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剑状裙板
1)  dagger skirt
剑状裙板
2)  sword-like
剑状
1.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photo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sword-like ZnO;
剑状氧化锌的水热合成及其光致发光性能研究
3)  apron board
裙板
1.
Through an anyl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estricting the 120-t converter production by its apron board,many technical measures to solve it are proposed,overcoming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apron board and effectively settling the problem restricting production.
通过对120t转炉裙板制约转炉生产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技术攻关和解决的措施,克服了裙板的不利因素,有效的解决了制约生产的难题。
2.
Described are the overall design scheme of apron boards for high speed multiple units,including working condition parameters,standards and design concepts of the apron boards.
介绍了高速动车组裙板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高速动车组裙板的工况参数、标准以及设计理念。
3.
Described are the improvement design of the apron board structure for 25T passenger cars.
介绍了25T型客车裙板结构的改进设计。
4)  skirt plate
裙板
1.
through tests with different incident wave and current,the scour resintent performance of the platform,or without skirt plate was tested,under steady wave and current effects.
通过对海上石油座底式钻井平台在波、流联合作用下的防冲刷实验,对不同的入射波、流和有裙板与无裙板,在稳定波、流作用下的防冲刷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出了平台轴线与波、流夹角及平台基础有裙板与无裙板冲刷情况的对比,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平台基础冲刷规律。
5)  petticoat [英]['petɪkəʊt]  [美]['pɛtɪ'kot]
裙子;裙状物
6)  Flag leaf traits
剑叶性状
补充资料:古剑之谜--越王剑

1994年3月1日,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二号俑坑正式开始挖掘。这是本世纪以来巨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在二号俑坑内已出土有铜矛、铜弩机、铜镞、残剑等,其中还发现了一批青铜剑,长度为86厘米,剑身上共有八个棱面。考古学家用游标卡尺测量,发现这八个棱面的误差不足一根头发丝,已经出土的19把青铜剑,剑剑如此。这批青铜剑内部组织致密,剑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纹细腻,纹理来去无交错,它们在黄土下沉睡了2000多年,出土时然光亮如新,锋利无比。科研人员测试后发现,剑的表面有一层10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这一发现立刻轰动了世界,因为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方法,只是近代才出现的先进工艺,德国在1937年,美国在1950年先后发明并申请了专利。

  在清理一号坑的第一过洞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一把青铜剑被一尊重达150千克的陶俑压弯了,其弯曲的程度超过45度,当人们移开陶俑之后,令人惊诧的奇迹出现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铜剑,竟在一瞬间反弹平直,自然恢复。当代冶金学家梦想的“形态记忆合金”,竟然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墓葬里。

  事实上,关于铬盐氧化处理的方法,绝不是秦始皇时代的发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掌握了这一先进的工艺。

  春秋五霸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举击败了吴王夫差,演出了历史上春秋争霸的最后一幕。岁月的流逝,使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静静沉睡在历史的长卷里,忙忙碌碌的后人几乎把它遗忘了。

  然而,一支考古队在挖掘春秋古墓时,却意外发现了一把沾满泥土的长剑,剑身上一行古篆---“越王勾践自用剑”跃入人们眼帘。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立即轰动了全国,但是,更加轰动的消息却来自对古剑的科学研究报告。最先引起研究人员注意的是:这柄古剑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为什么没有生锈呢?为什么依然寒光四射、锋利无比呢?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越王勾践剑”千年不锈的原因在于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大家知道,铬是一种极耐腐蚀的稀有金属,地球岩石中含铬量很低,提取十分不易。再者,铬还是一种耐高温的金属,它的溶点大约在4000℃。

  中华文明中曾有过太多的秘密,谁能想象,本世纪50年代的科学发明,竟然会出现在公元前二百多年以前?又有谁能想象,秦始皇的士兵手里挥舞的长剑,竟然是现代科学尚未发明的杰作?问题是在发现以后,我们用什么态度来解释这种超常规的科技早熟现象?我们真不希望看到有些人用“偶然”来解释,它应该有一个更加具体的说明。假如以上的事实是真实的话(至少铬盐氧化处理不是假的),那么我们就会问:他们的技术源渊是什么呢?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