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Drama of Democratic Republic of Germany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戏剧
6)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 cinema in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电影
补充资料: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欧洲中部国家。简称民主德国。北濒波罗的海,陆邻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面积10.83万多平方公里。人口1670万(1984)。全国划分为14个区。首都柏林市。
自然地理 地形 全国地势北低南高,从北往南可分为北部平原和南部高原、山地两个地形区。
北部平原是中欧平原的一部分,从波罗的海往南延伸300公里以上,约占国土面积的3/4,平均海拔50米。波罗的海沿岸是近期出露的狭窄低地。东部沿岸多沙丘、岛屿,间以浅水海湾,重要港口位于西部沿岸。最大的吕根岛,面积 926平方公里。海岸带以南为广大的冰碛平原,北部属新冰碛区,南部为老冰碛区。新冰碛区偏北部分,在冰碛丘陵之间分布着众多湖泊,以梅克伦堡湖泊高原最为典型;偏南部分被古河谷和古融水流分隔为分散的冰碛平原。平原最南端的老冰碛区,地面平坦,有不少沼泽低地。在冰碛平原和南部山地之间,分布着黄土带,土层厚度2~10米,从萨克森地区向图林根内地和马格德堡伯尔德地区伸展,其南部地势高达400~500米。黄土带为最重要的农业区。
南部高原和山地属海西褶皱带。山脉、盆地和河谷交错分布。哈茨山、图林根林山、厄尔士山等中等高度山地由前寒武纪和古生代结晶岩、变质岩组成,经长期侵蚀,呈断块状地垒山地,一般海拔1000米以下。其中较高的厄尔士山延伸在东南边境,西南-东北走向,主要由结晶岩、砂岩、砾岩组成,其间菲希特尔山,海拔1214米,为全国最高峰。哈茨山位于西南部,为西北-东南走向的波状高原山地,平均海拔500~600米,个别花岗岩山峰突起,有全国第二高峰布罗肯峰,海拔1142米。图林根林山在西南边境,西北-东南走向,是主要由片麻岩和花岗岩构成的地垒山地,一般海拔400~500米。
矿藏 矿产资源不甚丰富,但种类较多。重要的有褐煤、钾盐、岩盐、石膏、高岭土等,还有储量不多的石油、天然气、炼焦煤、铁等。优质的燃料资源和冶金原料都很有限。本国的矿产不能满足需要。
褐煤为最丰富的矿藏,储量约 200亿吨,居世界前列。煤层厚、埋藏浅、易露采。最重要的中德和劳齐茨褐煤田分布在中部和东南部。前者位于易北河左岸的哈雷区和莱比锡区境内,占全国储量的2/5; 后者煤层深,发热量较差。 钾盐储量亦富,约130亿吨,最重要的开采区在西南端威拉河流域、马格德堡以北和哈茨山以南的图林根盆地。平原地区还有铜和天然气,铜矿分布在哈勒区西部,埋藏深度700~800米。与铜一起分布的尚有钒、钼、镍、钴等。天然气储量1000亿立方米,集中分布在图林根盆地和马格德堡区北部。南部中等高度山地、高原及其山前地带分布有岩浆矿床,如厄尔士山东部的锡矿、格劳豪的镍铁矿及格拉附近的铀矿。其他矿藏如石油、铁、硬煤等,储量少,分布星散。
气候 属湿润海洋性向温和大陆性过渡类型。平原和山地气候差别很大;平原地区,沿海和内陆也有差异,沿海平原1月平均气温0℃左右, 7月16~17℃,无霜期190~200天;内陆平原相应为-0.5~-2℃,18~19℃和170~180天;山区相应为-3~-5℃, 13~15℃和130~140天;年降水量主要取决于西北气旋的活动,由西、西北向东、东南递减,沿海平原620毫米,内陆平原580毫米;山区较多,达900~1100毫米,迎风坡更多,如哈茨山的布罗肯区多达1485毫米;雨影地区相对较少,如处于哈茨山的图林根盆地和马格德堡伯尔德地区为 720毫米;与山地毗连的平原和河谷地区,年降水量500~650毫米;哈茨山和图林根林山大部分雨水降于冬季,而在厄尔士山和平原地区集中降于夏季。全国大体上是冬季温和、夏季温暖,生长期较长(180~200天),活动积温较高(3000℃以上),有利于温带农作物的广泛播种。
水系 境内有较发达的水系。最大和最重要的河流是易北河,源出捷克斯洛伐克,全长1165公里,境内流程566公里,由东南向西北流贯国境,经联邦德国注入北海。该河(境内段)及其支流萨勒河、哈韦尔河、施普雷河、穆尔德河等流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3。 奥得河及其支流尼斯河由南往北流经东部边境后入波兰在什切青附近注入波罗的海,境内流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5。西南部有不大的威悉河上游和美因河的支流流经。大部分河流依雨水补给,部分靠雪水,最大流量在春季,冬季有不长的结冰期。易北河和奥得河是两条最大的水上动脉,多流经宽广的谷地,水流缓慢,境内流程都可通航;易北河支流萨勒河、哈韦尔河和施普雷河的下游也都可通航。经奥得-施普雷运河(84公里)、奥得-哈韦尔运河(83公里)、易北-哈韦尔运河(56公里)等,沟通易北河、奥得河、威悉河和莱茵河,组成水上运输网,并经联邦德国等国通波罗的海和北海。
大部分湖泊是冰川湖,多分布在北德低地,以梅克伦堡湖泊高原区最为集中,其中米里茨湖(116.8平方公里)最大,还有什未林湖、普劳厄湖等。南部山地及其山前地带的许多河流,春季都有洪水,现已建有大水坝和水库(40个),蓄积洪水,最大的水库是萨勒河上游的勃莱洛赫水库(21500 万立方米)。上述地带的许多河上建有不大的水电站和水力蓄能发电站。在柏林东南、奥得河左岸沿河地区有许多沼泽地,其中大部分可排干成为沃地。
土壤和植被 占优势的地带性土壤是生草灰化土,绝大部分为砂壤土和沙土,占国土面积的1/3以上,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的中部和南部,发育在冰水沉积和冰碛物上,自然肥力不高,砂土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棕色森林土绝大部分为壤土,占国土面积的1/4。其中弱酸性和较肥沃的棕色森林土分布在梅克伦堡冰碛区和黄土平原东部,以及哈茨山、图林根林山、厄尔士山西部的山前地带。厄尔士山的萨克区在贫钙的成土母质(片麻岩和花岗岩)上发育的土壤较酸性,肥力较低。棕色森林土分布区多已辟为耕地。黄土状壤土上最肥沃的黑钙土和黑土状土壤,面积不广,约占国土面积的7~8%,主要分布在马格德堡伯尔德、图林根盆地、莱比锡盆地的北端,几乎已全部开垦,种植小麦、大麦、甜菜等作物。隐域土占国土面积的1/3,是在过渡湿润或深受成土母质影响的条件下形成的土壤,例如深受成土母质影响的山地粗骨土,广泛分布在中等高度的山区,由于空洞多,渗透快,水分积聚很少,自然肥力差,多用以发展林业。
