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专利
1)  Deutsches Wirtschafts Patent
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专利
2)  Deutsche Reichs Patent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专利
3)  Evziehungen in DDR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教育
4)  history of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历史
5)  Drama of Democratic Republic of Germany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戏剧
6)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cinema in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电影
补充资料: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欧洲中部国家。简称联邦德国。北濒北海和波罗的海,陆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瑞士、法国、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和丹麦。地处欧洲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面积24.8万平方公里。人口6108.9万(1984)。全国划分为10个州。首都波恩。
  
  自然地理  南北介于南欧阿尔卑斯褶皱带和北欧波罗的地盾之间,东西处于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和东欧温带大陆性气候之间,自然地理特征有明显的过渡性。
  
  地形  地势自南向北倾斜,可分为南德山地、中德高地和北德平原三大地形单元。
  
  ①南德山地。大体分布在多瑙河以南,包括阿尔卑斯山地及其山前高原。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地面积不大,大多在海拔1000米左右,只有15座山峰海拔在2000米以上,位于联邦德国和奥地利边境上的楚格峰海拔2963米,为全国最高峰,山岭受第四纪山地冰川刻蚀,颇为雄伟陡峭。群山环抱中有许多冰蚀湖,最大的是与瑞士、奥地利交界处的博登湖,面积538平方公里,在联邦德国境内有305平方公里,是旅游和疗养胜地。山地有许多隘口及河谷,成为通往南欧的要道。山前高原是瑞士高原的延续,平均海拔500米,自南向北降低。高原宜林宜牧,河谷平原或盆地利于发展种植业。
  
  ②中德高地。介于多瑙河及北德平原之间。基底是海西褶皱,因受长期侵蚀而准平原化,阿尔卑斯造山运动时又发生扭曲、断裂、抬升和岩浆活动,成为缓坡与陡崖、丘陵与盆地交织分布的复杂地形。其中上莱茵河谷平原是两个平行断层间的地堑,海拔约100~200米,因受两旁山地屏障,气候温暖晴朗,土壤肥沃,是理想的农耕区。耸立于平原两侧的黑林山、奥登林山等,森林茂密,莱茵片岩山地一般海拔400~800米,多林木。河谷阶地气候暖和,宜种葡萄。斯瓦本-弗兰克陡坡山及黑森高地是由石灰岩组成并受强烈切割的山地、高原、盆地相间的地区。山地走向西南-东北,面向西北一侧多陡坡,老地层清晰可见。高原深受火山活动及断层作用影响,比较破碎。盆地属美因河和内卡河流域,是人口及经济集中所在。波希米亚林山在德、捷边境和多瑙河之间,花岗岩及片麻岩广泛出露。山岭间有盆地或河谷平原,成为经济中心及交通要冲。
  
  
  ③北德平原。基底是加里东、海西褶皱,经长期侵蚀,在更新世冰期前地面高差已不超过100~200米。受更新世大陆冰川覆盖地面留下众多的冰川地貌。玉木冰期覆盖范围局限于易北河以东,使东西两部分地貌有明显差异。易北河以西平原冰碛已被夷平,自南向北分成3带:南部是黄土带,包括科隆洼地、明斯特洼地和下萨克森洼地,在冰碛土上堆积了肥沃的黄土,经长期合理轮种及施肥,成为富饶的农业区;中部是砂质平原带,地势低平,除稍高的砂岗外沼泽湖泊很多;北部是北海沿岸低地和海滨沙丘带,高潮时易被水淹,现筑堤排水辟为圩田,根据日照少、湿度大的气候特点,种植多汁牧草,发展畜牧业。境内的易北河以东地区面积较小,自西向东依次为圩地、冰碛砂质平原及底碛溺谷带。这里冰碛排列宛如长岗,湖泊沼泽众多,地面崎岖不平,开发利用程度远比易北河以西平原差。
  
