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城市水文学
1)  urban hydrology
城市水文学
2)  Urban hydrogeology
城市水文地质学
3)  urban hydrology
城市水文
4)  city literature
城市文学
1.
In the western European city literature during 13-15 century,the attitudes towards feminine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church literature and knight literature,which has a distinctive unity of opposites that is praise and negation for feminine.
出现于13~15世纪西欧的城市文学,在对待女性的态度方面受到了教会文学和骑士文学的双重影响,具有明显的对立调和性,即对女性的否定与赞美并存,以对立为主流,以否定为结果。
2.
From the Angle of developing the urbanization course and city culture,This Article analysed development of the present age city literature developing and.
从城市化发展进程和城市文化的角度,分析当代城市文学的发展演变以及城市文学中审美倾向的多元化现象,认为城市文化特性在转型期城市文学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并将进一步影响未来城市文学发展的走向。
3.
Fu Jianan argues tha the loneliness, inner emotion, indulging and decadent descriptions in some city literature works by women disclos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ity culture.
他们以非城市经历想象城市,丰富着城市文学的创作。
5)  urban literature
城市文学
1.
The urban literature of the 1950s ~ 1970s does not lack in good examples as many scholars think.
20世纪50~70年代的城市文学并非如大部分研究者所简单认为的那样乏善可陈。
2.
The rural literature prevails over the urban literature; the general pubh c literature prevails over the elite literature; the worker - peasant masses prevail over intellectuals, all of those are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ry and artistic trend, and those express the express.
乡村文学压倒城市文学,大众文学压倒精英文学,工农大众压倒知识分子,是现当代中国文艺思潮的重要特点,集中表达了现代中国的民粹主义诉求。
6)  culture study of city
城市文化学
补充资料:城市水文效应
      城市化所及地区引起的水文过程的变化或影响。
  
  城市化是促使自然环境发生变化的强大因素之一。城市化的过程增大了人类社会与周围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城市兴建和发展后,大片耕地和天然植被为街道、工厂和住宅等建筑物所代替,下垫面的滞水性、渗透性、热力状况均发生明显的变化,集水区内天然调蓄能力减弱,这些都促使市区及近郊的水文要素和水文过程发生相应的变化。城市的热岛郊应、凝结核效应、高层建筑障碍效应等的增强,使城市的年降水量增加5%以上,汛期雷暴雨的次数和暴雨量增加10%以上(见城市气候)。地表不透水面积比重很大,地下满布着排水管道的市区,截留、填洼、下渗的损失水量很少,水流在地表及下水道中汇流历时和滞后时间大大缩短,径流系数和集流速度增大,使城市及其下游的洪水过程线变高、变尖、变瘦,洪峰出现时刻提前,城市地表径流量大为增加。如上海城市化后地表径流量增加20~25%,为此增加了城市及其下游防洪、排涝的压力。
  
  城市迅速膨胀,人口高度集中,工业迅速发展,城市需水量也急剧增加。城市居民用水的消耗定额平均为农村居民的5~8倍,新兴工业的耗水量更多,对水质的要求更高,故城市用水量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人口增长的速度。例如上海1949~1980年间,人口增加了1倍多,用水量增加近6倍。城市供水日益紧张,原来的地表水源和供水设施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许多城市超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资源日趋枯竭,不仅带来了水资源危机,甚至造成地面沉降的危害。为此,不少城市采取远距离引水的途径,以解决城市供水不足的问题。
  
  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向河流排放,工业废气向大气排放后形成的酸雨,使天然水体受到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严重危及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通常在枯水季节,河川径流减少,稀释能力削弱,水质更趋恶化。在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其下游水体一般都受到污染。天然水体水质恶化更加剧了城市水资源的紧缺。
  
  城市水文效应是城市人类活动与水相互关系的重要问题,它对局部水分循环和水量平衡各个要素有着明显的影响。在理论上又与城市的气候效应、环境效应、社会经济效应密切相关。对它的研究既涉及到多种学科的理论问题,又可服务于城市建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