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4,4'-二硫联吡啶(PySSPy)
1)  4,4'-dithiodipyridine (PySSPy)
4,4'-二硫联吡啶(PySSPy)
2)  4,4'-Dithiodipyridine
4,4'-二硫联吡啶
1.
Study on the Effect of Solution pH Value on Assembling of Gold Nanoparticles on 4,4'-Dithiodipyridine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by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pectroscopy;
在4,4’-二硫联吡啶在Au表面形成自组装单分子层膜的基础上,采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研究了在不同pH值条件下金纳米粒子在4,4’-二硫联吡啶自组装单分子膜/Au体系表面的组装。
3)  4,4-Dithiodipyridine
4,4'-二硫基联吡啶
4)  4,4'-bibypyridiniumdiol
4,4'-联吡啶二元醇
5)  4,4'-bipyridine
4,4'-联吡啶
1.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Ternary Copper(Ⅱ) Complex Containing N-(2-hydroxybenzyl)-DL-alanine and 4,4′-bipyridine;
Cu(Ⅱ)与N-(2-羟苄基)-DL-丙氨酸、4,4′-联吡啶三元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2.
High Selective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 of 4,4′-bipyridine Under Solvent-free Conditions;
无溶剂4,4′-联吡啶高选择性亲核取代反应
3.
Theoretical comparative studies of the dihedral angle andtorsional barriers for 4,4′-bipyridine;
4,4′-联吡啶二面角和扭转势垒的理论研究
6)  4,4'-bipyridyl
4,4'-联吡啶
1.
The Cu atom is in a geometry of distorted octahedral built by three oxygen atoms of two bidentate chelate carboxylic groups of the ligand(p-Ab-),one oxygen atom from a H2O molecule,and three nitrogen atoms of the ligand of 4,4′-bipyridyl.
4H2O}n(4,4′-bpy=4,4′-联吡啶,p-Ab-=对氨基苯甲酸根离子),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
补充资料:1,1-二甲基-4,4-联吡啶二氯化物

国标编号 61896
CAS号 1910-42-5
分子式 C12H14Cl2N2
分子量 257.2 
     白色结晶;熔点 >300℃;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丙酮,不溶于烃类;;稳定性:300℃分解,在强碱介质中(pH11以上)不稳定,二氯化物和二硫酸甲酯盐在酸性条件下都稳定,但可被碱水解;危险标记:14(有毒品);主要用途:用作除草剂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动物中毒时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明显,症状有兴奋性增强、呼吸加快、步态不稳等。口服中毒病例,常由呼吸衰竭而死亡。人要口2g,轻度中毒,症状有恶心、呕吐、腹泻、肠胃炎狗经口47ppm×2年,无明显影响。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中等毒类。
急性毒性:LD50139~162mg/kg(大鼠经口);325mg/kg(兔经皮);人经口2g,轻度中毒,症状有恶心、呕吐、腹泻、肠胃炎。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经口250ppm×27日,开始肺部受损,后死亡。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氯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NIOSH方法 5294)
产品分析采用比色法和气相色谱法;残留物分析采用比色法

5.环境标准:
美国 车间卫生标准 0.1mg/m3
允许残留量:米0.1ppm,麦、杂谷、果实、蔬菜、薯类0.05ppm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生产操作或农业使用时,建议佩带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应该佩带自给或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工作服不要带到非作业场所,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的皮肤、头发、指甲等。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可用温水或1:5000高锰酸钾液彻底洗胃。或用2%碳酸氢钠反复洗胃。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