  境内煤炭、钾盐蕴藏较丰富,其他矿藏贫乏。煤炭储量大,品种全,分布集中。硬煤探明储量700亿吨,主要蕴藏于鲁尔区及萨尔区。在海西褶皱边缘凹陷的石炭系地层中,褐煤探明储量约580亿吨,其中95%集中在科隆-杜塞尔多夫-埃森之间的莱茵褐煤区。钾盐储量居世界前列,分布在易北河及威悉河之间的二叠系沉积岩中。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中生界地层中,莱茵河上游及阿尔卑斯山前盆地的第三系地层中也有分布。全国石油可采储量仅4200万吨,天然气储量1800亿立方米(1983)。
  
  气候  国土处于中纬度西风带内,西与大西洋相距不远,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温和湿润,东部地区逐渐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全国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9℃左右。1月平均气温西部高于东部,平原高于山地,平原地区1.5℃左右,高山地区低至-6℃。0℃等温线呈南北走向,大体经过基尔、汉堡、卡尔斯鲁厄一线。莱茵河下游年降雪天数15~25天,1000米以上山地年积雪期长达5个月。7月平均气温全国大部分地区17~18℃,阿尔卑斯山前高原只有12~15℃。年降水量500~750毫米,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西北沿海的不来梅年降水量715毫米,东南内陆的纽伦堡553毫米。受地形影响,迎风山地降水丰富,楚格峰年降水量达1739毫米。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但在冰洋气团和温带大陆气团侵入时,天气很不稳定。常年适中的气温和充裕的降水为作物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水系  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坡降不大,利于航行。多瑙河发源于黑林山东坡,境内长647公里,通航里程380公里,流域面积达5.6万平方公里。莱茵河在境内长865公里,通航里程778公里,流域面积10.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40%;水量丰富,水位变化较小,航运意义较大,内河货运量居世界各河首位;干流及美因河、内卡河、鲁尔河等支流经过全国主要工农业区,是国内经济意义最大的河流。威悉河境内长440公里,全部可通航,下游有不来梅及不来梅港。 易北河下游流经境内长227公里,海轮可直达汉堡。埃姆斯河长370公里,通航里程238公里,河口有埃姆登港。除天然河流外,还有发达的运河网。1938年完工的中部运河全长259公里,连接奥得、 易北、威悉及埃姆斯河,可航行1000吨以下的船舶。多特蒙德-埃姆斯、韦瑟尔-达特尔恩、达特尔恩-哈姆、莱茵-黑尔讷等运河沟通莱茵、埃姆斯、易北、威悉等河。北海-波罗的海运河(基尔运河)全长98.6公里,是波罗的海通北海的捷径,为著名的国际运河,可通行吃水9米的海轮。莱茵-多瑙运河全长72公里,连接莱茵河及多瑙河两大水系,可通航载重1500吨的船只。
  
  
  
  
  
  植被和土壤  植被和土壤具有过渡性,南德山地生长着以松、杉为主的针叶林和高山草甸,土壤为高山森林灰化土和高山草甸土。中德高地以松、杉及山毛榉组成的混交林为主,土壤以棕壤为主。北德平原自然植被稀少,主要为生草灰化土及沼泽土。沿海沿河多冲积土,绝大部分已开垦为农田和牧场。对护林及造林十分重视,森林覆盖率为28%。
  
  居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上升。 1950年自然增长率为5.7‰,1965年增至6.2‰。1961年外来移民数量达600万(外来移民主要来自东欧、民主德国和地中海国家)。1974年全国人口达6002万。此后人口数出现负增长率,同时,外来移民也有减少。人口老龄化十分明显,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5.5%,18岁以下占23%,其中6岁以下幼儿只占5.7%。1981年全国就业人口2612.3万,其中农林牧渔从业人数占5.3%,工矿建筑业占45%,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占17%,文教卫生、政府、军事和其他服务业约占1/3。 全国从业人员中外籍职工约有200万人,主要来自土耳其、意大利、南斯拉夫等国。 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246.1人(1985),在欧洲仅次于荷兰和比利时。城镇人口占总人口74.9%(1981),城镇化程度居世界前列。人口分布比较均匀,主要集聚区有莱茵-鲁尔、莱茵-美因、莱茵-内卡、斯图加特、慕尼黑、纽伦堡、萨尔、汉诺威、汉堡、不来梅等。莱茵-鲁尔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达1300人,而北德平原的沼泽区及南德山地人口较稀疏。中小城市发达,往往紧密相连成城市群,大城市较少。1981年全国25%的人口居住在0.5~2万人的小镇内,26%的人口居住在2~10万人中等城镇里,34%的人口居住在67个10万人以上城市内。百万人以上的城市仅有汉堡和慕尼黑两市,1984年人口分别为160万和127.7万。居民绝大多数为德意志人,讲德语,另有少数丹麦人和犹太人。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及天主教。
  
