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菊石纹<瓷盘边上一种似贝壳状旋涡图案>
1)  ammonite scroll
菊石纹<瓷盘边上一种似贝壳状旋涡图案>
2)  A convoluted seashell.
盘旋状贝壳
3)  feather-edged
羽毛状边饰(瓷盘边上饰以羽毛状花纹)
4)  vortex patern
涡纹图案
5)  fatigue crescents
贝壳状纹理
6)  borderpattern
边纹图案
补充资料:绞胎纹瓷盘

英文名称: porcelain tray with twistable glaze

介绍

新出现的装饰工艺

这是一件制作工艺较为独特的盛食器皿。它平沿方唇,浅腹平底,胎体厚重,盘内外满布类似木质纹理样的几何图案,且内外完全一致。这就是唐代新出现的陶瓷装饰工艺--绞胎。

绞胎或称搅胎或搅泥,是一种借鉴漆器装饰美化陶瓷的技法。其制作程序是先将白色、褐色等不同色调的胎泥相间叠放,并随意绞制,使之充分相融,然后拉坯成形。制成后的胎体上再施一层透明而稍泛黄的釉,再入窑焙烧。光亮的釉层下,两种不同颜色的胎料或呈一周周间次出现的同心圆,或为并行不悖的平行线,或似盘屈交结的团绒,或似飘忽不定的流云,变幻莫测,形象万千。乍眼一看,颇似胎体厚重的木胎漆器,令人耳目一新。

绞胎瓷既可整体绞胎,也可按构图需要将绞好的胎料贴塑于成形器物之上,其装饰效果既随心所欲又出人意料,出现木理纹、野鸡翅、羽毛纹等多种名称的绞纹。已发现的烧造绞胎瓷器的窑址多在河南境内。山东诸地所见绞胎瓷器,应系由河南输入或在河南影响下仿制的。

图片

image

规格: 口径17.1厘米 底径11.8厘米 高2.1厘米

出处: 走进珍宝世界:中国古代饮食具

年代: 唐

类型

质地类型: 瓷器

功用类型: 饮食具

栏目关键词: 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 牧女村姑与市井侩妇—隋唐至明清 盛食具 饮食具

收藏地: 山东省博物馆

主题词或关键词: 盘

辅助分类项: 饮食具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