森林面积290万余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7.3%。虽然国土处于温带阔叶林带,但针叶林却占森林面积的80%,其中以松和落叶松为主,次为云杉。这些针叶林绝大多数是人工林。阔叶林主要有山毛榉、槭、梣、栎、桦和桤木占5%。
松和落叶松对土壤不荷求,在北德低地的砂土地分布甚广;喜湿的云杉在南部山地占优势,沿海地带也有分布。阔叶林主要分布于北部,在土壤较肥沃的梅克伦堡地区尤多。在哈茨山和图林根林山的山前地带分布有面积不大的山毛榉和山毛榉-栎树林。在萨勒河以西的干暖地区和易北河谷地有小栎树林。
因人类经济等活动的影响,动物种类贫乏,目前森林带尚栖息着鹿、麅、扁角鹿、野猪、狐狸、獾及许多鸟类。
居民 全国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154人,为东欧国家之最。各区人口密度差异很大。萨克森3个区(卡尔·马克思、 莱比锡和德累斯顿) 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超过260人,远高于全国平均数,柏林市密度最高,达2927人;哈雷、格拉和爱尔福特区每平方公里160~200人;新勃兰登堡和什未林区密度最小,分别为57人和68人,其中有些地区只有35~40人。1947年全国人口曾达1910万,其后下降,1954年降至1800万,1964年再降为1700万,进入80年代又降至1670多万。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20世纪50~60年代为2~4‰。至70年代死亡率高于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出现负数,平均每年下降3‰,致使劳动年龄的人数减少,60年代以来,15~19岁的人数更显著减少。全国人口逐年减少,导致劳动力短缺。随工业的发展,城市化已达较高水平,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6.6%(1983)。2万以下小城市的人口,占城市人口总数30%。中等以上城市数目在增加,仅在70年代,1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就从11个增加到15个,人口占全国城市人口的35%。城市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北部新勃兰登堡区和什未林区城市最少,而卡尔·马克思、莱比锡和德累斯顿3区城市最多,其城市人口依次各占3区人口总数的 81.6%、81.2%和 79.4%。主要民族为德意志人(日耳曼族),占全国人口的99%。唯一的少数民族是索布族,属斯拉夫语系,主要居住在东南地区,约1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0.6%。全国通用德语。
领土形成与开发过程 公元前日耳曼人在境内定居,以后曾不断与其邻近民族融合,逐步形成德意志民族。公元5世纪后,日耳曼人建立法兰克王国。到843年王国一分为三,其中东法兰克王国奠定了近代德国的疆域(其他两个王国开始形成今法国和意大利疆域)。13世纪,境内封建割据,分裂为许多城邦国家。17世纪后,普鲁士王国兴起,1804年起取得了对丹麦、奥地利、法国的三次战争的胜利,摆脱了外国对德国统一的阻挠。1848年爆发了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虽告失败,但由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经济上呈现繁荣景象。1871年完成国家统一,成立了中央集权的德意志帝国。19、20世纪交替时期,走上军国主义道路。至20世纪初,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工业强国。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战败,国内发生革命,革命成果被资产阶级篡夺。1919年初在魏玛召开国民议会,通过宪法,建立魏玛共和国。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1939年起相继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进攻波兰,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5日战败投降。战后,美、英、法、苏四国根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协定,分区占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1949年9月,在美、英、法3国占领区内宣告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在苏联占领区内宣告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50年9月加入经互会,1956年1月加入华沙条约组织。
经济地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是一个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当于今日民主德国范围内的东部,工业有一定基础,工业产值约占全德国的1/4强。战争期间工业设备的45%(其中重工业设备的70~80%),遭到破坏,农业生产还不及战前水平的一半。战后德国分裂,机械制造和金属加工工业严重脱离钢铁、煤炭等原料基地,国民经济部门结构极不平衡,统一的国内市场遭到严重破坏。建国后,实行基本生产资料国有化,着手土地改革,恢复经济,1950年工农业生产基本上达到战前水平。1951年起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30多年来,国民经济发展较快,1950~1970年国民收入翻了两番,每年平均增长7.2%。进入70年代后,整个生产从粗放为主的类型向集约化为主的类型转变,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放慢,但比较稳定。按1980年可比价格计算,1970年国民收入为1174亿马克,1984年增加为2225亿马克,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6%。发展速度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高于苏联和东欧其他国家。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计为7180美元,是东欧国家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国民经济部门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业比重上升,农业比重下降,成为比较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
