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video code layer
视频编码层
3) Distributed Video Coding(DVC)
分布式视频编码
1.
The quality of side information influences the overall Rate-Distortion(RD) performance of the Distributed Video Coding(DVC) codec.
分布式视频编码器中边信息的重建质量直接影响整个编码器的率失真(Rate Distortion,RD)性能。
4) scalable video coding
可分级视频编码
1.
A new method for scalable video coding, using three-band lifting-based motion adaptive transform,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提出用于可分级视频编码的3带小波提升与运动模型自适应结合的方法,将3带小波的提升步与运动补偿自适应相结合来实现时间域的小波变换,扩展了经典的运动补偿时域滤波,实现了时间分级的灵活性,同时又可以根据实际的视频序列选择适当的运动模型,从而达到更好的编码效果。
2.
An efficient inter layer up-sampling filtering algorithm in scalable video coding (SVC) was proposed.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大幅度减少色度分量的上采样插值运算量的情况下,能够保持编码码率和PSNR性能几乎不变,可以被应用于可分级视频编码的层间空域插值算法中去。
3.
So results in scalable video coding.
由于传输网络和接收终端的多样性,所以需要视频流能适应多种不同传输、解码和显示的要求,由此产生了可分级视频编码。
5) SVC
可分级视频编码
1.
Temporal scalability of scalable video coding(SVC) is obtained by executing motion-compensated temporal filtering(MCTF).
现代可分级视频编码的时域可分级性是采用运动补偿时域滤波技术(Motion-Compensated Temporal Filtering,MCTF)来实现的,MCTF将若干连续的视频帧组成一个图像组进行小波分解以提供时域可分级性。
6) distributed video coding
分布式视频编码
1.
Dynamic estimation of virtual channel model for distributed video coding
分布式视频编码中虚拟信道模型的动态估计
2.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mpared to the existing interleavers, the designed interleavers have better performance in aspects of iteration times of Turbo decoding and latency, and are therefore more suitable for distributed video coding system.
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几种交织器相比,这两种交织器在Turbo码译码迭代次数及延时方面性能更好,更适合于分布式视频编码系统。
3.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distributed video coding(DVC),like Slepian-Wolf theorem for lossless distributed coding and Wyner-Ziv theorem for lossy distributed coding, is presented.
阐述了分布式视频编码的理论基础,即Slepian-Wolf无损源编码理论和Wyner-Ziv有损源编码理论,介绍了分布式视频编码技术在视频压缩中的应用,并对其中关键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给出了结论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补充资料:视频编码基本知识
H.264视频编码基本知识一、视频编码技术的发展历程视频编码技术基本是由ISO/IEC制定的MPEG-x和ITU-T制定的H.26x两大系列视频编码国际标准的推出。从H.261视频编码建议,到H.262/3、MPEG-1/2/4等都有一个共同的不断追求的目标,即在尽可能低的码率(或存储容量)下获得尽可能好的图像质量。而且,随着市场对图像传输需求的增加,如何适应不同信道传输特性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于是IEO/IEC和ITU-T两大国际标准化组织联手制定了视频新标准H.264来解决这些问题。H.261是最早出现的视频编码建议,目的是规范ISDN网上的会议电视和可视电话应用中的视频编码技术。它采用的算法结合了可减少时间冗余的帧间预测和可减少空间冗余的DCT变换的混合编码方法。和ISDN信道相匹配,其输出码率是p×64kbit/s。P取值较小时,只能传清晰度不太高的图像,适合于面对面的电视电话;p取值较大时(如p>6),可以传输清晰度较好的会议电视图像。H.263建议的是低码率图像压缩标准,在技术上是H.261的改进和扩充,支持码率小于64kbit/s的应用。但实质上H.263以及后来的H.263和H.263已发展成支持全码率应用的建议,从它支持众多的图像格式这一点就可看出,如Sub-QCIF、QCIF、CIF、4CIF甚至16CIF等格式。MPEG-1标准的码率为1.2Mbit/s左右,可提供30帧CIF(352×288)质量的图像,是为CD-ROM光盘的视频存储和播放所制定的。MPEG-l标准视频编码部分的基本算法与H.261/H.263相似,也采用运动补偿的帧间预测、二维DCT、VLC游程编码等措施。此外还引入了帧内帧(I)、预测帧(P)、双向预测帧(B)和直流帧(D)等概念,进一步提高了编码效率。在MPEG-1的基础上,MPEG-2标准在提高图像分辨率、兼容数字电视等方面做了一些改进,例如它的运动矢量的精度为半像素;在编码运算中(如运动估计和DCT)区分"帧"和"场";引入了编码的可分级性技术,如空间可分级性、时间可分级性和信噪比可分级性等。近年推出的MPEG-4标准引入了基于视听对象(AVO:Audio-VisualObject)的编码,大大提高了视频通信的交互能力和编码效率。MPEG-4中还采用了一些新的技术,如形状编码、自适应DCT、任意形状视频对象编码等。但是MPEG-4的基本视频编码器还是属于和H.263相似的一类混合编码器。总之,H.261建议是视频编码的经典之作,H.263是其发展,并将逐步在实际上取而代之,主要应用于通信方面,但H.263众多的选项往往令使用者无所适从。MPEG系列标准从针对存储媒体的应用发展到适应传输媒体的应用,其核心视频编码的基本框架是和H.261一致的,其中引人注目的MPEG-4的"基于对象的编码"部分由于尚有技术障碍,目前还难以普遍应用。因此,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视频编码建议H.264克服了两者的弱点,在混合编码的框架下引入了新的编码方式,提高了编码效率,面向实际应用。同时,它是两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共同制定的,其应用前景应是不言而喻的。二、H.264介绍H.264是ITU-T的VCEG(视频编码专家组)和ISO/IEC的MPEG(活动图像编码专家组)的联合视频组(JVT:jointvideoteam)开发的一个新的数字视频编码标准,它既是ITU-T的H.264,又是ISO/IEC的MPEG-4的第10部分。1998年1月份开始草案征集,1999年9月,完成第一个草案,2001年5月制定了其测试模式TML-8,2002年6月的JVT第5次会议通过了H.264的FCD板。2003年3月正式发布。H.264和以前的标准一样,也是DPCM加变换编码的混合编码模式。但它采用"回归基本"的简洁设计,不用众多的选项,获得比H.263好得多的压缩性能;加强了对各种信道的适应能力,采用"网络友好"的结构和语法,有利于对误码和丢包的处理;应用目标范围较宽,以满足不同速率、不同解析度以及不同传输(存储)场合的需求;它的基本系统是开放的,使用无需版权。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