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油棕果壳
1)  Oil-palm shell
油棕果壳
2)  Oil palm EFB
油棕壳
3)  oleaginous palm nut
油棕榈坚果
4)  cashew nut shell liquid
腰果壳油
1.
Study on the distillation and distillate of cashew nut shell liquid;
腰果壳油的蒸馏及馏分成分研究
2.
Phenolic fibers modified by cashew nut shell liquid had been prepared.
以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脂为原料,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出腰果壳油改性酚醛纤维。
3.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y of cashew nut shell liquid were described.
阐述了腰果壳油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腰果壳油在高分子材料方面的应用,其中包括作为酚醛树脂改性剂、橡胶增塑剂以及在涂料和粘合剂方面的应用。
5)  cashew shell oil
腰果壳油
1.
Research on modification of methyl-phenolic resin by nanocomponents and cashew shell oil;
纳米材料插层原位聚合腰果壳油甲酚醛树脂
2.
Research on modification of phenolic resin by melamine and cashew shell oil;
三聚氰胺和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脂的研究
3.
This paper discussed some technical problems affected the quality of product,such as modifier proportioning in producing of cashew shell oil and melamine modified phenol resin,estimating of reaction terminal point and rinsing of reaction product.
探讨腰果壳油和三聚氰胺改性酚醛树脂生产中改性剂配比、反应终点判断和反应产物水洗等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6)  cashew nut shell oil
腰果壳油
1.
Phenol resin was modified by choosing cashew nut shell oil,polysulphone as modifier and adding other assistant.
以腰果壳油、聚砜为改性剂对酚醛树脂进行增强改性,将改性后的酚醛树脂通过湿缠绕方法和玻璃纤维粘合,制成了水润滑轴承外壳,并研究了玻璃纤维含量对水润滑轴承外壳压缩强度的影响。
补充资料:油棕(oil palm)
 

油棕(oil palm)

棕榈科油棕属的一个种,学名Elaeis guineensis Jacq.,热带木本油料作物。单位面积产油量特高,故有“世界油王”之称。

 

油棕1.jpg (14644 bytes)

油棕.jpg (3829 bytes)

原产于热带非洲,自然分布于13°N-12°S之间的热带雨林到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中国1960年开始正式栽培,主要种植在海南省的南部和西部,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也有少量种植。

植株高大,属单子叶植物。根为须根系,由初生根、次生根、三生根和四生根组成,后两者为主要吸收根。茎直立,不分枝,圆柱状,茎粗30-40cm,老树高达10m以上。叶片呈螺旋状着生于茎顶。肉穗花序,雌雄同株异序,少量出现雌雄混合花序。雌花序由许多小穗组成,每个小穗着生6-40朵雌花,呈螺旋状排列于小穗上,受精后约6个月果穗成熟。每穗有果1000-1500个,穗重10-15kg,最重可达50kg以上。果实由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和核仁组成。成熟的中果皮又称果肉,鲜果肉含油率50%左右,棕油即由果肉榨取。内果皮又称核壳,由坚硬致密的石细胞组成。核仁富含油脂和蛋白质,鲜核仁含油率约50%,棕仁油即从核仁榨取。

油棕定植后第三年开始结果,6-7龄进入旺产期,经济寿命20-25年,自然寿命长达100年以上。在高温多雨的东南亚地区,全年开花结实,每公顷产油4-6t。油棕的染色体数为2n=32。

喜高温、湿润、强光照和土壤肥沃的环境,但在季节性干旱地区也有较大的适应性。温度是制约油棕分布和产量的主要因素。年平均温度24-27℃,年雨量2000-3000mm,分布均匀,每天日照5小时以上的地区最为理想。年平均温度23℃以上,月均温22-23℃的月份有7-8个月,年雨量1500mm以上,干旱期连续3-4个月的地区能正常开花结果,但出现季节性产果。年平均温度低于22℃,并有短期霜害的地区,果实发育不良,产量极低,不宜栽培。深厚和富含腐殖质的土壤最适于种植油棕。

栽培技术 在生产上用加热处理法催芽效果最佳。可在38-40℃的发酵坑、暖房、恒温箱或人工气候室处理80-90天催芽。种子萌芽后即移植于过渡苗圃,长到5-6片叶再移入装有肥土的塑料袋,培育12-14个月,选叶片羽裂早、开叉大、叶面积大、裂片多的壮苗定植。

一个油棕园一般以4000-10000ha.为宜。种植密度一般每公顷135-180株,植距8×8m或7×8m,正方形或三角形种植。三角形种植,可更合理地利用土地和空间,单位面积产量较高。雨季初期定植为宜。

植后1-4年为幼龄期,以营养生长为主。行间要控制萌生植物,种上豆科覆盖作物或适当间作短期的经济作物。根圈每年除草3-4次,并用杂草覆盖。叶片尽量保留或修去少量老叶。二三龄时,每年每株施有机肥30kg以上,化肥以氮肥为主,适当施磷、钾肥。

六七龄进入旺产期,对水、肥要求强烈,一般每年每株施有机肥50kg左右,硫酸铵或氯化铵2-3kg,过磷酸钙2-3kg。硫酸钾或氯化钾1-2kg。成龄树根圈每年除草2-3次。

病害主要有树冠病(crown disease)、生理性病害有果腐病(bunch rot)、虫害有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刺蛾Darna trima等,其中以红脉穗螟和刺蛾为害较重。国外有致命的油棕苗疫病(Seedling blast disease)和维管萎蔫病(Vascular wilt disease),前者由真菌Fursarium oxysporum引起幼苗根腐病死;后者由真菌引起整个树冠枯死。中国尚未发现这两种病害,引种时应注意检疫,防止传入。

主要产品为棕油(palm oil)和棕仁油(palm kernel oil)。棕油淡黄至棕红色,是一种

半固体油脂,含饱和脂肪酸5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45%左右,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和维生素E。精炼后油味清淡,不易酸败,可作食用油、起酥油、人造奶油,可制高级肥皂、化妆品、洗涤剂、蜡烛、油漆、防锈剂、润滑油、内燃机燃料,以及用于铁皮镀锡、钢铁淬火等。

棕仁油白色,含饱和脂肪酸80%左右,不饱和脂肪酸13-20%,可作烹调油、人造奶油和糖果、点心、饼干、雪糕、面包的配料,还可制高级肥皂、洗涤剂和润发酯。

1986年世界产棕油822.7万吨。马来西亚生产棕油最多,年产454.2万吨,约占世界总产的55.25。

1983年世界棕油出口量为393.8万吨。其中马来西亚出口最多,为290.6万吨,占世界出口量的73.7%。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