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巨石文化”,是指从石器时代至铜器时代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世界各地的以巨大石结构建筑为标志的古代文化类型,这些以宏大的平面布局和奇特的造型而著称于世的巨大石质建筑物,从类型上可分为墓石(dolmen)、独石(menhir)、列石(alignment)、石圈(cromlechs)、石座(stonseats)、石台(stonterraces)和金字塔形建筑(pyramidalstructures)等,其种类不但丰富,而且形状、功能、性质等也不尽相同。千百年来,这些巨石建筑物一直以其神秘的作用和抽象的建筑魅力感染着人们,被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称为“巨石建筑”、“巨石碑”或“巨石文化”、“大石文化”。
从世界范围上看,欧洲西部是“巨石文化”出现较早并且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英国考古学家格林·丹尼尔(glyndaniel)在其《欧洲西部的巨石建筑者》一书中认为,欧洲西部修建和使用巨石建筑是从公元前3500年左右开始的,后来碳十四数据表明这个时代可能早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欧洲早期的巨石遗存主要分布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南部,同时还在这一地区发现有当地最早的筑有堡垒的村庄,它们属于带有城市文化特点的居住遗址。约在公元前2000多年时,巨石文化沿大西洋海岸向北传播到欧洲北部的英伦诸岛和丹麦、比利时、德国北部以及意大利等地区,这一时期的巨石建筑大致主要有三种类型,即“门希尔式”(独石)、“多尔门式”(墓石或石棚)和“克罗姆列克式”(石圆圈)等,其中最为著名的环状列石类建筑可以英格兰南部索尔兹伯里平原的斯通亨吉(stoneheng)和杜灵威环石墙(durringtonwalls)为代表,它们是与天象测时和原始宗教崇拜有关的祭祀性巨石建筑。
约在公元前2300多年时,游牧的塞姆族人从西部叙利亚草原地区东迁至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地区,在两河流域留下了西亚地区最早的大石遗迹,如在底格里斯河岸发现的“胜利石柱”和方锥体大石碑,其上刻有人物形象和“阿卡德文字”。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中亚地区出现了以巨大的石圆圈、列石、“鹿石”等为代表的大石建筑,其性质主要是作为墓葬的附属建筑或“用石块砌成象征太阳神的圆圈”,这些遗迹基本上集中分布于从咸海东岸高地到西伯利亚及蒙古人民共和国东北部的广大地区,如在蒙古人民共和国乌苏布草原地区发现大量属于青铜时代的大石建筑,这类遗迹主要是在陵墓和祭坛前竖立的“直立粗长巨石、鹿石”和成排的大石碑,环形的石砌祭坛面积宏大,其直径可达120米,可能“象征着战车轮和太阳”。此外,在东北亚的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柬埔寨乃至苏门答腊、爪哇等地以及南亚的印度都发现过不同形式的大石遗迹,其形式主要是石棚(dolmen)、石圆圈(cromlechs)等墓葬祭祀类建筑物。
此前学术界一般认为,我国的“大石文化”是以大石墓——石棚为主要代表,相对集中地分布在从东北到西南高原山地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从辽宁省的东部到四川西南的安宁河、金沙江流域的高山地区都有这种遗存,其遗迹形式包括有“鹿石”、独石、石棚、大石墓等多种类型。从形式特征上看,我国“半月形文化传播带”所发现的大石遗迹与中亚、西亚地区的大石文化比较接近,多属墓葬类和宗教祭祀类的建筑物;在生态地理环境方面,我国大石遗迹分布区也与广义的北方中亚荒漠草原地区相似,多为山地高原区,气候较为干旱寒冷,属于多山、多石的自然环境;从我国大石遗迹的时代特征来看,基本上都属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这一时期的遗存,与西亚及中亚地区大石遗迹的时代大致相当;此外,在经济文化类型方面同北方中亚草原和西亚山地的古代文化也基本一致,其游牧、狩猎经济占有很大比例,属于边地游牧民族活动频繁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