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文学中的城市
1)  The City in Literature
文学中的城市
2)  city literature
城市文学
1.
In the western European city literature during 13-15 century,the attitudes towards feminine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church literature and knight literature,which has a distinctive unity of opposites that is praise and negation for feminine.
出现于13~15世纪西欧的城市文学,在对待女性的态度方面受到了教会文学和骑士文学的双重影响,具有明显的对立调和性,即对女性的否定与赞美并存,以对立为主流,以否定为结果。
2.
From the Angle of developing the urbanization course and city culture,This Article analysed development of the present age city literature developing and.
从城市化发展进程和城市文化的角度,分析当代城市文学的发展演变以及城市文学中审美倾向的多元化现象,认为城市文化特性在转型期城市文学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并将进一步影响未来城市文学发展的走向。
3.
Fu Jianan argues tha the loneliness, inner emotion, indulging and decadent descriptions in some city literature works by women disclos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ity culture.
他们以非城市经历想象城市,丰富着城市文学的创作。
3)  urban literature
城市文学
1.
The urban literature of the 1950s ~ 1970s does not lack in good examples as many scholars think.
20世纪50~70年代的城市文学并非如大部分研究者所简单认为的那样乏善可陈。
2.
The rural literature prevails over the urban literature; the general pubh c literature prevails over the elite literature; the worker - peasant masses prevail over intellectuals, all of those are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ry and artistic trend, and those express the express.
乡村文学压倒城市文学,大众文学压倒精英文学,工农大众压倒知识分子,是现当代中国文艺思潮的重要特点,集中表达了现代中国的民粹主义诉求。
4)  urban middle school
城市中学
1.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requirement of our country s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consider with the fundamental idea of Henan province urban middle school of P.
针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河南省城市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新的课程基本理念,从河南省城市中学的实际情况和田径课程自身的特点出发,提出重构河南省城市中学田径课程的设想,并就田径课程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
5)  Urban secondary schools
城市中学
1.
It is helpful in improving schools, families and society to emphasis 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study mental health of impoverished students in Urban secondary schools.
中学是基础素质教育阶段,研究城市中学贫困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有助于引起学校、家庭、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6)  literature in metropolis
都市中的文学
补充资料:拉丁美洲文学中的现代主义
      拉丁美洲的现代主义文学运动开始于19世纪末,结束于20世纪初,先后持续30年左右,在拉丁美洲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拉丁美洲第一个具有民族独立性质的文学运动,也是本大陆对世界文学的第一个有独创性的贡献。这个运动不仅席卷中美、南美和加勒比海各国,而且影响波及西班牙以及欧洲的其他国家。
  
  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产生基于两种思想倾向:第一,在独立战争后,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拉丁美洲各国的政权仍操在大庄园主和帝国主义的手中,一部分知识分子因看不到出路而悲观、消沉,逃避现实。第二,由于民族主义的影响,在文学上急于摆脱西班牙殖民主义的传统束缚,创造自己的民族风格。
  
  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主要表现在诗歌方面。它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回避内容的社会意义;讲究形式美和节奏的音乐性;追求幻想的意境和感伤的情调;描写雅致的珍品和异国的风光。
  
  最早在作品中表现出现代主义风格的诗人是墨西哥的萨尔瓦多·迪亚斯·米龙(1853~1928)。"现代主义"这个名称是由墨西哥浪漫主义诗人胡斯托·谢拉·门德斯(1848~1912)为古铁雷斯·纳赫拉(1859~1895)的诗集所作的序言中首次提出的。
  
  现代主义诗歌运动的发展分为 3个时期:前期、鲁文·达里奥时期和后期。
  
  1888年诗集《蓝》发表之前为前期。这一时期的主要诗人除上述的米龙和纳赫拉外,还有古巴的何塞·马蒂(1853~1895)、胡利安·德尔·卡萨尔(1863~1893),哥伦比亚的何塞·阿森西翁·西尔瓦(1865~1896)和秘鲁的曼努埃尔·贡萨莱斯·普拉达(1848~1918)。他们大多为国家的苦难而忧伤,为命运的乖蹇而哀叹,作品感伤气氛浓重。以幻想的景物追求逃避现实的效果,所以古希腊和印度、中国、日本等遥远的东方国家成为他们任意想象的素材。为了追求"纯粹的美",天鹅、孔雀和百合花等是他们经常描绘的对象。
  
  尼加拉瓜诗人鲁文·达里奥(1867~1916)是现代主义诗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3部诗集:《蓝》(1888)、《亵渎的散文》(1896)和《生命与希望之歌》(1905),标志着现代主义诗歌的成熟阶段。
  
  后期现代主义也称作"新世界主义"。不少诗人以美洲大陆作为题材,着重个人抒情,渲染生与死的神秘,否定天鹅、仙女和盛宴作为美的象征。比较著名的诗人有:阿根廷的莱奥波尔多·迪亚斯(1862~1947),莱奥波尔多·卢贡内斯(1874~1938),迭戈·费尔南德斯·埃斯皮罗(1870~1912);智利的佩德罗·安东尼奥·贡萨莱斯(1863~1903),古斯塔沃·巴列多尔·桑切斯(1868~1930),维克多·多明戈·西尔瓦(1882~1960);墨西哥的阿马多·内尔沃(1870~1919),恩里克·贡萨莱斯·马丁内斯(1871~1952);哥伦比亚的伊斯梅尔·恩里克·阿尔西涅加斯(1865~1938),吉列尔莫·巴伦西亚(1873~1943);玻利维亚的里卡多·海梅斯·弗雷雷(1868~1933);乌拉圭的胡利奥·埃雷拉·伊·雷西格(1875~1910);秘鲁的何塞·桑托斯·乔卡诺(1875~1934) 。其中,贡萨莱斯·马丁内斯、莱奥波尔多·卢贡内斯和桑托斯·乔卡诺是反对"外来主义"和"纯粹的美"的中坚分子,对"新世界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有较大的贡献。
  
  现代主义在散文方面,最著名的作家是乌拉圭的何塞·恩里克·罗多(1871~1917),其代表作是《爱丽儿》(1900)。
  
  1910年墨西哥民主革命爆发后,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日趋高涨,一扫知识界的悲观消沉情绪,现代主义诗歌运动随之衰落。到1920年左右,基本宣告结束,但其艺术风格对今日拉丁美洲诗歌仍有影响。
  
  

参考书目
   Rufino Blanco Fombona, El modernismo y los poetas modernista, Madrid,1929.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