工业 工业发达,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1983年国民生产净产值中,工业占70.2%,工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37.8%。长期以来,把工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重点,工业的投资占国民经济总投资的一半以上。工业生产发展迅速,1949~1983年工业生产提高12.3倍。1981~1984年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为5.3%。 工业技术装备比较先进,实行集中的计划经济,工业生产不断集中。大型联合企业广泛发展,使小企业数目从1955年的19800家减至1982年的4029家,形成的133个大型联合企业,其职工约占工业就业人数的70%,产值占工业生产总值的74%。工业结构上,生产资料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约占2/3,大大超过消费品生产。重要的工业部门有机械制造、化学、采煤、钢铁、纺织等。
机械制造业是工业的核心部门,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9.5%,职工占工业职工总数的2/5以上,产品出口值占全国出口总值的48.5%(1982)。电机、电子和仪器制造业是机械工业中发展特别迅速的、起主导作用的部门,其产值占机械工业产值的30%。电机产品很多,主要有变压器、电动机、发电机、电缆、照明机械、日用电器等,生产中心有柏林、德累斯顿、苏尔等。电子工业是战后的新兴部门,主要产品有电子元件、电子计算机、电子通讯工具以及工业和生活电子装备、无线电和电视机械等,主要中心有德累斯顿、施塔斯富特、特尔托等。微电子工业发展特别迅速,70年代后半期开始生产微电子元件,1984年微电子工业产值已达25亿马克,爱尔福特为生产中心。仪器制造业以生产精密机械、测量仪器、光学仪器等著称,耶拿和德累斯顿为中心,前者有誉满世界的"卡尔·蔡司"光学联合企业,生产种类齐全的仪器;后者有"彭塔孔"联合企业,以生产摄影机和电影放映机闻名。汽车制造业中心主要是茨维考、爱森纳赫、路德维希斯费尔德等。农业机械发展很快,是最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生产高度集中在南部和中部几个区,主要中心有德累斯顿区的齐格维茨、诺伊施塔特,马格德堡的舍内贝克等。纺织机械中心主要集中在卡尔·马克思城区。莱比锡是印刷机械业中心。造船工业主要分布在波罗的海沿岸,最大的中心是瓦尔讷明德,占造船工业产值的30%以上,生产货轮、集装箱船、破冰船;其次是罗斯托克和维斯马,生产客、货运海轮、科研船舶、捕渔船等。机床制造占重要地位,卡尔·马克思城生产各种机床、锻压设备等,爱尔福特生产锻压机床,莱比锡生产旋床和铸造机械。
化学工业是最发达的工业部门之一,产值占工业生产总值的11%,职工占工业职工总数的10.6%,化学产品出口值占全国出口总值的12.8%(1981),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战后发展很快,1949~1983年化学工业生产提高15倍多。生产分布在以下几个地区:哈雷-莱比锡区,以开采当地的褐煤为基础,发展褐煤化学工业;东部地区,利用进口的石油进行加工,发展石油化工,生产化纤、合成树脂、氮肥等,柏林、科特布斯、法兰克福为生产中心;德累斯顿区,具有有利的经济地理位置,运进原料和燃料,生产化纤、药品、照机纸、橡胶制品;哈茨山前地带,利用附近山区的化学原料及有色冶金工业的废料,生产钾肥、硫酸、焙烧苏打等;罗斯托克是新的中心,从苏联温次匹尔斯运进半成品氨,生产氮肥。
采煤工业发达。褐煤工业在能源工业的部门和地域结构中起着首要的作用。褐煤资源丰富,主要用作动力和化工原料。在国内一次能源生产中,褐煤占93%,天然气占4.5%,铀占2.4%。1983年褐煤产量达2.78亿吨,约占世界褐煤总产量的30%,居世界首位。褐煤工业的地理分布有着重要变化,开采重心从中德煤田转向下劳齐茨煤田,科特布斯区(下劳齐茨煤田区)成为新的最大的采褐煤区,年产量1.5亿吨;但中德煤田的产量仍占很大比重,其中莱比锡、哈雷和德累斯顿3区,年产量分别为5000万吨、4000万吨和1000万吨。60年代末在马格德堡区北部萨尔茨韦德尔发现天然气,目前年开采量约80亿立方米。
石油加工工业几乎完全依靠进口石油,本国石油产量极少,年产5400吨,主要产地在罗斯托克区的东部。炼油中心在施韦特,主要利用从苏联通过友谊输油管北支和从罗斯托克的输油管输入的石油进行加工。其余炼油工业分布在哈雷区和莱比锡区。
电力工业是在采煤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重要部门。1981年电力生产首次超过1000亿度,1983年达1049亿度,人均生产电力约6000多度,居世界前列。电力的86%由火电站生产(褐煤发电量占90%以上)。近年来核电站生产的电力占12%。火电站主要集中分布在褐煤带,占全国电力生产的4/5,其中科特布斯区占首位,其次是哈雷区和莱比锡区。
钢铁工业是战后新建的重工业部门。本国铁矿石开采很少,原料不足,生产设备缺乏,进口铁矿石、焦炭或焦煤有限,基础薄弱。但30多年来,钢的生产却以年平均8%的增长率递增,1983年钢产量721.9万吨。钢铁工业主要集中在柏林周围的波茨坦区和法兰克福区,生产全国生铁的3/4、钢的3/5和钢材的一半以上,这里有勃兰登堡、亨尼希斯多夫、艾森胡滕施塔特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德累斯顿区的里萨、格勒迪茨等钢铁企业生产全国1/4的钢和4/5的钢管。格拉区的马克斯许特联合企业生产的钢,占全国的11%。
纺织工业是最大的轻工业部门,其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虽从 1960年的8.5%下降到1981年的5.7%,但在全国工业生产中仍占有相当的地位。以棉、毛纺织业为主,所需原料棉花的全部和羊毛的大部都依赖进口,卡尔·马克思城是全国最大的纺织工业中心。