  领土形成与开发过程  公元前日耳曼人在境内定居,以后曾不断与其邻近民族融合,逐步形成德意志民族。公元5世纪后,日耳曼人建立法兰克王国。到843年王国一分为三,其中东法兰克王国奠定了近代德国的疆域(其他两个王国开始形成今法国和意大利疆域)。13世纪,境内封建割据,分裂为许多城邦国家。17世纪后,普鲁士王国兴起,1804年起取得了对丹麦、奥地利、法国的三次战争的胜利,摆脱了外国对德国统一的阻挠。1848年爆发了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虽告失败,但由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经济上呈现繁荣景象。1871年完成国家统一,成立了中央在集权的德意志帝国。19、20世纪交替时期,走上军国主义道路。至20世纪初,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工业强国。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战败,国内发生革命,革命成果被资产阶级篡夺。1919年初在魏玛召开国民议会,通过宪法,建立魏玛共和国。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1939年起相继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进攻波兰,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5日战败投降。战后,美、英、法、苏四国根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协定,分区占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1949年9月,在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内宣告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在苏联占领区内宣告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经济地理  联邦德国成立后经济发展很快,1983年国民生产总值11430亿美元,比1950年增长4倍,仅次于美、苏、日三国,居世界第四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却高于美、苏等国。由于资本再生产条件的恶化,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从50年代的6.9%,下降为60年代的5%和70年代的3%。1983年经济虽开始回升,但仍面临财政赤字、国际市场不稳定及新技术竞争等国内外问题,增长迟缓。
  
  产业结构中制造业比重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1983年国民生产总值中,农林牧渔业占2.2%,采矿业3.4%,制造业34.4%,建筑业6.3%,运输邮电业6.2%,商业10.2%,科教及服务业37.3%,其他为政府及私人非盈利组织收入。
  
  经济高度集中垄断。国家控制绝大部分的铁路、航空、邮电、港口、采煤、电力等基础部门及原子能、宇航等尖端工业。其他工业部门多由大垄断集团控制,如拜耳等三大公司垄断化学工业,大众等四大公司支配汽车工业,蒂森、克虏伯等七大公司掌握钢铁工业,西门子等七大电器公司垄断电子电器工业。但中小企业在经济中仍占有重要地位。生产布局重心在内地,因为内地有煤炭资源,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也较好;德国工业发展时火车、轮船已普遍应用,可以远距离运输原料、燃料及其产品,工业多分布在内地的煤炭基地、交通枢纽及人口集聚区,沿海只有汉堡、不来梅等少数工业城市。由于国土面积不大,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小,历史上长期城邦分立,形成众多的经济中心,加以历来注意控制城市规模,重视区域规划,因此全国生产布局比较均衡。各州都有自己的工业中心和农牧业区,州际经济水平差异小。过去工业集中在莱茵-鲁尔区的局面正在逐步扭转,相对落后的巴恩和巴登-符腾堡州工业发展很快,出现了慕尼黑、斯图加特、纽伦堡等新工业中心。
  
  工业  门类齐全,重工业占工业产值的70%,轻工业也相当发达。工业分为新、老两类。老工业部门有采煤、煤电、煤化工、钢铁、重型机械制造等,主要分布在采煤区。在德国工业化时迅速发展,是德国军国主义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质基础。联邦德国成立后曾得到恢复和发展,近年来有停滞趋势。新工业部门有炼油和石油化工、汽车、精密机械和仪表、电子电器等,6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分布在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及输油管沿线,并向南部扩展。
  
