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荀况
1)  Xun Kuang
荀况
1.
The Comparisons of Ethical Thoughts between Xun Kuang and Aristotle;
荀况与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之比较
2.
The paper is an exploration into such matters as the fundamental thoughts of YanYan on the "School of Confucianism Founded by Ziyou ",the reason why Xun Kuang denounced the "School of Confucianism Founded by Ziyou " without reservations and the historical influences and significances of the "School of Confucianism Founded by Ziyou ".
本文就言偃"子游氏之儒"的基本思想、荀况为何竭力贬斥"子游氏之儒"、"子游氏之儒"的影响及历史地位这三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2)  pioneering job by XUN Kuang
荀况开创
3)  Xun Kuɑng
荀况(约公元前298~前238)
4)  Xun Zi
荀子
1.
The View of Ecology of Xun Zi and its Inspiration on Settling Mod ern Environmental Crisis;
荀子的生态观及其对解决现代环境危机的启示
2.
On Collations and Notes of the Etymology of the Book Xun Zi;
《荀子》校勘注释源流考
5)  Xunzi
荀子
1.
A Comparison Study on Xunzi s Concept of Humanity and that of Kant;
荀子与康德人性观差异性比较
2.
The Change of Xunzi Academic Position and the Trend of Culture in Tang and Song Dynasty;
荀子学术地位的变化与唐宋文化新走向
6)  Xun-zi
荀子
1.
On the Integration of Mencius and Xun-zi Thoughts;
论孟子和荀子人性思想的融通
2.
Xun-Zi s Contribution to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ry Form;
荀子对古代文学文体的贡献
补充资料:荀况
      中国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学。字卿,亦称孙卿或孙卿子,赵国(今山西南部)人。生卒年不详。他的主要政治、学术活动约在周赧王十七年(公元前 298)至秦王政九年(公元前 238)之间。他曾几次去当时学术活动中心齐国的稷下,三为稷下学宫祭酒。他曾依楚春申君为兰陵(今山东莒南县)令。春申君死后,他就定居兰陵,不再从事政治活动。战国末期,封建社会已渐形成,荀况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维护新兴的封建制度。他的思想,反映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统一的要求。荀况是战国末期儒家最后的一位大师。他批判地继承了孔丘以来儒家的思想传统,又批判地吸取了道、法、墨、名各家学说,成为先秦集大成的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遗留下来的著作经后人整理成《荀子》一书,凡20卷,32篇。他的著名弟子有李斯、韩非等。
  
  中国自殷周以来即相信巫祝;先秦学者中,对于天,多认为是有意志的。孔丘、孟轲讲"天命",墨翟讲"天志";荀况则反对西周以来人格神的"天命",认为天是自然的,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人既不能左右天行,天也不能予人以吉凶、祸福。但人应顺应天行,利用自然、战胜自然,取得好的结果;不然,就要受到灾害。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他在《天论》一篇中,讲了人们"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表现出中国早期的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
  
  荀子这种唯物主义思想,也表现在他的认识论上。他认为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客观事物也是可以被认识的。他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解蔽》)。人认识客观事物,首先是通过感觉器官与外界接触。感觉器官为耳、目、口、鼻、形体(皮肤的感觉)五种,荀况叫它们为"天官",通过这五官而形成感觉。第二步是用"心"进行思维。他说:"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天论》)。经过"天君"的思维,对感觉得来的认识进行审察,加以辨别、验证。经过辨别、验证的认识,荀况叫"征知"。 这种见解,是具有唯物主义精神的。当然,荀况所说的心是指实体的心,不是指的大脑。
  
  在政治、社会观点上,荀况特别重视"礼"。他认为礼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强大力量。他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劝学》)。这已把礼与法联系起来,作为社会上共同的准则。荀况也曾反对奴隶主世袭制。他说:"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王制》)。
  
  在人性问题上,荀况认为人性是恶的。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人为)也"(《性恶》)。又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性恶》)。孟轲认为人生来即具有仁、义、礼、智的先验道德,因此主张性善论。荀况对于人性的看法与孟轲相反,提倡性恶论,认为人生来只具有生理和生活的需求,人的本性是和辞让、忠信、礼义、文理等道德社会规范相矛盾的,因此他否认人的先验道德,强调通过后天的环境、教育,用礼义法治来改造和约束人性。他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性恶》)。
  