农业 30多年来,农业生产稳步发展,1950~1984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7%。农、 林业占国民生产净产值的7.8%(1982),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10%,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农业生产已实现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生产技术水平和集约化程度较高。农业土地利用程度较高,1983年农、林、牧用地共921.3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85%(耕地占43.7%,森林和林地占27.3%,草地占11.5%),尚未利用的土地、荒地、城市和矿区用地以及水域等占15%。农业结构中,畜牧业占主导地位,畜牧业占农业总值的62.5%,种植业占37.5%。畜牧业发展较种植业快,1950~1984年畜牧业生产年平均增长3.7%,而种植业年平均增长仅1.7%。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提高较快,1960~1983年谷物每公顷产量从2750千克提高到3970千克,小麦每公顷产量从3480千克增加到4710千克。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较高,如谷物为33%,马铃薯54%,甜菜90%。肉类、牛奶、黄油、鸡蛋、马铃薯已自给有余,谷物、新鲜蔬菜和水果的自给率分别为75%、80%和50%。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黑麦、大麦、燕麦、马铃薯和甜菜。1983年谷物播种面积253.8万公顷,总产量1006.7万吨。小麦播种面积75.4万公顷,产量355万吨,主要分布在平原南部土壤肥沃地区,以莱比锡、哈雷、爱尔福特等区较为集中。黑麦播种面积71.3万公顷,产量209.2万吨,分布在中部平原。大麦和燕麦的播种面积分别为88.9万公顷和16.3万公顷,产量相应为388.2万吨和49.8万吨,前者主要分布在南部,后者以北部为主。马铃薯种植普遍,近年来播种面积有所减少,1983年仅48.3万公顷,产量706.3万吨,除食用外,主要用作饲料和化工原料。甜菜年产量波动较大,1983年产570万吨,集中分布在哈雷和马格德堡等区。
畜牧业以北部地区最发达,是在种植饲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约化程度较高,以乳用畜牧业为主。在南部则利用山地天然牧场,以养羊业占优势。在甜菜产区和中部地区,以甜菜制糖的废料和马铃薯为饲料发展养猪业。
交通运输业 全国已组成发达的交通运输系统。铁路在国内和国际交通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约承担全部货运量的1/3。全国铁路线总长14226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占14.7%(1983)。柏林是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公路网密布,线路总长达47380公里,占全部客运的85%和货运的60%。内河通航水道总长2319公里,货运量仅占全部货运量的 1.8%,易北河及运河是主要通航河道,承担境内内河货运总量的3/4。1980 年全国拥有远洋商船192艘,总吨位187.7万余吨,货运量占全部货运量的1.2%。罗斯托克是全国最大的海港,吞吐量占全国海港吞吐量的76.7%,其次是维斯马和施特拉尔松德,吞吐量分别占全国的19.5%和3.8%(1983)。 海港运送的货物主要为矿砂、金属、炼焦煤、石油及其制品、肥料等。空运航线60条,总长约12万公里,民航客运量135.8万人次,货运量28980吨(1983)。此外,石油管道长1300公里,承担全部货运量的4%左右。
对外贸易 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国民收入的40%是通过对外贸易来实现的。70年代以来连年出现外贸逆差,其中1977年高达80.4亿外汇马克。经努力扩大出口和严格控制进口,近年来已变为顺差。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其中电机、电子、光学和精密机械、机床、船舶等机械产品占出口值的50%,化学品占13%。进口以石油、硬煤、焦炭、铝土、天然气等原料和燃料为大宗。1983年对外贸易总额达1604.2亿外汇马克,同"经互会"成员国间的贸易占62.5%,同苏联贸易占38%,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贸易额占29.4%(其中与联邦德国的贸易占 6.4%);还同50多个发展中国家有贸易往来,但仅占贸易总额的5.4%,其中亚洲发展中国家占一半。
地区经济差异 ① 北部区包括罗斯托克、什未林、新勃兰登堡区,濒临海洋的位置,有利于通过海港发展贸易。本区缺乏能源和矿物资源,人口稀少,历史上经济开发较差,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地位突出,提供的商品性肉类和牛奶占全国的1/4。 利用当地农产品和鱼类进行食品加工, 其产值占全国食品工业产值的1/5。以造船、电机为主的机械制造业占重要地位。坐落在卢布明附近的诺尔德核电站,提供全国核电生产的大部分。利用进口的原料发展起以氮肥为主的化学工业。罗斯托克是全国最大的海港和本区经济中心。②中部奥得河西岸区位于北部平原的中部,包括首都柏林及其周围的波茨坦区和法兰克福区。地处与东、西欧经济联系的通路上,运输地理位置有利,为成长中的工业基地,钢铁、电机、电子、仪器制造和化学工业发达,合计产值占本区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农业发展水平超过邻近的东南区,土地利用规模、大部分作物和畜产品产量、机械化装备水平则居其他区之后。城郊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全国高度城市化地区,城市人口占84%。首都柏林是全国和本区的经济中心,与周围的工业城镇结合组成柏林城市集聚区。③中部易北河沿岸区包括马格德堡、哈雷和莱比锡3个区。富多种矿产,土壤肥沃,人口稠密,为重工业区。工业产值集中全国的1/3,占优势的部门有化学、燃料动力、有色冶金、机械制造等。食品工业发达。以哈雷和莱比锡为中心,与其周围的工业城镇构成全国最大的哈雷-莱比锡城市集聚区。易北河沿岸是农业基地,机械化和集约化程度高,是全国的粮仓,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3。 肉乳用畜牧业发达。④ 南部区包括卡尔·马克思城、格拉、爱尔福特和苏尔 4个区。素来是工业高度发达的地域,是全国最工业化和城市化地区,工业部门齐全,工厂企业广布。绝大部分原料、能源、燃料运进,生产供出口的优质工业制成品。历史上形成的轻纺工业区,其纺织工业产值占全国的70%,电机、电子和仪器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40%。农业居各区第三位,乳、肉用畜牧业和种植业发达。以卡尔·马克思城和茨维考为中心包括邻近的工业城镇组成卡尔·马克思城-茨维考城市集聚区。⑤东南部区包括德累斯顿和科特布斯两个区。自然资源中褐煤具有全(欧)洲性重要意义,石英砂、陶土原料、各种建筑材料、有色金属、木材具有全国意义。工业发展水平居全国第三位,重工业为主导部门,是主要能源基地,采煤、电力工业居全国之首。以电机、电子、仪器制造为主的机械工业发展较快。农业生产规模居全国末位,但农业技术、拖拉机装备和化肥化水平较高。种植业以黑麦、马铃薯为主。草地和牧场比重高,乳用畜牧业发达。以德累斯顿为中心结合附近的工业城镇组成德累斯顿城市集聚区。