  动力工业以本国煤及进口石油和天然气为基础。能源消费构成已有很大变化。 煤自1950年的 92.2%降为1986年的28.6%,同期石油自3.4%上升至43.3%,天然气自 0.1%增至15%。历年能源消费增长均低于产值的递升。
  
  采煤业是最老的工业部门。 1913年产煤13100万吨。联邦德国成立后恢复发展,1960年产煤24100万吨。以后因进口廉价石油,采煤工业持续10年产量下降。1974年石油提价后,煤产量回升,1984年产20600万吨,居世界第六位。其中硬煤7900万吨,产于鲁尔区和萨尔区;褐煤12700万吨,莱茵区是世界最大产地。目前正加强采煤业技术改造,采掘机械及煤化、液化技术驰名世界。
  
  开采石油有百余年历史,但产量甚微。德国分治后,油、气田大多在联邦德国,1968年产油800万吨,达历史最高纪录,以后产量下降,1983年产412万吨。油田分布在易北河及埃姆斯河之间平原地区。1983年产天然气2.49亿立方米,气田在威悉河以西。炼油业发达,1979年原油加工能力1.62亿吨,居世界第五位,主要加工进口石油。炼油厂分布在沿海的汉堡、威廉港,鲁尔区的杜伊斯堡及南部的卡尔斯鲁厄、因戈尔施塔特等。
  
  电力工业 1982年总装机容量8577万千瓦, 发电量3669亿度,次于美、苏、日居世界第四位。火电占发电量77%。过去多燃煤发电,70年代以来重油发电比重增加。火电厂主要分布在煤区和工业城市。水电站在南部山区。已建成核电站15座,集中在南部新兴工业区及易北、威悉河口,装机容量1162万千瓦,核电约占发电总量的23%。
  
  钢铁工业所需原材料除焦炭自给有余外,铁矿石绝大部分自巴西、澳大利亚、利比里亚、瑞典、加拿大等国进口,合金材料和生铁、废钢也大量输入。钢产量连续增长,1949年为915.6万吨,1974年达5323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7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滞缓和外销困难,钢铁工业开工不足,钢产量俳徊在4000万吨左右,1985年开工率79.4%,钢产量4050万吨,居世界第五位。钢铁工业技术水平高,1985年炼钢生产中氧气转炉产量占81%,特殊钢占钢产量23%,均高于世界主要产钢国水平。钢材出口量占产量60%,占世界钢材贸易量15%,在世界上仅次于日本。钢铁厂原来分布在煤产区的鲁尔和萨尔、铁产区的萨尔茨吉特,随着炼钢铁耗煤下降及原料、市场更加依赖海外,运价愈益成为钢铁工业配置的重要因素,鲁尔区钢铁业向莱茵河沿岸和沿海集中,杜伊斯堡是最大的钢铁工业中心,不来梅也建有大型钢铁厂。
  
  化学工业 1980 年就业人数及销售额分别占工业的7.4%和10.6%,产值仅次于美、日居世界第三位,出口值为世界第一。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煤化工的国家。19世纪即开始从炼焦副产品生产苯、蒽。20世纪又用煤制取合成氨、硝酸、硫酸,还以钾盐为原料,建立强大的医药、染料、化肥等化学工业。两次世界大战中化学工业受严重破坏,战后迅速恢复,60年代以来化学工业年平均增长9.2%,超过工业平均增长率。化工原料也转为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但仍相当重视煤化工。1980年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有机化工产品产量分别占世界第二、第三?⒌谒奈唬占罴凹胤什糠直鹁邮澜绲诙⒌谒奈弧;Чひ捣植荚诼扯?法兰克福、路德维希港、汉诺威、因戈尔施塔特等。
  
  机械制造工业是联邦德国最大的工业部门,职工人数占工业从业人员一半,1984年出口值占全国出口总值的44.9%。产品繁多,机床、电机、重型机械、汽车、光学仪器、精密仪表、办公室机器、核电站设备都居世界前列。机床产值占世界第一位。集中在鲁尔区。1982年汽车产量412万辆,仅次于日本及美国。汽车销售额占整个工业的10.6%,大众及奔驰小轿车以性能优良闻名于世。主要汽车工业中心有沃尔夫斯堡、不来梅、慕尼黑、斯图加特等。 电子电器工业占工业总销售额9.4%,集中在南部的斯图加特、慕尼黑、纽伦堡附近的安斯巴赫等地。目前通过政府资助,加快计算机和机器人的制造和应用,在采用新技术方面追赶美国和日本。
  