  荀况关于教育作用与目的的论述 他认为人的成长变化,改恶从善是靠后天的积习渐染。且由于仁义法正的影响,才能使"涂之人可以为禹"(《性恶》)。他强调环境、教育对人性的改造作用,但他却不能科学地说明礼义、法治的起源问题,把礼义、法治说成是少数圣人、君子的发明。
  
  关于教育目的,从改变人的性质来看,荀况认为在于"化性起伪"。"伪起而生礼义"。从培养什么样人来看,荀况基于为初期封建统治者培养人才的需要,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士、君子、圣人。他说:"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劝学》)。他又说:"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彼学者,行之,曰士也;敦慕焉,君子也;知之,圣人也。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敦禁我哉!"(《儒效》)"故学者固学为圣人也,非特学为无方之民也"(《礼论》)。荀况主张以培养士、君子、圣人作为教育目的,而以学为圣人作为最高的目的。
  
  荀况关于道德教育的论述 他很重视道德教育,关于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的可概括为以下两点:
  
  ①崇礼尚义。荀况特别重视礼,甚至把礼推崇为有法的作用,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准则。礼是维护等级差别的。他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富国》)。"礼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修身》)。因为礼有这样大的作用,所以说:"学也者,礼法也"(《修身》)。
  
  孔孟讲孝弟。孔丘认为孝弟是仁的根本。甚至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荀况则认为孝是小行,应以义为尚,即认为怎样是对,便应怎样做。他说:"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子道》)。人应崇尚大行,这反映出荀况的新兴地主阶级的精神。
  
  ②隆师亲友。这与崇礼尚义是有关系的。隆师亲友是达到崇礼尚义的手段,又是荀况很重视的道德条目。荀况很重视师友的作用,尤其尊崇老师,把师提到与天地君亲的平等地位。他曾说:"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极)恶其贼"(《修身》)。"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性恶》)。
  
  关于道德修养,他提出以下几点:
  
  ①参验反省。荀况在《劝学篇》中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就是说先要有广博的知识而后再以知识为依据每日参验省察自己,能这样,则知明而行无过,就有了道德修养。
  
  ②择善而从。荀况说:"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劝学》)。"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修身》)。
  
  ③积善成德。荀况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又说:"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儒效》)。
  
  荀况关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论述 关于教学内容,荀况主张学习《诗》、《书》、《礼》、《乐》、《春秋》等;其中,他特别重视学《礼》。"礼"当时起着维护封建制度的作用,这些知识,又都符合他培养士、君子、圣人的要求。
  
  关于教学方法,荀况提出以下几个原则:
  
  ①强学力行。荀况认为学习要注重闻、见、知、行。他对知行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意见,认为行比知更为重要,强调艰苦的学习和实际的行动。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儒效》)。同时他还认为,只有行之有效的,才是正确的。他曾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劝学》)。
  
  ②虚壹而静。荀况认为学为要虚、壹、静。所谓虚、就是虚心,不因已有的知识而妨碍接受新知识。所谓壹,就是专心。心中已有各种不同的知识,这叫"两",不能使这种知识妨碍另一种知识的吸取,即"不以夫(彼)一害此一"(《解蔽》)。所谓静,即静心,能不受烦乱杂念扰乱。荀况说:"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解蔽》)。能够"虚壹而静",才能做到"大清明"。即达到认识上完全透彻无所偏蔽的境界。
  
  ③学思兼顾。荀况继承了孔丘的思想,认为在学习上学与思二者都不可缺,这与他的认识论是有关系的。他说:"学不可以已"(《劝学》)。又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④积渐全尽。荀况认为学习要全面、彻底、精粹。他说:"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劝学》)。全,也就是照顾全面,不要"蔽于一曲,而于大理"(《解蔽》)。也就是要万物并陈而设立标准来衡量,即"兼陈万物而中悬衡焉"(《解蔽》)。
  
  ⑤专一有恒。荀况认为学习要专一,要有恒心,坚持不懈。他说:"行衢道者不至,......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荀况非常重视敬师问题,特别强调"师法"的重要。他说:"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人无师法,则隆性矣; 有师法,则隆积矣"(《儒效》)。他认为要"化性起伪",积礼义为君子,就要注重师法。他强调学习必须依靠教师的指导,学生应该尊重教师。他说:"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大略》)。同时,他对教师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他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故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致仕》)。
  
  

参考书目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
   梁启雄:《荀子简释》。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