自然地理 地形 全国地势北低南高,从北往南可分为北部平原和南部高原、山地两个地形区。
北部平原是中欧平原的一部分,从波罗的海往南延伸300公里以上,约占国土面积的3/4,平均海拔50米。波罗的海沿岸是近期出露的狭窄低地。东部沿岸多沙丘、岛屿,间以浅水海湾,重要港口位于西部沿岸。最大的吕根岛,面积 926平方公里。海岸带以南为广大的冰碛平原,北部属新冰碛区,南部为老冰碛区。新冰碛区偏北部分,在冰碛丘陵之间分布着众多湖泊,以梅克伦堡湖泊高原最为典型;偏南部分被古河谷和古融水流分隔为分散的冰碛平原。平原最南端的老冰碛区,地面平坦,有不少沼泽低地。在冰碛平原和南部山地之间,分布着黄土带,土层厚度2~10米,从萨克森地区向图林根内地和马格德堡伯尔德地区伸展,其南部地势高达400~500米。黄土带为最重要的农业区。
南部高原和山地属海西褶皱带。山脉、盆地和河谷交错分布。哈茨山、图林根林山、厄尔士山等中等高度山地由前寒武纪和古生代结晶岩、变质岩组成,经长期侵蚀,呈断块状地垒山地,一般海拔1000米以下。其中较高的厄尔士山延伸在东南边境,西南-东北走向,主要由结晶岩、砂岩、砾岩组成,其间菲希特尔山,海拔1214米,为全国最高峰。哈茨山位于西南部,为西北-东南走向的波状高原山地,平均海拔500~600米,个别花岗岩山峰突起,有全国第二高峰布罗肯峰,海拔1142米。图林根林山在西南边境,西北-东南走向,是主要由片麻岩和花岗岩构成的地垒山地,一般海拔400~500米。
矿藏 矿产资源不甚丰富,但种类较多。重要的有褐煤、钾盐、岩盐、石膏、高岭土等,还有储量不多的石油、天然气、炼焦煤、铁等。优质的燃料资源和冶金原料都很有限。本国的矿产不能满足需要。
褐煤为最丰富的矿藏,储量约 200亿吨,居世界前列。煤层厚、埋藏浅、易露采。最重要的中德和劳齐茨褐煤田分布在中部和东南部。前者位于易北河左岸的哈雷区和莱比锡区境内,占全国储量的2/5; 后者煤层深,发热量较差。 钾盐储量亦富,约130亿吨,最重要的开采区在西南端威拉河流域、马格德堡以北和哈茨山以南的图林根盆地。平原地区还有铜和天然气,铜矿分布在哈勒区西部,埋藏深度700~800米。与铜一起分布的尚有钒、钼、镍、钴等。天然气储量1000亿立方米,集中分布在图林根盆地和马格德堡区北部。南部中等高度山地、高原及其山前地带分布有岩浆矿床,如厄尔士山东部的锡矿、格劳豪的镍铁矿及格拉附近的铀矿。其他矿藏如石油、铁、硬煤等,储量少,分布星散。
气候 属湿润海洋性向温和大陆性过渡类型。平原和山地气候差别很大;平原地区,沿海和内陆也有差异,沿海平原1月平均气温0℃左右, 7月16~17℃,无霜期190~200天;内陆平原相应为-0.5~-2℃,18~19℃和170~180天;山区相应为-3~-5℃, 13~15℃和130~140天;年降水量主要取决于西北气旋的活动,由西、西北向东、东南递减,沿海平原620毫米,内陆平原580毫米;山区较多,达900~1100毫米,迎风坡更多,如哈茨山的布罗肯区多达1485毫米;雨影地区相对较少,如处于哈茨山的图林根盆地和马格德堡伯尔德地区为 720毫米;与山地毗连的平原和河谷地区,年降水量500~650毫米;哈茨山和图林根林山大部分雨水降于冬季,而在厄尔士山和平原地区集中降于夏季。全国大体上是冬季温和、夏季温暖,生长期较长(180~200天),活动积温较高(3000℃以上),有利于温带农作物的广泛播种。
水系 境内有较发达的水系。最大和最重要的河流是易北河,源出捷克斯洛伐克,全长1165公里,境内流程566公里,由东南向西北流贯国境,经联邦德国注入北海。该河(境内段)及其支流萨勒河、哈韦尔河、施普雷河、穆尔德河等流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3。 奥得河及其支流尼斯河由南往北流经东部边境后入波兰在什切青附近注入波罗的海,境内流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5。西南部有不大的威悉河上游和美因河的支流流经。大部分河流依雨水补给,部分靠雪水,最大流量在春季,冬季有不长的结冰期。易北河和奥得河是两条最大的水上动脉,多流经宽广的谷地,水流缓慢,境内流程都可通航;易北河支流萨勒河、哈韦尔河和施普雷河的下游也都可通航。经奥得-施普雷运河(84公里)、奥得-哈韦尔运河(83公里)、易北-哈韦尔运河(56公里)等,沟通易北河、奥得河、威悉河和莱茵河,组成水上运输网,并经联邦德国等国通波罗的海和北海。
大部分湖泊是冰川湖,多分布在北德低地,以梅克伦堡湖泊高原区最为集中,其中米里茨湖(116.8平方公里)最大,还有什未林湖、普劳厄湖等。南部山地及其山前地带的许多河流,春季都有洪水,现已建有大水坝和水库(40个),蓄积洪水,最大的水库是萨勒河上游的勃莱洛赫水库(21500 万立方米)。上述地带的许多河上建有不大的水电站和水力蓄能发电站。在柏林东南、奥得河左岸沿河地区有许多沼泽地,其中大部分可排干成为沃地。
土壤和植被 占优势的地带性土壤是生草灰化土,绝大部分为砂壤土和沙土,占国土面积的1/3以上,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的中部和南部,发育在冰水沉积和冰碛物上,自然肥力不高,砂土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棕色森林土绝大部分为壤土,占国土面积的1/4。其中弱酸性和较肥沃的棕色森林土分布在梅克伦堡冰碛区和黄土平原东部,以及哈茨山、图林根林山、厄尔士山西部的山前地带。厄尔士山的萨克区在贫钙的成土母质(片麻岩和花岗岩)上发育的土壤较酸性,肥力较低。棕色森林土分布区多已辟为耕地。黄土状壤土上最肥沃的黑钙土和黑土状土壤,面积不广,约占国土面积的7~8%,主要分布在马格德堡伯尔德、图林根盆地、莱比锡盆地的北端,几乎已全部开垦,种植小麦、大麦、甜菜等作物。隐域土占国土面积的1/3,是在过渡湿润或深受成土母质影响的条件下形成的土壤,例如深受成土母质影响的山地粗骨土,广泛分布在中等高度的山区,由于空洞多,渗透快,水分积聚很少,自然肥力差,多用以发展林业。
森林面积290万余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7.3%。虽然国土处于温带阔叶林带,但针叶林却占森林面积的80%,其中以松和落叶松为主,次为云杉。这些针叶林绝大多数是人工林。阔叶林主要有山毛榉、槭、梣、栎、桦和桤木占5%。
松和落叶松对土壤不荷求,在北德低地的砂土地分布甚广;喜湿的云杉在南部山地占优势,沿海地带也有分布。阔叶林主要分布于北部,在土壤较肥沃的梅克伦堡地区尤多。在哈茨山和图林根林山的山前地带分布有面积不大的山毛榉和山毛榉-栎树林。在萨勒河以西的干暖地区和易北河谷地有小栎树林。
