室内灌水至水面与坞外水面齐平,再开坞门牵引船舶出坞。
坞首和坞室 坞首是将坞室同水域隔开的挡水建筑物,其上设有坞门。坞室是由坞首和坞墙围成的空间,是修造船的场所。坞首和坞室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分重力式、锚碇式和减压排水式等类型。结构和类型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地基条件,考虑如何处理地下水作用在坞底板上的浮托力问题。各种类型各有相应的处理办法。重力式船坞是利用钢筋混凝土坞体的自重抵御水的浮托力,早先的船坞多是这种形式。锚碇式船坞是利用打设在坞底板下良好地基内的锚碇结构抵御水的浮托力,一般用于摩阻力大的土中。减压排水式船坞是利用排水管道系统排出坞底板下的地下水,从而消除或减少水浮托力,一般用于透水性较小的粘性土中,对于砂性土,由于透水性大,地下水排不胜排,不宜采用这种形式。由于船坞的尺度愈来愈大,以船坞自重解决水的浮托力问题,所需费用愈来愈大,所以大多数船坞设计优先考虑减压排水式结构。船坞结构的发展趋势是由重型向轻型发展,由坞墙和底板连成一体的整体式结构向两者分开的分离式结构发展。
坞门 船坞在抽水、修船和造船时用来挡水,承受坞外水压力的设施。坞门类型有:叠梁式、人字式、横拉式、浮箱式、卧倒式。叠梁门是最原始的形式。这种坞门是叠放一根根方木,方木两端卡在门槽中,结构简单,造价低,但操作麻烦。人字门是在垂直门轴上转动的两扇门,关闭时两扇门呈人字状。人字门水密性较差,用得不多。横拉门在门的底部和一侧的上缘装有滚轮,启闭时门沿上、下水平轨道左右移动。横拉门须建造能容纳坞门的门库,因而占地较多,且增加造价。浮箱式坞门又称浮坞门,是可沉浮的箱形结构,使用维修均较方便,不易出故障,应用最广。卧倒门是在门底设两个铰同坞槛连接,开门时门向外倒向水底门坑,不影响船舶进出,但在含沙量较大的水域,门坑易淤,不宜采用。
灌排水系统 向坞室灌水和将坞室内的水排空的设施。坞室灌水,最早多是靠设在坞门上的灌水阀门。船坞尺度增大后,改在坞墙内或底板中设置灌水廊道,廊道上设有阀门。排水系统有主泵、副泵和排水管系。主泵用来排空坞室内的水,常用离心泵、轴流泵等;副泵也称疏水泵,用来排除雨水、地下渗水、生产废水,并在坞室排空的最后阶段代替主泵工作,一般取主泵容量的2%~5%。
附属设施 主要有龙骨墩和边墩,用于支承船体的重量。设在坞底板的中心线上的称龙骨墩,两边的称边墩。它们应有适当的高度,彼此间有适当的间距,以便修理船底。墩一般用生铁制造,上覆方木。修理局部船底板时,坞墩可局部拆除,修好后再支上。老式的边墩制成与船底的线型斜度相一致,现在大船的底面多是平的,故多数边墩与龙骨墩同高。近年来多采用机械化边墩,它们的横向位置和顶面高度可在坞室内有水的情况下远距离操纵调整。一船出坞后,另一艘待修的船可随即进坞,边抽水边调整机械化边墩,使之适应船底线型。这样可少抽一次水,节约能源和时间,提高船坞利用率。
船坞还配备有起重吊车,烧割焊用的动力管线,敲铲油漆用的工具设备,牵引船舶进出坞用的、沿坞墙顶设置的小车和驱动绞车,淡水和海水的供应管道等。(见彩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