    轻工业就业人数占工业30%,主要有食品、纺织、服装和出版印刷等。食品工业有乳制品和腌肉、酿酒、甜菜榨糖、鱼品及进口食品加工等,多在原料产区及沿海港口,出口值居世界第四位。纺织工业中心是鲁尔区的伍珀塔尔及斯图加特附近。慕尼黑的啤酒、汉堡的快餐食品、纽伦堡的玩具、斯图加特的出版物都闻名于世。
  
  农业  德国过去农业发展迟缓,是传统的农产品进口国。又因战争破坏和战后大批移民入境,农产品供应更加不足。50年代以来,由于国家重视,农业发展很快。1980年与1950年相比,农业产值增长近4倍,谷物、肉类、奶类产量分别增长1.3倍、2倍、60%。农业产值年平均增长2%,超过0.9‰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小麦、玉米、甜菜的单产和农机拥有量、化肥施用量等均列世界前茅。
  
  农业以畜牧业为主。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占耕地65%以上,畜牧业比种植业产值高一倍多。长期以养猪业为主,近年加速发展养牛业,其产值已超过养猪业。乳品生产能满足国内需要并有出口。经济作物及园艺作物产值远大于谷物。主要作物有甜菜、葡萄、油菜、小麦、黑麦、花卉等,樱桃、苹果、梨产量有世界地位。蛇麻子产量居世界第二,为联邦德国驰名海外的啤酒原料。林业有相当规模,伐木量居欧洲共同体各国之首。农业地区专门化不如美、法两国明显,但也注意因地制宜地发展,发挥自然条件有利的地区优势,如在莱茵河谷发展葡萄业,在内卡河谷和博登湖畔建设水果区,在斯图加特附近和维尔茨堡至纽伦堡的美因河谷建立商品蔬菜和花卉区,在黄土带种植小麦、甜菜等,在中德高地及北德平原,视各地地形及气候不同建成牧区或混合农业区,城市附近及工业区发展城郊农业,北海沿岸及南部山前高原则建成乳肉业区。
  
  交通  交通运输业发达。1980年全国货物周转量(不包括海运)中,公路占50.7%、 铁路占24.5%、内河占20.9%、管道占3.9%、航空占0.1%;海运也较发达,组成便捷的综合运输网。1983年公路总长48.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784公里(1982),承担 1/3的公路货运量。1983年铁路总长3.1万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1.12万公里,负担铁路运量的80%以上。联邦德国是世界上内河航运最发达的国家之一,1980年内河通航里程达4307公里,有大河港80多个,其中莱茵河占内河运量2/3以上,杜伊斯堡是欧洲最大的河港。1980年海运吞吐量1.5亿吨,远洋船有787万登记吨。汉堡港是最大海港,有300多条航线与世界1100个港口联系,10万吨级海轮可直泊码头,1980年吞吐量6310万吨。其他重要海港有不来梅、不来梅港、威廉港、埃姆登等。1980年远程输油管道长1580公里,主要管线有自地中海沿岸的热那亚、的里雅斯特横穿阿尔卑斯山脉至卡尔斯鲁厄和因戈尔施塔特,自鹿特丹和威廉港通过鲁尔区至法兰克福等。航空事业发达,承担繁重的客运任务。法兰克福是重要的国际航空港,并与国内航线相联。
  