因人类经济等活动的影响,动物种类贫乏,目前森林带尚栖息着鹿、麅、扁角鹿、野猪、狐狸、獾及许多鸟类。
居民 全国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154人,为东欧国家之最。各区人口密度差异很大。萨克森3个区(卡尔·马克思、 莱比锡和德累斯顿) 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超过260人,远高于全国平均数,柏林市密度最高,达2927人;哈雷、格拉和爱尔福特区每平方公里160~200人;新勃兰登堡和什未林区密度最小,分别为57人和68人,其中有些地区只有35~40人。1947年全国人口曾达1910万,其后下降,1954年降至1800万,1964年再降为1700万,进入80年代又降至1670多万。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20世纪50~60年代为2~4‰。至70年代死亡率高于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出现负数,平均每年下降3‰,致使劳动年龄的人数减少,60年代以来,15~19岁的人数更显著减少。全国人口逐年减少,导致劳动力短缺。随工业的发展,城市化已达较高水平,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6.6%(1983)。2万以下小城市的人口,占城市人口总数30%。中等以上城市数目在增加,仅在70年代,1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就从11个增加到15个,人口占全国城市人口的35%。城市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北部新勃兰登堡区和什未林区城市最少,而卡尔·马克思、莱比锡和德累斯顿3区城市最多,其城市人口依次各占3区人口总数的 81.6%、81.2%和 79.4%。主要民族为德意志人(日耳曼族),占全国人口的99%。唯一的少数民族是索布族,属斯拉夫语系,主要居住在东南地区,约1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0.6%。全国通用德语。
领土形成与开发过程 公元前日耳曼人在境内定居,以后曾不断与其邻近民族融合,逐步形成德意志民族。公元5世纪后,日耳曼人建立法兰克王国。到843年王国一分为三,其中东法兰克王国奠定了近代德国的疆域(其他两个王国开始形成今法国和意大利疆域)。13世纪,境内封建割据,分裂为许多城邦国家。17世纪后,普鲁士王国兴起,1804年起取得了对丹麦、奥地利、法国的三次战争的胜利,摆脱了外国对德国统一的阻挠。1848年爆发了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虽告失败,但由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经济上呈现繁荣景象。1871年完成国家统一,成立了中央集权的德意志帝国。19、20世纪交替时期,走上军国主义道路。至20世纪初,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工业强国。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战败,国内发生革命,革命成果被资产阶级篡夺。1919年初在魏玛召开国民议会,通过宪法,建立魏玛共和国。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1939年起相继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进攻波兰,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5日战败投降。战后,美、英、法、苏四国根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协定,分区占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1949年9月,在美、英、法3国占领区内宣告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在苏联占领区内宣告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50年9月加入经互会,1956年1月加入华沙条约组织。
经济地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是一个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当于今日民主德国范围内的东部,工业有一定基础,工业产值约占全德国的1/4强。战争期间工业设备的45%(其中重工业设备的70~80%),遭到破坏,农业生产还不及战前水平的一半。战后德国分裂,机械制造和金属加工工业严重脱离钢铁、煤炭等原料基地,国民经济部门结构极不平衡,统一的国内市场遭到严重破坏。建国后,实行基本生产资料国有化,着手土地改革,恢复经济,1950年工农业生产基本上达到战前水平。1951年起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30多年来,国民经济发展较快,1950~1970年国民收入翻了两番,每年平均增长7.2%。进入70年代后,整个生产从粗放为主的类型向集约化为主的类型转变,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放慢,但比较稳定。按1980年可比价格计算,1970年国民收入为1174亿马克,1984年增加为2225亿马克,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6%。发展速度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高于苏联和东欧其他国家。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计为7180美元,是东欧国家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国民经济部门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业比重上升,农业比重下降,成为比较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
