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pproval of life-saving appliance
救生设备的认可
2) approved equipment
认可的设备
3) evaluation of life-saving appliance
救生设备的评定
5) boat equipment
救生艇设备
6) life saving equipment cabinet
救生设备柜
补充资料:飞机救生设备
供飞行人员用于应急离机、安全降落和生存求救的设备。它由离机装置、防护装具、降落伞系统和生存求救设备组成。
离机装置 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敞开式弹射座椅、密闭弹射舱和密闭分离舱。敞开式弹射座椅由座椅主体、肢体定位机构、抛盖机构、弹射操纵机构、弹射动力装置、稳定减速系统、人椅分离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等组成。应急跳伞时,飞行人员肢体定位锁紧,舱盖抛离,人椅弹出座舱,火箭助推,稳定减速系统工作,人椅?掷耄壬≌趴榷ń德洌迹C鼙盏洳沼刹仗濉⒒疃彰拧⒅宥ㄎ换埂⒌洳僮莼埂⑴赘腔埂⒌涠ψ爸煤臀榷跛佟⒔德渖』厥铡⒆怕剑ㄋ┗撼濉⑺掀 ⒊绦蚩刂频认低匙槌伞S钡涫保颂宥ㄎ凰簦疃彰殴乇赵鲅梗苫崭桥桌耄涠ψ爸霉ぷ鳎厝说洳绽牖?,稳定减速系统工作,回收伞张开稳定降落。密闭分离舱,其主体为载人密闭舱,应急分离时,密闭舱与机体脱开,火箭将其推离飞机,以回收伞降落。
防护装具 主要有头盔(防护头盔和密闭头盔)、应急供氧装置和加压服等。防护头盔供飞行人员保护头部,以防碰伤。供氧装置为飞行人员应急供氧。密闭头盔和加压服,供飞行人员在高空飞行中座舱气密失效或应急离机时加压供氧,并防止气流伤害。
降落伞系统 包括稳定离机装置的稳定减速伞,保证人椅系统从高空快速稳定降落的稳降伞,保证人椅分离后乘员安全降落的救生伞,整体回收密闭弹射舱或密闭分离舱的回收伞。
生存设备 主要有自卫武器,应急食品,急救药物,在海上、沙漠、丛林、寒区生存用具;呼救电台和目视、音响等求救联络设备。
简史 早期的飞机救生设备只有降落伞。1797年法国人 A.-J.加尔纳兰首次从气球上跳伞成功。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将降落伞用于飞机救生。随着飞机速度的增大,飞行人员爬舱跳伞日益困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制成并使用了弹射座椅。战后,以火药为动力的弹道弹射救生系统不断改进,到50年代,已在喷气式飞机上普遍使用。为了解决低空救生问题,美、英等国相继制成火箭助推组合动力救生系统。为使人体免受高速、低温、低压、缺氧等因素的伤害,60年代,美、苏制成密闭和半密闭式弹射救生系统。为保障跳伞飞行人员的有效生存和及时获救,70年代初期,美国试验了可飞弹射救生系统,座椅离机后,折叠翼展开,微型发动机工作,变为可控飞行器,飞行一定距离后,人椅分离,开伞降落。80年代中期,各国主要作战飞机上的救生设备,仍多为敞开式火箭弹射救生系统,其救生性能一般可满足飞机在零高度、速度为0~1200公里/小时条件下的救生要求(如英国的MK.12,美国的ACESⅡ和S4S救生系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敞开式火箭弹射救生系统将不断完善,并进一步提高其低空复杂状态和高速、高空条件下的救生能力。
离机装置 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敞开式弹射座椅、密闭弹射舱和密闭分离舱。敞开式弹射座椅由座椅主体、肢体定位机构、抛盖机构、弹射操纵机构、弹射动力装置、稳定减速系统、人椅分离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等组成。应急跳伞时,飞行人员肢体定位锁紧,舱盖抛离,人椅弹出座舱,火箭助推,稳定减速系统工作,人椅?掷耄壬≌趴榷ń德洌迹C鼙盏洳沼刹仗濉⒒疃彰拧⒅宥ㄎ换埂⒌洳僮莼埂⑴赘腔埂⒌涠ψ爸煤臀榷跛佟⒔德渖』厥铡⒆怕剑ㄋ┗撼濉⑺掀 ⒊绦蚩刂频认低匙槌伞S钡涫保颂宥ㄎ凰簦疃彰殴乇赵鲅梗苫崭桥桌耄涠ψ爸霉ぷ鳎厝说洳绽牖?,稳定减速系统工作,回收伞张开稳定降落。密闭分离舱,其主体为载人密闭舱,应急分离时,密闭舱与机体脱开,火箭将其推离飞机,以回收伞降落。
防护装具 主要有头盔(防护头盔和密闭头盔)、应急供氧装置和加压服等。防护头盔供飞行人员保护头部,以防碰伤。供氧装置为飞行人员应急供氧。密闭头盔和加压服,供飞行人员在高空飞行中座舱气密失效或应急离机时加压供氧,并防止气流伤害。
降落伞系统 包括稳定离机装置的稳定减速伞,保证人椅系统从高空快速稳定降落的稳降伞,保证人椅分离后乘员安全降落的救生伞,整体回收密闭弹射舱或密闭分离舱的回收伞。
生存设备 主要有自卫武器,应急食品,急救药物,在海上、沙漠、丛林、寒区生存用具;呼救电台和目视、音响等求救联络设备。
简史 早期的飞机救生设备只有降落伞。1797年法国人 A.-J.加尔纳兰首次从气球上跳伞成功。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将降落伞用于飞机救生。随着飞机速度的增大,飞行人员爬舱跳伞日益困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制成并使用了弹射座椅。战后,以火药为动力的弹道弹射救生系统不断改进,到50年代,已在喷气式飞机上普遍使用。为了解决低空救生问题,美、英等国相继制成火箭助推组合动力救生系统。为使人体免受高速、低温、低压、缺氧等因素的伤害,60年代,美、苏制成密闭和半密闭式弹射救生系统。为保障跳伞飞行人员的有效生存和及时获救,70年代初期,美国试验了可飞弹射救生系统,座椅离机后,折叠翼展开,微型发动机工作,变为可控飞行器,飞行一定距离后,人椅分离,开伞降落。80年代中期,各国主要作战飞机上的救生设备,仍多为敞开式火箭弹射救生系统,其救生性能一般可满足飞机在零高度、速度为0~1200公里/小时条件下的救生要求(如英国的MK.12,美国的ACESⅡ和S4S救生系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敞开式火箭弹射救生系统将不断完善,并进一步提高其低空复杂状态和高速、高空条件下的救生能力。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