  对外贸易  联邦德国资源和市场依赖国外,外贸是经济的重要支柱。1980年进、出口值分别占世界进、出口总值的10%和10.5%,均居世界前列,人均出口值居世界第一位。1981年出口总值达1760亿美元,比1980年有所下降。工业制成品占出口值的85.7%,主要有机械、运输设备、钢材、化工和电子产品等。其中化工产品及机械出口为世界之冠。1981年进口总值1639亿美元,矿物燃料(石油、天然气等)占进口值24.3%,其次是食品、机器车辆、化工产品、原料、纺织品、服装、钢铁和金属制品。除煤炭外,其他工业原料和燃料如石油、有色金属、铁矿石等的进口量占需用量90%以上,是仅次于美国、日本的世界第三大原料、燃料进口国。1965年起工业制成品(包括半成品)进口超过原料及食品,1981年占进口值的54.5%。自1952年以来出口值一直超过进口值,对经济发展及国际收支非常有利。外贸主要对象是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其次是美国。与苏联、东欧及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也有所增加。
  
  
  
  
  
  地区经济差异和城市  联邦德国境内按自然、历史及经济特征的不同,可分为下列5区:
  
  ①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区,即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位于莱茵河及欧洲古代重要商路──"圣路"的交通十字路口,拥有全国90%以上的煤藏及肥沃的黄土、冲积土组成的大片平原。19世纪起以鲁尔区为核心,在利用就地煤的基础上发展电力、钢铁、化工、机械等工业,成为德国乃至西欧最大的重工业基地。60年代以来为改变工业重型化结构,发展石油化工、汽车、电子电器等部门,第三产业也有很大增长。
  
  全区人口1000万以上,有世界著名的大城市群。科隆有发达的技术密集型工业,是全国第三大城和本区最大城市。波恩是全国政治中心和文化名城,有"花园首都"之称。州的首府杜塞尔多夫是全国金融中心之一。
  
  ② 北部区,包括下萨克森、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汉堡、不来梅4个州。全国海运大门,交通便利。农业以牧为主,沿海养乳牛,东部内陆则多养猪,是全国最大的畜产品供应地。工业集中在汉堡、不来梅及以汉诺威为中心的下萨克森工业区。汉堡是全国最大城市及外贸中心,工业建立在进口原料基础上,有炼油和石油化工、造船、食品、化妆品、电子电器等部门。不来梅及其外港不来梅港,为全国第二海港,有造船、钢铁、汽车等部门,还是重要渔港。汉诺威是下萨克森州首府,利用其方便的交通条件及附近的钾盐、铁、有色金属等多种资源建立多部门工业区,区内有汉诺威的精密机械及仪表,不伦瑞克的出版印刷,沃耳夫斯堡的汽车,萨尔茨吉特的钢铁等。
  
  ③ 西南区,包括巴登-符腾堡、 莱茵兰-法尔茨、黑森3个州。有一系列的山峡 、高地和莱茵、美因、内卡河流域平原。全国重要的工农业区。农业发达,是全国重要粮仓、葡萄园和水果基地。工业集中在莱茵-美卡区(法兰克福、威斯巴登-美因茨、达姆施塔特三角地带)、莱茵-内卡区(曼海姆、路德维希港、斯图加特)。法兰克福是本区最大城市和铁路、空运中心,有化学、精密仪表等工业及发达的金融业。斯图加特是州首府和工业中心,有汽车、钟表、光学仪器、出版等部门。曼海姆-路德维希港是重化工业为主的双子城。
  
  ④ 巴伐利亚区,即巴恩州。境内大部是山地和高原,过去以农业为主,工业落后。现在成为以慕尼黑、纽伦堡、奥格斯堡为中心的新兴工业区,机械及电器电子工业在全国有重要地位。冬季滑雪、夏季登山、慕尼黑的啤酒节和拜罗伊特的音乐节等又使本区成为全国旅游胜地。州首府慕尼黑是全国重要的文化中心和第二大城市。
  
  ⑤ 萨尔区,即萨尔州。面积不大,但位置重要,又有丰富的煤藏。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后,处于共同体成员国的中心,已与法国洛林地区、卢森堡建立经济合作关系,发展很快。现在是全国仅次于鲁尔的煤钢工业区,并开始发展化工、机械、光学仪器、电子电器等部门。工业主要分布在州首府萨尔布吕肯周围。
  
  

参考书目
   D. Burtershaw , Economic Geography of West Germany, Macmillan Education Press,London,1977.
   Gerhard Fuchs, Die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Ernst Klett Verlag,Stuttgart,1977.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