工业 工业发达,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1983年国民生产净产值中,工业占70.2%,工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37.8%。长期以来,把工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重点,工业的投资占国民经济总投资的一半以上。工业生产发展迅速,1949~1983年工业生产提高12.3倍。1981~1984年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为5.3%。 工业技术装备比较先进,实行集中的计划经济,工业生产不断集中。大型联合企业广泛发展,使小企业数目从1955年的19800家减至1982年的4029家,形成的133个大型联合企业,其职工约占工业就业人数的70%,产值占工业生产总值的74%。工业结构上,生产资料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约占2/3,大大超过消费品生产。重要的工业部门有机械制造、化学、采煤、钢铁、纺织等。
机械制造业是工业的核心部门,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9.5%,职工占工业职工总数的2/5以上,产品出口值占全国出口总值的48.5%(1982)。电机、电子和仪器制造业是机械工业中发展特别迅速的、起主导作用的部门,其产值占机械工业产值的30%。电机产品很多,主要有变压器、电动机、发电机、电缆、照明机械、日用电器等,生产中心有柏林、德累斯顿、苏尔等。电子工业是战后的新兴部门,主要产品有电子元件、电子计算机、电子通讯工具以及工业和生活电子装备、无线电和电视机械等,主要中心有德累斯顿、施塔斯富特、特尔托等。微电子工业发展特别迅速,70年代后半期开始生产微电子元件,1984年微电子工业产值已达25亿马克,爱尔福特为生产中心。仪器制造业以生产精密机械、测量仪器、光学仪器等著称,耶拿和德累斯顿为中心,前者有誉满世界的"卡尔·蔡司"光学联合企业,生产种类齐全的仪器;后者有"彭塔孔"联合企业,以生产摄影机和电影放映机闻名。汽车制造业中心主要是茨维考、爱森纳赫、路德维希斯费尔德等。农业机械发展很快,是最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生产高度集中在南部和中部几个区,主要中心有德累斯顿区的齐格维茨、诺伊施塔特,马格德堡的舍内贝克等。纺织机械中心主要集中在卡尔·马克思城区。莱比锡是印刷机械业中心。造船工业主要分布在波罗的海沿岸,最大的中心是瓦尔讷明德,占造船工业产值的30%以上,生产货轮、集装箱船、破冰船;其次是罗斯托克和维斯马,生产客、货运海轮、科研船舶、捕渔船等。机床制造占重要地位,卡尔·马克思城生产各种机床、锻压设备等,爱尔福特生产锻压机床,莱比锡生产旋床和铸造机械。
化学工业是最发达的工业部门之一,产值占工业生产总值的11%,职工占工业职工总数的10.6%,化学产品出口值占全国出口总值的12.8%(1981),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战后发展很快,1949~1983年化学工业生产提高15倍多。生产分布在以下几个地区:哈雷-莱比锡区,以开采当地的褐煤为基础,发展褐煤化学工业;东部地区,利用进口的石油进行加工,发展石油化工,生产化纤、合成树脂、氮肥等,柏林、科特布斯、法兰克福为生产中心;德累斯顿区,具有有利的经济地理位置,运进原料和燃料,生产化纤、药品、照机纸、橡胶制品;哈茨山前地带,利用附近山区的化学原料及有色冶金工业的废料,生产钾肥、硫酸、焙烧苏打等;罗斯托克是新的中心,从苏联温次匹尔斯运进半成品氨,生产氮肥。
采煤工业发达。褐煤工业在能源工业的部门和地域结构中起着首要的作用。褐煤资源丰富,主要用作动力和化工原料。在国内一次能源生产中,褐煤占93%,天然气占4.5%,铀占2.4%。1983年褐煤产量达2.78亿吨,约占世界褐煤总产量的30%,居世界首位。褐煤工业的地理分布有着重要变化,开采重心从中德煤田转向下劳齐茨煤田,科特布斯区(下劳齐茨煤田区)成为新的最大的采褐煤区,年产量1.5亿吨;但中德煤田的产量仍占很大比重,其中莱比锡、哈雷和德累斯顿3区,年产量分别为5000万吨、4000万吨和1000万吨。60年代末在马格德堡区北部萨尔茨韦德尔发现天然气,目前年开采量约80亿立方米。
石油加工工业几乎完全依靠进口石油,本国石油产量极少,年产5400吨,主要产地在罗斯托克区的东部。炼油中心在施韦特,主要利用从苏联通过友谊输油管北支和从罗斯托克的输油管输入的石油进行加工。其余炼油工业分布在哈雷区和莱比锡区。
电力工业是在采煤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重要部门。1981年电力生产首次超过1000亿度,1983年达1049亿度,人均生产电力约6000多度,居世界前列。电力的86%由火电站生产(褐煤发电量占90%以上)。近年来核电站生产的电力占12%。火电站主要集中分布在褐煤带,占全国电力生产的4/5,其中科特布斯区占首位,其次是哈雷区和莱比锡区。
钢铁工业是战后新建的重工业部门。本国铁矿石开采很少,原料不足,生产设备缺乏,进口铁矿石、焦炭或焦煤有限,基础薄弱。但30多年来,钢的生产却以年平均8%的增长率递增,1983年钢产量721.9万吨。钢铁工业主要集中在柏林周围的波茨坦区和法兰克福区,生产全国生铁的3/4、钢的3/5和钢材的一半以上,这里有勃兰登堡、亨尼希斯多夫、艾森胡滕施塔特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德累斯顿区的里萨、格勒迪茨等钢铁企业生产全国1/4的钢和4/5的钢管。格拉区的马克斯许特联合企业生产的钢,占全国的11%。
纺织工业是最大的轻工业部门,其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虽从 1960年的8.5%下降到1981年的5.7%,但在全国工业生产中仍占有相当的地位。以棉、毛纺织业为主,所需原料棉花的全部和羊毛的大部都依赖进口,卡尔·马克思城是全国最大的纺织工业中心。
农业 30多年来,农业生产稳步发展,1950~1984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7%。农、 林业占国民生产净产值的7.8%(1982),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10%,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农业生产已实现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生产技术水平和集约化程度较高。农业土地利用程度较高,1983年农、林、牧用地共921.3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85%(耕地占43.7%,森林和林地占27.3%,草地占11.5%),尚未利用的土地、荒地、城市和矿区用地以及水域等占15%。农业结构中,畜牧业占主导地位,畜牧业占农业总值的62.5%,种植业占37.5%。畜牧业发展较种植业快,1950~1984年畜牧业生产年平均增长3.7%,而种植业年平均增长仅1.7%。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提高较快,1960~1983年谷物每公顷产量从2750千克提高到3970千克,小麦每公顷产量从3480千克增加到4710千克。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较高,如谷物为33%,马铃薯54%,甜菜90%。肉类、牛奶、黄油、鸡蛋、马铃薯已自给有余,谷物、新鲜蔬菜和水果的自给率分别为75%、80%和50%。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黑麦、大麦、燕麦、马铃薯和甜菜。1983年谷物播种面积253.8万公顷,总产量1006.7万吨。小麦播种面积75.4万公顷,产量355万吨,主要分布在平原南部土壤肥沃地区,以莱比锡、哈雷、爱尔福特等区较为集中。黑麦播种面积71.3万公顷,产量209.2万吨,分布在中部平原。大麦和燕麦的播种面积分别为88.9万公顷和16.3万公顷,产量相应为388.2万吨和49.8万吨,前者主要分布在南部,后者以北部为主。马铃薯种植普遍,近年来播种面积有所减少,1983年仅48.3万公顷,产量706.3万吨,除食用外,主要用作饲料和化工原料。甜菜年产量波动较大,1983年产570万吨,集中分布在哈雷和马格德堡等区。
畜牧业以北部地区最发达,是在种植饲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约化程度较高,以乳用畜牧业为主。在南部则利用山地天然牧场,以养羊业占优势。在甜菜产区和中部地区,以甜菜制糖的废料和马铃薯为饲料发展养猪业。
交通运输业 全国已组成发达的交通运输系统。铁路在国内和国际交通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约承担全部货运量的1/3。全国铁路线总长14226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占14.7%(1983)。柏林是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公路网密布,线路总长达47380公里,占全部客运的85%和货运的60%。内河通航水道总长2319公里,货运量仅占全部货运量的 1.8%,易北河及运河是主要通航河道,承担境内内河货运总量的3/4。1980 年全国拥有远洋商船192艘,总吨位187.7万余吨,货运量占全部货运量的1.2%。罗斯托克是全国最大的海港,吞吐量占全国海港吞吐量的76.7%,其次是维斯马和施特拉尔松德,吞吐量分别占全国的19.5%和3.8%(1983)。 海港运送的货物主要为矿砂、金属、炼焦煤、石油及其制品、肥料等。空运航线60条,总长约12万公里,民航客运量135.8万人次,货运量28980吨(1983)。此外,石油管道长1300公里,承担全部货运量的4%左右。
对外贸易 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国民收入的40%是通过对外贸易来实现的。70年代以来连年出现外贸逆差,其中1977年高达80.4亿外汇马克。经努力扩大出口和严格控制进口,近年来已变为顺差。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其中电机、电子、光学和精密机械、机床、船舶等机械产品占出口值的50%,化学品占13%。进口以石油、硬煤、焦炭、铝土、天然气等原料和燃料为大宗。1983年对外贸易总额达1604.2亿外汇马克,同"经互会"成员国间的贸易占62.5%,同苏联贸易占38%,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贸易额占29.4%(其中与联邦德国的贸易占 6.4%);还同50多个发展中国家有贸易往来,但仅占贸易总额的5.4%,其中亚洲发展中国家占一半。
地区经济差异 ① 北部区包括罗斯托克、什未林、新勃兰登堡区,濒临海洋的位置,有利于通过海港发展贸易。本区缺乏能源和矿物资源,人口稀少,历史上经济开发较差,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地位突出,提供的商品性肉类和牛奶占全国的1/4。 利用当地农产品和鱼类进行食品加工, 其产值占全国食品工业产值的1/5。以造船、电机为主的机械制造业占重要地位。坐落在卢布明附近的诺尔德核电站,提供全国核电生产的大部分。利用进口的原料发展起以氮肥为主的化学工业。罗斯托克是全国最大的海港和本区经济中心。②中部奥得河西岸区位于北部平原的中部,包括首都柏林及其周围的波茨坦区和法兰克福区。地处与东、西欧经济联系的通路上,运输地理位置有利,为成长中的工业基地,钢铁、电机、电子、仪器制造和化学工业发达,合计产值占本区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农业发展水平超过邻近的东南区,土地利用规模、大部分作物和畜产品产量、机械化装备水平则居其他区之后。城郊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全国高度城市化地区,城市人口占84%。首都柏林是全国和本区的经济中心,与周围的工业城镇结合组成柏林城市集聚区。③中部易北河沿岸区包括马格德堡、哈雷和莱比锡3个区。富多种矿产,土壤肥沃,人口稠密,为重工业区。工业产值集中全国的1/3,占优势的部门有化学、燃料动力、有色冶金、机械制造等。食品工业发达。以哈雷和莱比锡为中心,与其周围的工业城镇构成全国最大的哈雷-莱比锡城市集聚区。易北河沿岸是农业基地,机械化和集约化程度高,是全国的粮仓,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3。 肉乳用畜牧业发达。④ 南部区包括卡尔·马克思城、格拉、爱尔福特和苏尔 4个区。素来是工业高度发达的地域,是全国最工业化和城市化地区,工业部门齐全,工厂企业广布。绝大部分原料、能源、燃料运进,生产供出口的优质工业制成品。历史上形成的轻纺工业区,其纺织工业产值占全国的70%,电机、电子和仪器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40%。农业居各区第三位,乳、肉用畜牧业和种植业发达。以卡尔·马克思城和茨维考为中心包括邻近的工业城镇组成卡尔·马克思城-茨维考城市集聚区。⑤东南部区包括德累斯顿和科特布斯两个区。自然资源中褐煤具有全(欧)洲性重要意义,石英砂、陶土原料、各种建筑材料、有色金属、木材具有全国意义。工业发展水平居全国第三位,重工业为主导部门,是主要能源基地,采煤、电力工业居全国之首。以电机、电子、仪器制造为主的机械工业发展较快。农业生产规模居全国末位,但农业技术、拖拉机装备和化肥化水平较高。种植业以黑麦、马铃薯为主。草地和牧场比重高,乳用畜牧业发达。以德累斯顿为中心结合附近的工业城镇组成德累斯顿城市集聚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